最近我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传出一个好消息:在洪维恩教授的指导下,电气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周晓宇接受了SCI期刊《对称性》发表的题为《AMB TC压缩图像的联合自适应编码和可逆数据隐藏》的论文,其影响因子达到1.453。
本科生能发表SCI论文,了不起。在大学仅仅两年后,周晓宇从一个连电脑都不会操作的“小白”成长为一个发表SCI论文的“大神”。她笑着说,她已经走上了一条科研“不归路”。她在这次“不归”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难忘的回忆?考虑到这些问题,最近,学生记者团的一名记者与周晓宇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教授领导,从头开始
“刚来的时候我以为是打杂的,喜欢帮老师打扫卫生,收集资料。”周晓宇笑着说,他刚入学不久就被班里推荐到洪维恩教授的研究室当助理。主观上,教授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让刚到的小玉无论做什么都会发抖。她直言:“刚进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技术能力几乎为零。”当时她没想到进入研究室后的工作不是她想象中的“打杂”,而是为她打开了研究世界的大门。洪老师就像一个引路人,总是耐心的教她,帮她一点一点建立起基础知识体系。
科研迈出第一步后,小玉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瓶颈。“上大学之前,我连电脑都没碰过。当时是别人帮我填高考,帮我申请学校。”小玉直言,从不会操作电脑到熟练使用功能代码,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一开始,即使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代码,也让她觉得很可怕。
“她在看我写的书,我却没有打开我面前的电脑。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学生这么特别?”洪老师回忆说。小玉刚开始做助理的时候,洪老师觉得自己几乎带不了小玉,因为她和普通学生的水平差距太大,所以三个月后,洪老师建议小玉“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走科研这条路”。但是面对很多困难,小宇并没有选择放弃。反而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室里度过,在洪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代码知识。经过不断的努力,小玉的能力逐渐赶上,达到了做科研的基本要求。这时,她也开始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兴趣导向,努力研究
做科研对小玉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兴趣的引导下,小玉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很坦然的说,要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和放学后的科研上,让自己一直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虽然做科研不能直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但她并不后悔,因为这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
对于小玉来说,在和洪老师一起做科研的同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况且她的思维模式已经训练有素,思维也不再僵化。"比起课堂上的内容,我更喜欢做科研."小雨告诉我们,课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属于别人的方法,但科研是探索一条探索真理和发展的道路。“如果你能使用自己的方法,那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满足的事情。”
摘要:本文是SCI收录的一篇论文,主要讲述压缩方法和信息切割方法相结合,制作压缩图像,嵌入信息,达到隐藏信息和验证图像的目的,并扩展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洪维恩老师告诉记者,这个想法其实是他和一个大四学生之前的想法,但是因为当时太忙,没有仔细完善,一年多以后想起来的时候,所有的想法都忘记了,就交给小宇重新做了。小玉想了2个月,试了2个月,终于在洪老师的指导和完善下完成了这篇文章。“小雨在这篇论文上花了很大力气。里面的图片和实验都是她做的,后面论文的修改意见也是她回复的。”洪老师是这么说的。
小玉坦诚地告诉记者,她觉得之前看到姐姐发表论文非常多,同时也觉得对自己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是简单的代码,她也学得很好,更不用说写论文了。说到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小玉告诉记者,洪之前给她留了一个问题,到凌晨2点还是没有头绪,只好先睡觉了。但是睡了一会儿,突然有了主意,于是又爬起来继续尝试,直到凌晨5点,终于总结出了一般的方法。早上八点钟一到,她就迫不及待地想和洪小姐说话。“虽然老师已经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他不会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独立思考,培养我的思维能力。”正是在洪老师的指导下,小玉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积累越来越少,终于把以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谢谢你,石恩,以后继续前进
从害羞内向到开朗自信,从科研到发表SCI论文,小玉从这次研究经历中收获颇多,她特别感谢她的老师洪维恩教授。
谈到洪老师,小玉并没有掩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研究室呆了一段时间,对洪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才发现他是个特别可爱善良的老师。”洪老师也表扬了小玉。他告诉记者,小玉刚来研究室的时候特别害羞。他甚至不敢看他。“但她真的很贴心。自从她来了以后,我的办公室变得干净多了。”他还开玩笑说,一开始以为自己请了一个“清洁工”,但熟悉之后,小宇越来越开朗自信。小雨还特意提到了对商学院老师吴红哲的感谢。“我们写的英语论文,经过吴老师的润色后,总是会放心提交的,吴老师愿意花一整天的时间一句一句的复习我们的论文。”这篇文章能顺利接受,小玉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玉开始依附于科研,也得益于洪维恩先生组建的学生研究团队。作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引进的第一批台湾博士,自2014年起,洪维恩教授开始组建学生研究团队,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之前他带领本科生发表SCI期刊论文,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高。包含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学生在毕业前发表两篇SCI期刊论文...“只要他们对科研感兴趣,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洪维恩教授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让学生参与科研并不取决于能否继续走这条路,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做科研的附加值,是非常大的价值。
一路走来,有努力,有收获,有老师指导,有兴趣...谈到未来规划,小玉告诉记者,她正打算一边做科研,一边思考自己的未来。因为在她看来,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和“耐心”。虽然做科研要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经常没有办法出去玩,甚至没有时间回家,有时候还会落下一些专业课,但是我真的很热爱科研,对科研充满了兴趣,所以打算继续走下去。
手稿/郭明溪刘向妮
1.《周小玉 专访 | 周小玉:走上一条“不归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周小玉 专访 | 周小玉:走上一条“不归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80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