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结束的,比我所知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人寻味的事实”。 (《钱钟书散文.谈中国诗》534页)他举了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怨情》:

美人卷朱帘,深坐频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另一首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他又举了许多疑问式的诗句:“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这种“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同上535页)正如古诗人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诗若是“矫揉造作的肯定和鲜明” ,就“剥夺了读者们玩索想象的奢侈” 。(同上536页)他在另一本书上说:“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为调为律;文字有义,诗得之以侔色揣称者,为象为藻,以写心宣志者,为意为情。及夫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 。(《谈艺录》42页)可见诗的神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含蓄蕴藉方能体现出来。

诗词中常常出现什么“当今盛世” 、“改革开放” ……等标语口号式的词汇,这就没有诗词的传统韵味了。宋朝理学盛行,理学家爱用诗来阐明理学,有一本诗集,叫《濂洛风雅》“所载理学家诗,意境既庸,词句尤不讲究”。 (《谈艺录》234页)正如南宋诗人刘克庄所说:“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 。难怪毛主席说宋人诗“ 味同嚼蜡” 。(《致陈毅》)清人纪晓岗批点《瀛奎髓》上写道:“诗宜参禅味,不宜作禅语” 。“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取,不贵下理语”。 (清《国朝诗别裁凡例》)

艺术夸张要说过头话,而含蓄蕴藉则又藏而不露,这不矛盾吗?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夸张艺术的效果,才能扩展诗歌的包容量,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正是这样吗?诗歌的一句、一字包涵的思想内容越丰富,越能发挥夸张艺术的感染力。“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到凌云始道高”。 不正是这样吗!二者都要用形象思维体现出来,离开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艺术夸张和含蓄蕴藉。

鲁迅曾表示:革命文学不在于有没有革命的口号、标语,而在于内容是不是革命的,有没有革命的感情,诗词尤其如此。你的炽热革命感情,应该通过生动的形象,运用艺术夸张表达出来,还不能说白了,要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大白话、大实话是与中国诗词艺术传统不相符的。作品一看就懂,往往不俱诗词艺术要素;想一想,觉得有意思,这才象诗词;越想越有意思,那才是好作品。

毛主席说的“诗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主要是指写诗要运用形象思维、艺术夸张和含蓄蕴藉。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我们看一首诗,一首词,有没有诗意、词韵,或者诗意、词韵浓不浓,主要看三者结合的程度,发挥的水平如何。关于写诗的要求,历代诗闻评家著作很多,流派纷呈,条目纷繁,上面所强调的形象思维,艺术夸张,含蓄蕴藉三条,仅是根据毛泽东作品及其诗论,针对当前所谓“老干部体” 的现状提出的粗浅看法。

新浪微博搜索“羽汇汉服”关注我们!

欢迎加入羽汇汉服群:541092323(将满)

更多汉服小知识和好看好玩的尽在羽汇汉服,快关注我们吧!

1.《含蓄蕴藉可谓诗歌的“中国特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含蓄蕴藉可谓诗歌的“中国特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