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怀特投资
每天花三分钟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
有人说,股市5月份股价开始下跌,到6月份将进一步暴跌,到7月份将起死回生。
但这个国内股市惯有的定律,似乎不那么灵了。
7月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上半场低开低走,报收2775.56,最低探底至2756.81。
从沪指跳下3000点以来,半个月的时间内,沪指已屡创新低。
暴跌声里说灾年,听取专家一片。
每一次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都会听到很多来自专家的声音,从3000点以上往下走的时候,他们都说绝不会跌到3000点以下;破线之后,又说绝不会破2900;再破了之后,还有不死心的,说绝对不会到2800。
现在,上证指数已经报收2775.56,最低到2756.81,再跌一个2%左右,就到了2600点。婴儿底,钻石底,地球底……专家说的每一个底都会破,每一个底下面还会有底。
在真正的股市里,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各种名字的底,真正对我们判断未来趋势有效的,只要看三种底就足够了。
估值底部、政策底部、市场底部
因为在A股,市场节奏就是——市场会下跌到一个比较低的区间,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接着各种利好政策出台,为股市提供支撑。但政策兜的底都不太牢固,大概率下仍会被击穿。
这个阶段里,无论是市场信心或情绪、还是资金流动性等,都在较差状态。因此,市场仍会下行,到达真正的市场底部。
1
A股整体市净率跌破2倍
先来看看估值底到了没有。
判断估值底部,最直观的数据是市净率。市净率=总市值/净资产。它反映的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风险越低,相反,则风险较高。
比如说,某家上市公司A,总市值为2亿元,公司净资产为1亿元,那么市净率=2/1=2 。如果另一家上市公司B总市值是5亿元,但是公司净资产只有2亿,那么市净率=5/2=2.5 。
说明A比B的投资风险更小。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来判断。
和市净率相近的还有一个标准,叫做市盈率,也是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计算方法为股价/年度每股盈余。一般认为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相对较低价格购入股票;过高则代表该股票的价值被高估,泡沫比较大。
用市净率来判断估值水平是因为,相比市盈率来说,市净率更加准确,公司净资产不像盈利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增长或是损失,因此更稳定,能表明公司较长时间内的经营状况。
来看看现在的A股市净率情况。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6月28日指出,大盘跌破3000点之后一路下行,到现在跌破2800点,估值低于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64点,和 2013年6月25日的1849点时的水平。
在2008年1664.9点时,上证A股的市盈率为13.25倍、市净率为1.98倍;沪深300的市盈率为12.51倍、市净率为1.99倍。
而截至6月28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上证A股的整体市盈率为12.64倍,市净率为1.41倍;沪深300整体市盈率为11.63倍,市净率为1.41倍,早已跌破2倍,低于1664.9点时的1.98倍。
可见,当前A股估值相对来说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抄底的机会已到。还需要看看其他的指标。
2
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
再来看看政策底这个指标。
政策底是指,当股市连续超跌甚至面临崩盘,市场信心严重悲观,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将丧失基本的融资功能。这个时候,股市失去了存在的功能意义,影响经济运行。因此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或者进行直接的市场操作,由此形成的底部便被称为政策底。
要形成政策底,一个条件是国家队主力资金要入场。
以2015年股灾为例,当初为了保住断崖式下跌中的A股,国家层面启动救市措施,国家队通过证金公司成立五只救市基金参与市场操作。7月4日,21家券商发布联合公告,以2015年6月30日净资产的15%合计出资1280亿元,交予证金公司用于投资蓝筹股ETF。随后一个交易日,沪指上涨2.41%。
但在当年8月中下旬,A股市场再度重挫,击破3000点整数关卡,于是9月初,50家券商再度筹集1000亿元交予证金公司进行权益类证券投资。
此后,股指在3000点上下企稳,下半年站上3500点。进入2016年1月后,迅速回吐前期涨幅。
再之后沪指一直在2600点到3600之间波动。
自本轮下跌开启以来,国家在6月份发布过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约7000亿流动性,但具体实施要等到7月5日。并且这样的定向降准的方式,与15年直接往股市注水并不一样,最终的资金流向不是直接到达股市。所以,这一轮降准究竟能起到怎样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至少,昨日盘面上最后半小时,沪指小幅拉升,给了大家一个走出V字翻转的想象,但如果注意观察资金盘的话,就会发现,全天主力净流出269亿,净流入则均为中小单。
当然,中小单也未必就是散户单。因为这些数据太容易作假,带动情绪了。比如主力完全可以使用大单买进,用小单卖出。你一看数据,以为主力准备继续买进或者拉升,实际他正在出货呢。
政策虽然已经开始托底,仍旧不代表市场已经到了真正的底部。政策底带来的是一波反弹行情,投资者可以趁这个机会出逃,且持续时间短暂,过期不候。
而且政策底是否形成还要看后期是否会有更大的政策利好。
3
市场底可遇不可求
市场底,是股市走完下跌周期,开始低位徘徊,等待着“春天”复苏。
这个阶段,大家都抱着一种佛系的心态,对涨跌不甚关心,因为这时候基本没有大起大落的机会。
市场底的形成有几个特征,市场加速下跌完成,跌到跌不下去,大家都不交易了,流动性开始见底;另外,前期的抄底资金这个时候也被套住,亏到连想要补仓都没有信心,也没有弹药。
连带着还有其他“症状”,比如破净股增多(季度最低价/每股净资产<1),基金募集困难,因为没信息也没钱,根本不想去投资,市场像是一滩死水一样。
数据上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共有278家上市公司破净,创下了2005年以来的新高。这佐证了估值处于低位的事实。
而流动性方面,包括棚改收紧、独角兽基金遇冷等迹象都表明,当前还是去杠杆的阶段,加上人民币贬值,市场流动性仍旧紧张。(独角兽真的完成募集的话,流动性将更紧张)
另外,6月正处于银行年中考核期,为了让数据更好看,银行会使出浑身解数揽储,并且从资本市场抽回大量资金,这也加剧将加剧流动性的紧张。
都说五穷六绝七翻身,但除了这句话,还有一句话叫做“牛不言顶,熊不言底”。
下半年首个交易日“喜提”2.54%的跌幅,且主力净流出269亿,说明场内资金还在出逃,预示着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缺乏信心,市场恐慌没有释放完。
市场情绪正在慢慢崩溃,等到最后烂透了,市场底才是真正的到了。
现在不断有人叫嚣着,底部已经到了,赶紧抄底。的确,在某些方面来说,底部是已经到了,甚至已经来过了,但是在A股这个神奇的猎场里,底部就像是溶洞,往往一个底接着一个底。
真正的市场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瞬时的状态,那些告诉你现在就是底部的,最后要被打脸,耳光响亮;贸然去抄底的,要做好预计,你投入的钱,都埋在了泥土里。
这些底部的状态特征,可以让我们去辨别现在市场处于什么位置,做出一些判断。
然而,真正的市场底,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1.《18年股灾,干货看这篇!股灾2018:抄底者,必惨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年股灾,干货看这篇!股灾2018:抄底者,必惨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05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