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记者李幼贞)在中国南海海域,由三亚90多公里、水深91米、三个平台组成的大型钢铁建筑矗立在海面上。这就是绝壁城13-1天然气田。
在这里石油工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今天,新华网独家连线了正在平台上作业的“机械医生”孙景克,对于倒班出海工作的他们来说,五一不是假期,而是更为忙碌的工作日。哪里坏了修哪里
今年30岁的孙景克是中国海油崖城13-1气田的一名机械中级工,工作了五年的他算是平台上年轻的“老员工”。孙景克告诉记者,他的工作是负责平台的设备维修,和班组里的六个兄弟一起,哪里坏了修哪里。五年下来,对平台上大大小小的机械设备都已经相当熟悉。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结束休假回平台上班,一定要到自己修过的设备旁边再看一看,趴在外壳上听一听,听到机器运行良好,心里感觉特别轻松。”
刚工作时的孙景克可没有现在这么淡定。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平台工作,行走在离海面三十多米的架空栈道上,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南海,眼睛往下一看,双腿就控制不住的发软。“上下楼梯必须扶着栏杆,不扶很容易掉进海里,一直以来平台上的所有人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在现代化的气田平台上,很多工作已经完全由电脑操控来完成,但也还有一些不能用吊装设备的工作必须依靠人工来完成。五一期间孙景克和同事要维修一个自重1.5吨左右的过滤器,光工具就上千斤,全靠人挑肩扛。他坦言,累肯定是很累的,不过慢慢就适应了。
平台生活苦中有乐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是高风险行业,因为身处海洋环境中,常常需要面对很多未知的考验,这让海上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孙景克介绍说,每年5月是南海的台风季节,4月底整个平台的气氛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台风带来的大浪可以冲击到距离海面20米的平台中层甲板,我们要赶在台风来之前把所有可能被移动的设备固定好,时间特别紧,必须全部做完才能撤离。”
尽管有24小时混响的机械轰鸣声让人睡不好觉、在阳光暴晒的甲板上作业让人大汗淋漓、大海和平台空间局限带来的孤独寂寞等现实困难,性格开朗的孙景克仍说:“每天和南海打交道,已经从刚来时的不适应到现在喜欢上了这种工作状态,每修好一个设备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照顾不了家的遗憾
常年在平台上生活不仅需要克服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克服对家人的思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孙景克在平台上经历了最长的倒班周期,70天没下平台。那时,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即将临盆。
“工作的原因,她怀孕期间,我没陪她做过一次孕检。有一次她去抽血,在抽血的窗口晕倒了,护士问‘家属在哪里?’她说‘没事我缓缓就好’,这些都是事后才告诉我的。”说起这件事孙景克有些难过。
孙景克告诉记者,孩子出生还没满月他就又回到了平台,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孩子怎么样了,家里人总说好好工作,家里的事情不用多想。
孙景克说:“在平台上,家里有啥急事儿,真的只能干着急帮不上忙,只能在休假的时候多陪伴他们,弥补一下心里的遗憾吧。”
1.《南海气田上的“机械医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海气田上的“机械医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06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