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吉州窑是一座同时掌握南、北方著名瓷窑制瓷技艺,生产多种器型、釉色、纹饰产品的综合性瓷窑,其烧造的瓷器品种多样,古朴典雅,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艺术特色,有“馨香艳丽的山花”之誉。   吉州窑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剪纸贴花、白釉剔花、白地彩绘、黑釉白彩剔花、鹧鸪斑以及木叶纹和玳瑁釉。   吉州窑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瓷土无法改变含砂量高的事实面前,窑匠们扬长避短,形成了“重釉不重胎”的时尚,即在坯胎制作方面较为草率,而刻意追求釉色变化以弥补坯胎不足。其结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纷呈、千姿百态,坯胎粗糙随意的显著特征。   吉州窑彩绘瓷脱胎于磁州窑,磁州窑胎质偏黑灰,不得不在坯胎上先施一层淡色化妆土,然后再绘黑彩,以求色彩和谐。永和窑胎质白中泛黄,黑色釉与胎色反差过于强烈,显得生硬,不受人们欢迎。而直接在坯胎上着褐彩釉,自然、和谐、古朴的特征显而易见,且省工料,这就是吉州窑彩绘瓷绝大多数为褐彩的原因。   吉州窑因地制宜,创造出了自己的特有风格,独领风骚,其古朴、简单及收敛之美,表达了当地文官达人的一种文雅心境,体现了文人的一种恬静阔达之精神,从而满足了他们的一种人文情怀的追求。   吉州窑与宋时期的北方六大名窑,柴、官、汝、哥、钧、定窑相比,在南方同样有影响力。吉州窑与建窑在宋时期的茶盏创意上,都追寻了道家思想及天人合一的风格,对宋时期茶具发展做了较大贡献。吉州窑与宋时期的江西著名窑囗湖田窑、南丰窑、赣州窑及洪州窑百花齐放,各有成就。当然宋时期的耀州窑和磁州窑也在怒放。   吉州窑包含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乐趣是丰富而多元的,其出土多为宋元文官武将之墓,非一般平民所拥有,是宋元时期不可遗忘之窑囗。 吉安--- 一个被大家遗忘的才子之乡公元1400年,即明朝建文二年,发生了一件朝野震惊的事情.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的110位进士中,状元胡靖开创的青原派系,繁衍迅速,禅宗所称的5宗7家,青原派系占了3宗,是信徒多、传布广的宗派。被道家定位36冬天72福地的玉笥山也有众多真人在此修行。吉州居赣江中游,境内江河多,因故造船业兴盛。南唐保太三年五月,吉州铁铸的十字锚,长2尺,重650公斤,系战舰或木筏用。北宋天禧末年,江南及西北造船2916艘,吉州525艘,占38%。南宋建炎二年,据史载“全国造船2676艘,其中吉州造船898艘,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  《新唐书》所载的吉州贡品中,有丝葛苎麻布。纺织业的兴盛,促进了印染业的发展。光绪十六年,全国有染工匠1000余人,最大的染坊在吉安,工匠100多人。可以这样说,吉安的出的人才是非常多的。在儒家方面,吉安状元远比抚州多,进士也略占上风,名人也是不分伯仲,在佛家,道家方面是更强。在武方面,将军数更是抚州望尘莫及的。但是为什么抚州成就了才子之乡,而吉安现在在中国只是靠着井冈山而略有薄名。抚州并不是一直都这么有名,而是抚州15个学生于同一年同时考上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此后,抚州借着这个,正好大力宣传自己的人才,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等确实无一不是重量级的人物,这样抚州实现了不被人重视向才子之乡的转变,转而看吉安,总是抱着井冈山。诚然,井冈山确实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吉安的意义远远不至于井冈山啊。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拿出来又怎么会比王安石等人来的差呢?为什么就没有开发出来呢?确实,没有临川那一次让全国为之震惊的机遇,但是领导人的思路没有打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写这篇文章之前,这里许多东西我也是不知道的,再查了许多资料之后才了解了这么多,作为吉安人的我尚且如此,外地人怎么又会知道呢?安福火腿有名的时候,金华火腿又怎么样呢?狗沽脑茶叶盛行的时候,今天婺源绿茶又在哪里呢?泰和乌鸡,吉安的特色鸡,现在在全国又有什么名气呢?经过撤地设市之前的几年混乱,吉安的优势,几乎被领导们玩得一干二净。这也是一种悲哀啊。吉安,确实是一个被大家遗忘的才子之乡。 收藏者: 福长18087679839

1.《吉州窑 宋元吉州窑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吉州窑 宋元吉州窑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9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