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国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同志访问苏联,在和苏联谈判中,苏方提出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
包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为此,中央决定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建设苏联展览馆及友好宫殿,
以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早赶超苏联、英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苏联派了建筑专家来我国帮助设计和施工。
武汉中苏友好宫1956年3月建成,那时候的广场很大,中间还有个大喷泉,后改名为武汉展览馆。在中国,前苏联援建的中苏友好宫一共有四座,分别建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 岁月悠悠,四座宫殿,三种命运——北京和上海,旧貌依然,新颜焕发;广州,保留圆顶,部分重建;唯有武汉,夷为平地,不复存在。
广州中苏友好大厦

1956年建成的武汉中苏友好宫,湖北省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武汉市曾经辉煌的汉口江汉区解放大道372号,中山公园对面,武汉商场、武汉饭店之旁。 武汉展览馆建成时原名武汉中苏友好宫,是中国的四大中苏友好宫之一,由苏联援助建设,为1956年5月5日至7月5日在武汉举办的“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而兴建。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改名武汉展览馆。全馆占地10万多平方米。建馆30多年中,在这里举办过的中外各类展览共500多次,90年代初,每年承办的展览达40多次。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另3座同样风格的展馆,至今保存良好。
  1995年武汉展览馆炸毁重建,对此,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一份文件是这样简单解释的:
“武汉展览馆是五十年代前苏联在我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的建筑,但经过近四十载的风雨侵蚀,展览馆建筑正常使用受到了影响。


因此,‘武展’改造被列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1994年,武汉市与台湾东联集团签订了《武汉展览馆土地批租和联合开发合同》,合同签订后,‘东联’向武汉市交了500万元人民币定金。”
而武汉市政府在对方仅付了如此之少的定金后,就匆匆单方面“信守合同”,轻率炸掉了经评估价值6亿元人民币的“武展”。据说是因为那份合同“太诱人”了。
但是重建因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台商撤资而中断,1999年12月17日,曾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屹立40年的武汉展览馆被炸掉近五年之后,新馆才终于动工兴建。
为新馆买单的并不是当时签订合同的台湾东联集团。新建成的武展也似乎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武汉市民的认同。
2001年新馆方始建成,后改名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07年,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展览馆产权售予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4月,当武汉市民获悉武汉展览馆将被炸时,奔走相告,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展馆门前合影留念,依依惜别。
一位姓王的市民特意从武昌赶来,他说:“展览馆建成时我没赶上,炸它时,我一定要向它告别。” 随着老武展的灰飞烟灭,一代人记忆也随之化为烟尘。
现在我们还能在网上找到她“栩栩如生”的照片,但感受到的仍然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憾”———诚如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在《为了巴黎的荣誉》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城市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其延绵不断的历史。”城市从此定格,也从此死去!
武汉市人大常委、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物理学教授曾仁端说,由于没很好地落实资金,上了当,花了钱,买了教训。炸掉展览馆,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但什么总是都应向老百姓交待清楚。
1996、1997年,每到人代会、政协会期间,有关部门就装模作样地把推土机、大型建筑机械开进“武展”工地,故意弄些施工的声音,给人感觉开工了。  而“两会”一结束,施工声也就没了。
一位律师说,“东联”屡次推翻合同,却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值得深思。

武汉展览馆炸了重建的教训 
1999年12月17日,曾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屹立40年的武汉展览馆被炸掉近五年之后,新馆终于动工兴建。

武汉展览馆的前身是1956年建成的武汉中苏友好宫,它坐落在汉口的繁华地段,全馆占地10万多平方米。
建馆30多年中,在这里举办过的中外各类展览共500多次,90年代初,每年承办的展览达40多次。 1995年3月至4月,武汉展览馆分两次被夷为平地。1994年,武汉市政府在开发方仅付了知之甚少的定金后,就匆匆单方面“信守合同”,轻率炸掉了经评估价值6亿元人民币的“武展”。
这个典型的苏联式建筑,作为大武汉的标志之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一帮无知且无畏的技术官僚毁了。时任武汉市委书记赵宝江、市长王守海,都是工科出身,把个中国第三大城市硬是玩不见了!“武展”被炸掉时,武汉的老百姓传出一名愤怒而无奈的顺口溜:“赵宝江,胆子大,展览馆,都敢炸!” 九十年代,武汉年年夏季忙于防汛,老百姓曾戏言,这都是拜武汉书记、市长所赐,因为二人的名字合称“保江”、“守海”,武汉的百姓可不就得年年抗洪吗?!在这“保”、“守”的市领导治下,再加上在湖北任职十多年之久省委书记的关广富(“中部崛起”口号的首创者)的一个“关”(门),九十年代成为湖北和武汉“失去的十年”,整个一个中部塌陷。抚今追往,令人感慨万千! 1950年代,中苏两国结为同盟,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同一时期,中国开展了以“中苏友好、学习苏联”为主题的一系列宣教活动,即“中苏友好宣教运动”。
这场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思想改造运动,以改变当时人们对苏联的各种错误、模糊认知,使人们愿意努力学习苏联各领域经验、走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上海、汉口这两座近代开埠以来成为西方冒险家的乐园,深受欧美文化浸润的国际大都市,十里洋场,金融贸易曾经遍布西方列强占据的“租界”,建国初的上海社会依然带有浓厚的欧美情结,对于苏联存在诸多负面认知,中苏友好宣教运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1950年代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苏友好宣教运动时,因此,上海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城市。 中苏友好宫,本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外交史开端和中国、苏联两个世界大国世代友好的见证,
同时,也是中国最发达城市的象征和代表
但结果,就这样被无知无谓的毁掉,导致武汉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倒退20年····
国家的命运和城市的命运,往往有时就是系于一些少数人观念和历史节点的正确与否··· 文章来源:武汉大城小事

推荐阅读:再也回不去了,我们的大武汉 诗情画意的武汉长江仙境 一部无声的怀旧电影 汉味童谣 540年的"汉阳树" 你是个武汉人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太极悟人生

1.《赵宝江 武汉展览馆的前世今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赵宝江 武汉展览馆的前世今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0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