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门学科,尤其像“地震学”这样一门至今仍不能说已经成熟的学科的发展史,对于深入全面地学习它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过这种帮助对专业人员和一般读者来说又有所不同。我是抱着普及的目的写出以下内容,且它们都来源于我近些年的读书笔记。我当初的学习目的是“不做外行”。不做外行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提高科学素养。我想,这应该是普通读者学习地震知识的主要目的吧。 中国古代的地震记录主要散见于各种史书、志书、类书、笔记以及诗文中,其中以史书的记述最为详尽。例如《后汉书 五行志》就专门分出一节,记述地震等灾异现象。历代的类书如北宋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就记录地震45条。宋末明初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记录地震268条。宋以后各地方修志盛行,其记录的地震对后来考证古地震的震中分布、震级和烈度分布等提供了重要证据。 我国最早的地震记录,当推《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夏帝发七年正月,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宣帝本始四年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是更加形象生动。《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第三节:“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碎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如此丰富的地震记录散落在浩繁的典籍之中,使用非常不便。1954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兼任国家地震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李四光提议,在历史学家范文澜主持下,通过查阅正史、稗史、笔记、杂录、诗文集等2300余种,地方志5600余种以及文物档案、杂志报刊等,整理出15000余条地震记载,历时三年,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并据此绘制了震中分布图、等震线图、烈度区划图等,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我们才从《中国诗词大会》的温婉中走出来。今天,我们又体会了历史的波澜。我们的先辈们,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更历尽了灾变的艰辛。正是这种艰辛的历练,才锻造出我们坚韧的民族性格。希望减灾知识能够尽快尽广的普及开来,使我们的发展更加安全,更可持续。

1.《中国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地震记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地震记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3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