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第6天到东郊清福陵,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康熙、乾隆又两度增建。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

清福陵布局与清昭陵几乎一样,这是正红门。面阔、进深各三间。陵墓的红墙黄瓦掩映其中,若隐若现,愈显其清幽闲适。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据说清代的每一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前来拜祭一次祖坟。在古老的号角声中拾阶而上的帝王们的心情,已不可揣想。他们的脚步,也如我这般的缓缓吗? 

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

砖铺的甬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成对的石雕,有华表、驼、马、狮、虎等。

隆恩门建于清初,是进出方城的必经通道,三层门楼俗称五凤楼,是福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隆恩门坐于方城南向正中,为三重檐阁楼。

隆恩殿又称享殿,建于清入关前,康熙年间重建,是福陵主要筑之一。殿内为供奉陵主神牌之处,也是举行祭祀典礼的主要场所。

东西配殿形制相同,但是东配殿的地位高于西配殿,且在陵寝中仅次于隆恩殿。东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周围廊,七檩单檐歇山式,覆黄琉璃瓦顶。素面石质须弥座台基,西向正中出垂带踏跺六级。四周檐柱额枋间均安有花牙子,雕饰成卷草。柱顶贯以平板枋,出头与额枋等宽。

清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正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我踩进去细细观看,石狮的雕工虽然不是很细致,拙拙的样子倒显得很可爱,配得上关东的大气率直。

陵寝建筑群由下马碑、石牌坊、正红门、神道、石像生、一百零八磴台阶、神功圣德碑楼、涤器房、果房、茶膳房、朝房、隆恩门、隆恩殿、东配殿、西配殿、焚帛炉、二柱门、石五供、大明楼、宝城等组成。

转到大殿背后,通过了一道颇长的阴暗门楼,同伴说象是从阴间走到阳间的路,那种阴森的感觉的确有点象。然后我眼前一亮,是一道沐浴在阳光中的影壁,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雄主,就安睡在影壁后面的坟丘里。 

绕到碑楼的后面,就可以看到方城,一切都和真正的城池一样,只不过规模要小些。

月牙城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名。两侧有蹬道上下方城和宝城。

碑亭建于康熙十七年(1688),内立神功圣德碑高近七米,满汉合壁碑文记述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平业绩,为康熙皇帝御撰。

角楼共四座,分布在方城四角,形制基本相同。明楼建于康熙年间,是福陵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其内圣号碑以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太祖高皇帝之陵”。1962年楼毁于火,后复建。”其北侧依次为月牙城、宝城、宝顶。

如此,看上去是不是很肃穆?

方城建于清初,砖筑长方形,周长约370米,墙高约5米,墙上有马道、垛口,墙城的四隅各有一座角楼,俱为二层重檐歇山式。南面正中辟门,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门楼,为隆恩门。方城中正殿叫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殿前有焚帛亭,两侧有东西配殿,均为歇山式建筑,带回廊。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和券门。

陵中种植大量松树,绿草如茵。如今已成东陵公园

总之,在有清一代的二百多年间,清福陵是皇室从事礼制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无论是建筑遗存,还是其所包涵的历史史实,都是研究清朝陵寝制度、丧葬礼仪乃至清初的殉葬制度、祭祀制度、职官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物资料,记录着明末、清朝及民国年间的历史。

清朝的二百多年间,清福陵一直是皇室从事礼制活动的主要场所。清福陵也是中国帝陵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沈阳福陵 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清福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沈阳福陵 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清福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6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