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运动对疾病的积极防控作用,大家一定马上想到的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癌症、抑郁等。什么是慢性炎症?它和运动有“几毛钱”的关系?

一听到炎症,大家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它一定是个“坏东西”,而且马上会回忆起自己“红”、“肿”、“痛”、“烧”的炎症经历。



扁桃腺炎和口疮也都是慢性炎症的表现

其实炎症并不是个坏东西。相反,如果没有炎症,在过去的生存和进化的环境中,大多数人都活不过一岁!这是因为炎症其实就是人的免疫系统-人体的边防军-在与“坏蛋”作战时所产生的硝烟,以及提醒人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休息。



既然炎症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的必需功能反应,怎么它突然变成了一种疾病?

问题出在“慢性”两个字上。原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里,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付受伤类感染的时候都是快速歼灭战,消灭了细菌,战斗结束,红、痛、肿也就“Bye Bye”再见了。当然还有很多时候,人的免疫“边防军”打不过细菌,边境失守,细菌全面入侵,人因此命丧黄泉。这次新冠肺炎病毒众多“中枪”的患者就是死于这个边境失守的缘故。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的人是死于边防军反击炮火太猛,敌友不分,把自己人也误伤了。所以说人的免疫系统是把双刃剑!



慢性炎症也可以看做是免疫边防军的过度反应,不是火力太猛,而是仗打得太久!而造成仗打得太久的根源不在入侵的细菌,而是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出了问题。研究表明,抽烟、酗酒,过多的垃圾食品、糖、加工食品、红肉的摄入,不运动,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以及他们的副产品肥胖都会导致人的慢性炎症发生。



抽烟对慢性炎症、慢肺阻、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以肥胖为例,过多的脂肪细胞会释放一系列可能造成慢性炎症的化学物质,导致胰岛素失灵,其他代谢激素失效,其结果是恶性循环,人更加肥胖,最后是二型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对慢性炎症、胰岛素的影响

因为是个“现代文明病”,医学界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针对慢性炎症进行系统的研究。2004年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它2月4号出版一期的封面上以”The Secret Killer“为主题向美国老百姓介绍了慢性炎症及其危害。最新的证据表明,慢性炎症是几十种疾病和症状的起因,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



2007年Mora等发表在著名心血管杂志《循环》上的研究揭示了运动对降低慢性炎症以及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产生的积极作用。在1990年代里,研究人员采集了27055名女性的血样和运动情况;11年后,对它们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后发现,降低慢性炎症是对心脑血管事件预防最好的方法,而降低慢性炎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运动!



经常运动对降低慢性炎症和心血管事件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一个研究表明,每天只要有20分钟的运动就能有效的降低慢性炎症的发生。



该研究也对运动降低慢性炎症的机理做了探讨。当开始锻炼和运动肌肉时,人的肌肉细胞会释放一种称为Interleukin 6 或 IL-6 的小蛋白,它在抵抗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IL-6 具有多种抗炎症的作用,包括:

降低称为 TNF-alpha的蛋白质的水平,该蛋白质本身会引发体内的炎症。

抑制称为白细胞介素-1-beta蛋白质信号的传导作用,该蛋白质可引发炎症,而炎症则可损害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确定肌肉释放多少IL-6 的最大因素是锻炼的时间;锻炼时间越长,IL-6释放的越多。例如,经过30分钟的锻炼,IL-6水平比安静时增加了五倍,但是在马拉松比赛后,IL-6水平可能会增加100倍。IL-6水平在完成锻炼时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至运动前的水平。



运动所产生的IL-6对减将军肚有积极作用哦!

和免疫系统一样,运动在对付慢性炎症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过高的强度和过长的运动时间所导致的过度训练反而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产生慢性炎症的概率上升。



长按下方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好友,

青岛体育君带你进入青岛体育粉丝群,

找同好、寻球友

一起进入青岛体育大家庭!

往期精彩回顾

1.

2.凝心聚力 开拓进取 为助力“体育强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3.

4.

5.

6.

1.《慢性炎症 运动:对付慢性炎症的双刃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慢性炎症 运动:对付慢性炎症的双刃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0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