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186,阅读时间:约6分钟
历史提问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
答:明英宗朱祁镇是明代乃至几千年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年少继位,后被奸宦蛊惑,酿成了土木堡之变,混乱之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成为了阶下囚。朱祁镇在瓦剌军营熬了一年有余,好不容易又回到了京城,那么朱祁镇这一年时机是如何度过的?瓦剌有没有虐待朱祁镇呢?
一、九死一生,终得存活
在土木堡那场战役中,明军就好比待宰的羔羊、砧板上的鱼肉,一定程度上都无法称作战役,而是一场屠杀。士兵们争相逃窜,瓦剌铁骑好比进入了无人之境,随意砍杀明军士兵和官员。
史料记载“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
明军士兵们早已没有了阵型,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而那些随军的大臣们更惨,他们手无缚鸡之力,面对瓦剌的马刀,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只得被人屠戮殆尽。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乱军之中,朱祁镇也知道失败不可挽回,而他正是这场灾难的主要责任人。
这几位瓦剌士兵,认为朱祁镇不是个简单角色,就逐层上报,塞刊王先见到了朱祁镇,并确定了朱祁镇明朝皇帝的身份。
朱祁镇表现出一代帝王的尊严和气度,但不论如何,朱祁镇仍是个阶下囚,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手中。瓦剌高层曾进行了激烈讨论,议题就是如何处置朱祁镇,有的人说直接杀了,有的人说留着更有用。
此时的朱祁镇应该是最难过的,他远离家乡,战事失利,被俘在瓦剌军营,周围一切熟悉的东西都不复存在,或许伯颜帖木儿也并没有为难朱祁镇,但内心的惶恐却一直在折腾着朱祁镇。
二、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既来之,则安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朱祁镇也会逐步适应了军营生活。但战争还在继续,瓦剌不会止步在土木堡,在抢掠一番后,他将目光锁定了北京。或许之前的也先没有想到明军败得如此狼狈,从他发现明军如此不堪一击后,那恢复蒙元统治的旧梦苏醒了。
于是朱祁镇就只能跟随者瓦剌部队东征西讨,皇帝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也再不会出现什么锦衣玉食,很多事情都得朱祁镇亲自去做,而他身边的宦官喜宁,还沦为了奸细。
史料记载“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登与安及侍郎沈固、给事中孙祥、知府霍瑄等出谒,伏地恸哭。”
当时的朱祁镇已经被立为太上皇,面对瓦剌的胁迫,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做做样子。边关守将见到朱祁镇也是连身叹息,既不能开门,也无法行礼。最窘迫的莫过于在大同城门下的朱祁镇,他让守城将领开门,将领不开,瓦剌士兵则催促其继续喊话,这种事情不在少数。
北京保卫战前夕的朱祁镇,就是如此苟且,因为瓦剌在土木堡胜了明军,自然趾高气昂,而朱祁镇作为俘虏,也只得听之任之。
在于谦的主持下,明军终于战胜了瓦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朱祁镇却还在瓦剌军营中,被瓦剌士兵们裹挟着回到了塞外。
光阴荏苒中,朱祁镇只得穿着瓦剌的衣服,吃着乳酪、牛羊肉,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他想念故乡,想念钱皇后和他的亲人,甚至他甘愿只做个普通百姓,只要能回家一切都不那么重要。
终于,朱祁镇盼来了明朝的使者,一位名为李实的官员,来到了瓦剌,见到朱祁镇,朱祁镇很激动,就好像见到了亲人,赶忙问太后、皇后、皇上的情况,并问:“有没有带衣服?”李实说没有。
朱祁镇继续问:“有没有带什么吃的?这里是东西我吃不惯啊!”李实回答没有。可见当时朱祁镇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吃喝用度比较齐全,但也一定是吃不好睡不安的。此时伯颜帖木儿已经是朱祁镇的朋友了,自然也不会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当时最大的苦闷就来自他的内心,回家有了希望,也先也同意放他回去,但为何使者总在敷衍,并没有真正想把他接回家。
1.《英宗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英宗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0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