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立方米高炉开炉(资料照片)
扫码可看口述历史展播:王长申视频
口述历史人物:王长申,79岁,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1958年济南钢铁厂建厂时的老工人,曾任济钢车间主任、调度室主任等,亲历了济南钢铁艰苦创业的岁月,见证了山东结束“手无寸钢”的历史。
1958年,18岁的王长申考上了山东省劳动技术学院,通知书上写着“你被我校铁厂录取”。这年,济南钢铁厂建成了,王长申和其他同学一起成了济钢的第一代钢铁工人,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接受采访时,79岁的王长申依然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聊起往事思路清晰,对历年全国钢铁产量、经济产值如数家珍。
靠一套“抱杆” 垒起1号高炉
“街边烧火的炉子,上边做着饭底下都会炼着铁。”王长申讲到1958年全国兴起大炼钢铁热潮。1948年全国钢铁产量5万吨,1949年15.8万吨,1957年535万吨,1958年提出了全国钢铁产量要翻一番的任务。时间短,任务重,为此,全国各地“全力保钢”。在此背景下,1958年7月1日,在一片麦子地上,原济南钢铁厂奠基成立。
此前,产出山东省第一炉铁水的济南铁厂的炼铁炉子仅有84立方米。要在麦子地上建厂,还要建成255立方米的高炉可不容易。人员是全国各地“凑”起来的:技术工人来自本溪、鞍山钢铁厂,政工干部来自省内大厂矿,工人从烟台、临清等抽调,普通工人则是从各地农村招上来的。“头一天还割麦子第二天就来厂里当起了工人。”王长申回忆说。
就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靠着一套40多米的“抱杆”,工人们用扁担抬,硬是把山东第一座255立方米的高炉一点点地垒起来了。王长申说,当时指挥部是临时棚子,就搭在正在建设的高炉底下,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基本没回过家,大家连轴转,困了就在棚子里眯一会。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1958年12月,具有突破意义的255立方米1号高炉建成。从此,山东钢铁迈入全国30万吨钢铁行列,成为全国中小型钢铁厂“十八罗汉”的一份子。王长申清楚地记得,高炉建成后,人们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来庆祝。
为济钢奋斗 一生无悔和自豪
炉子建起来了,炼铁也是全靠手工。没有铸铁机,工人们用沙子堆出一块块沙模子,像浇地一样将铁水浇在沙模子里,经凉水冷却后再用铁棍撬起来,出来的就是铸铁块。
王长申干的就是处理铁水的活,整天和上千度的铁水打交道。铁水往沙池子倒的时候会“火花四溅”,掌握不好水量,还有“放炮”爆炸的危险。平时衣服上满是窟窿眼,烧伤更是常有的事,可工人们结了痂回来仍继续干。“那时候的人什么也不想,单纯得很,一门心思就是工作。”他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长申当过铸床工、炉前工、车间主任等,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一线。下大雨,别人往家跑,他得往厂子里跑。
高炉基本六七年会更换修整一次,爆破后剩下的炉底是最难清理的,炉底堆积了几年的渣、铁、砖头还泛着红光,要猫着腰进入,然后打上眼,把炸药放进去就得赶紧出来,转身的功夫,屁股后面就会爆炸。讲到“扒炉子”的事情,老人透露出的是无悔与自豪。连爆破队都不敢干的活,他领着老工人们硬是干出了经验。
老人把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这座“火热”的炉子前,亲历了创业的艰辛,也见证了济南钢铁一步步的成长:从255立方米到3200立方米高炉,从生产铁块到生产船用钢板,从30万吨级到1000万吨级的钢铁规模。面对济钢如今的搬迁与转型发展,老人说,看着这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会有不舍,但对未来的发展更充满期待。
“自力更生,不跟国家提困难。”老人说,济钢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有这样的传统,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1.《炼钢工人 头天还在割麦子,第二天就成炼钢工人 古稀老人的济钢旧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炼钢工人 头天还在割麦子,第二天就成炼钢工人 古稀老人的济钢旧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5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