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左边的是张华庆博士
近日,嘉兴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医生也收到一首“感谢诗”,送给一位患者家属。家人为什么要送诗?昨天,边肖来到市第一医院,探索这首“感谢诗”背后的故事。
8月7日,桐城烈日空。市第一医院急诊室的医生张华庆是120救护车当天的值班医生。下午,他和同事接到一个急救任务:接我们市某区的一位老阿姨。开车来到社区后,张华庆和他的同事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是老小区,救护车不能直接开到楼下病人家。张华庆二话不说,立即和司机王师傅一起把担架抬了起来,一路小跑下楼来到病人身边,却发现狭窄的走廊里已经没有放担架的地方了。
时间就是生命。迅速跑到三楼,发现只有病人和她的女儿朱女士。这位老人70多岁了,头晕,出汗,脸色苍白,双手捂在胸前非常不舒服。他急需去医院检查治疗。上不了担架怎么办?我看到张华庆身体前倾,他背上的白大褂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蹲下后,张华庆迅速向家人打招呼,帮老人平躺。就这样,用自己的后背作为“人体担架”,把老人抬下楼,然后和司机王师傅一起把老人抬出小区,成功护送到救护车上。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在市一院住院一周多,8月16日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朱女士一次又一次亲自去急诊室表示感谢,但很遗憾,她从未见过张医生。老人出院那天,朱女士终于在急诊室见到了张华庆,并亲手送上了她诚挚的谢意——一首元代诗人王冕用毛笔写的诗《墨梅》。诗末两句“赞好色,只留清气干坤”,代表朱女士对医生高尚医德的赞美。
“那天很热。看着张医生一步一步背着妈妈小心翼翼的走下楼梯,我真的很感动,觉得他和家人一样善良。非常感谢!”“我们经常去一些老小区接病人,但是我们不会开车,不会担架。老小区通常住着很多老人,所以不是第一次抬病人下楼。”面对朱女士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欣慰。“只要病人能平安健康,累也值得!”
虽然张华庆背过身去,但他举起了医德的旗帜。就像在奥运会上拼搏的运动员一样,每当病人的“发令枪”发出呼救声时,我市的医务工作者都会煞费苦心,全力以赴进行治疗,以赢得这场与疾病的赛跑。也许,穿着白衬衫的他们,不会像运动员一样迎接登上领奖台的光荣时刻,但患者和家属的深情赞美,才是他们脖子上沉重的“金牌”。
1.《张锷 这个桐乡人到医院不看病 还送给医生一首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锷 这个桐乡人到医院不看病 还送给医生一首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0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