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清代就已经在民间流传。
关于《夕阳箫鼓》这一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的著作,在其编撰的《今乐考证》中,“中曲类”内列有《玉盘珠》及《夕阳箫鼓》两首名曲的曲名,这是现今有据可寻的最早资料。其曲谱现身最早则见于鞠士林(约1736年—1820年)所传的琵琶谱中。鞠士林是浦东派琵琶的宗师,为清乾隆嘉庆年间南汇县惠南人,性好交游,善弹奏琵琶,有“江南第一手”之誊。 民间流传有关于他这样的故事:说是鞠有一次坐船至苏州浒墅关,由于时晚城门已经关闭,鞠遂操琵琶消遣,守关官兵为其琴声所动,喜而开关放行,故有“弹开浒墅关”之美传。他著有《闲叙幽音》一书,书内收有工尺谱记的“七段无标题的《夕阳箫鼓》曲”(现我们所见到者,是其弟子1860年的传抄本)。此书于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题名为《鞠士林琵琶谱》。
后来《夕阳箫鼓》曲又见于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谱、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1898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及1929年《养正轩琵琶谱》等。南汇横沔人陈子敬的《陈子敬琵琶谱》)收《夕阳箫鼓》曲时,还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段小标题。
《夕阳箫鼓》抒情写意旋律雅致优美。乐手演奏时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技法。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和拟摹水波声、桨橹声等,以丰富乐思。整首曲调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一派恬静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需要一提的是,此曲在光绪元年(1875年)吴畹卿手抄本中,为六段加一尾声,无文字标题。1895年平湖派李芳园把这首乐曲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时,将其更名为《浔阳琵琶》。 二十世纪初,汪昱庭又对李芳园的《浔阳琵琶》曲谱作了较大的改编,将它扩展为10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又被改回作《夕阳箫鼓》。每段的分段标题是: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夕阳箫鼓》改为丝竹合奏,同时为它取了个更富诗意的名字《春江花月夜》。
新中国成立之后,《春江花月夜》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由《夕阳箫鼓》而渐渐演变成《春江花月夜》的大致过程。但令人不解的是,从书载出现其曲名起到后来成为传世名作,均未见有作者的大名收录。难道此曲是无名氏的作品?其实,它是有作者的,而且这位作者还是地地道道的崇明人。
瀛洲派琵琶发祥于崇明。它起始于受白在湄四弦指法、“善琵琶,能肖百物”的“贾琵琶”贾公逵,后又传至“指音坚劲”的范正奎,再传至“熟习转关护索之法”的李连城,然后是“通晓音律”的宋楚玉,再后来渐渐发展成名満大江南北、自成一派的瀛洲派琵琶。旧时的《崇明县民国县志》上还有这样的记述:“宋珩,字楚玉,廪贡生,寄海门。通音律,善琵琶。初贾公逵得四弦指法于在湄,传李连城,珩从连城受转关护索,又自出新意为《夕阳箫鼓》曲。铿锵动听,然不轻奏,非心所敬弗弹,盖旷远有名士风。”
也许是当年的人们尚无版权意识,竟没有一次有人在作品上署过原作者的名,弄得崇明人宋珩的大名被湮没了多年。原来辗转了这么多年的名曲,与上海有这样的缘分。
1.《李连城 【海上记忆】这首名曲或许诞生在崇明人之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连城 【海上记忆】这首名曲或许诞生在崇明人之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