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去西山郊游已经成为许多北京人春天的一大乐趣。除了清新的自然美景,丰富的佛教和皇家文化资源也是西山地区的一大特色。但鲜为人知的是,西山还有很多异域文化,这恰恰是法国文化的印记。
北溪野治愈西山村民
上世纪初,一批法国精英云集北京西山地区,其中有法国著名内科医生贝西耶、196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圣琼·佩斯、法国传教士沈云普、汉学家多蒙和维克多·塞格伦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中国一直在反抗外来屈辱的斗争中,但这些法国精英却无私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们与中国进步人士一起努力办学,推动法国留学和勤工俭学的浪潮;他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吸收平等权利的思想,努力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的面貌,甚至在战争当中在西山建设起了“桃花源”那样的新农村。
目前,海淀区正在保护和修缮北佳花园、北大夫桥、于涛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等20多处法国人留下的历史遗迹,希望将西山建成中法友谊的纪念地。
去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法国时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无数法国朋友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就有法国医生贝西耶,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了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珍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习主席提到的贝西耶是法国著名医生,在北京待了41年,直到1954年才离开。北西野离开了西山北安河著名的贝家花园。贝西耶是个好医生,也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在京期间,他不仅救治了袁世凯、徐世昌、李,还救治了许多贫苦人民和学生。
西山北西野修建的北家花园至今犹存,当地70岁以上的居民还能回忆起北西野给他们治病的经历。抗日战争时期,贝西耶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帮助转移敌后根据地的进步人士,为八路军运送医疗物资。著名诗人、作家圣约翰·珀尔塞也在西山留下了自己的印记。20世纪20年代初,时任法国大使馆秘书的圣约翰·珀尔塞在西山于涛寺创作了他的杰作《远征记》。40多年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外,翻译过法文版《红楼梦》的法国著名汉学家多蒙也参观了西山。
1、贝熙业仁心仁术 为西山村民免费治病1913年4月,法国医生贝西耶随法国公使团抵达北京。当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在北京生活了41年。贝西耶在北京的时候,不仅是法国大使馆的医务人员,还是东交民巷法国医院的医生。当时东交民巷有两家外国医院,一家是德国医院,是今天北京医院的前身;另一个是贝西叶工作的法国医院。虽然法国医院在新中国成立后关闭,但法国医院医生的医术当时在北京是有口皆碑的,贝西耶也不例外。他在普外科高超的医术受到当时高官的称赞,袁世凯、徐世昌、李都受到他的治疗。
北溪野在北京有两处住宅。市内住宅位于东城区大田水景胡同22号院和24号院。22号是青砖两层坡屋顶建筑,2008年拆除。24号临街小楼也同时被拆除,但庭院结构依然完好,保持原貌,有高大的厅堂,精致的外廊,东侧庭院。贝西耶博士交际广泛,经常在家举办文化沙龙。前法国大使毛蕾曾写道,著名的汉学家、探险家和知识分子,如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约翰·珀尔塞和诗人维克托·塞格兰,经常聚集在这里。上海领事馆的法官古斯塔夫·查特森甚至定期从上海飞往北京参加晚会,介绍他从四川和西藏的一个修道院收集的梵文《莲花经》,并将这些故事翻译成108首诗。
1923年,贝西耶在西山北安河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别墅,成为他在北京的第二个住所。西山的贝家花园南、北、西三面环山,根据山地条件修建三组建筑,面积约1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400米左右,毗邻九峰森林公园。据说是贝西叶因为女儿得了肺病,需要一个空气清新的安静地方空休养,所以在这里建了花园。这里绿树成荫,山泉潺潺,风景秀丽,空清新,有利于女儿病体的恢复。
现在贝家花园的地址是海淀区苏家坨镇贝家花园路5号,是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在整个建筑群中建造的平硐建筑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的窑洞建筑与清代香山的建瑞营窑洞建筑非常相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川西南和云南的少数民族民居,与欧洲的中世纪城堡无关。山腰的平台上还有一个中式庭院。站台上有一个五层大厅。主楼及其花园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
贝西耶工作的法国医院主要是为北京的法国人服务的,比较贵,一般人生病的时候很少能请得起外国医生。搬到西山后,贝西叶的善良发挥了作用。北安河和附近温泉的村民生病时经常找他看病。贝医生总是对每一个要求都有所回应。确诊后,他经常把药箱里的药免费送给村民。据一位老村民说,他的母亲患了乳腺癌,贝医生没钱就治好了。所以贝博士在当地人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附近的人亲切地称他住的别墅为“老贝家”。
西山中法大学成立后,聘请贝西耶担任学校经理。中法大学附中在贝家花园附近。老师和学生在生病的时候也会去看贝医生。为了感谢贝博士,学校在温泉村西边修建了一座花岗岩石桥,在石桥北侧的梯形护栏石上刻上了“贝博士桥”四个大字,这是为中法大学创始人李石曾题写的。这座桥是几年前废弃的,海淀区有关部门为了纪念这位国际友人,特意把它重建成去年的样子。
在贝家花园平硐楼的东面,还有一扇铁门,门上嵌着一块红褐色的石板,上面刻着“为天下治病”的铭文,是李石曾和他的妻子姚于1936年送给贝锡耶的。一年后,日本人占领北平,大批知识分子南下,贝西耶博士一直留在北平。1954年,八岁多的贝西耶回到法国,六年后在法国去世。贝西耶的儿子让·路易·贝西耶后来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著名的心脑血管医生。
2、贝熙业用特殊身份作掩护为八路军转运药品北溪野为八路军运药的车
贝西耶也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鲜有人知。
抗日战争时期,北佳园曾是北京西部地下情报联络站的重要网络。有多少有志于参加解放区革命的知识分子,越过苗丰山,来到门头沟斋堂抗日根据地,再迁到晋察冀边区或陕北延安。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缺乏医疗和药品,经常把购买的医疗设备转移到门头沟斋堂,然后转移到晋察冀边区或陕北延安。北溪野多次协助敌根据地转移人员和药材。
20世纪40年代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教授林迈可先生在回忆录《八路军抗战实录》中记载了他为了躲避日寇的突袭,于1941年12月经北佳花园到敌后根据地的旅行。
北溪野博士有个朋友叫黄浩,是新街口中华基督教福音教会的元老,新街口教会小学校长。此人是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购买医疗设备,然后通过不同渠道转移到晋察冀边区。送到八路军白求恩战地医院或者其他缺乏医疗和药品的地方。
据《新观察》1980年第5期报道,刘志祥在《古都地下情报工作实录》中,描述了黄浩的长辈通过贝西耶医生多次向晋察冀边区转移医疗设备的情况。
“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位法国朋友,贝西耶医生,他当时在北平东交民巷开了一家法国医院。.....这位热爱慈善事业的法国朋友经常为附近生病的村民提供免费医疗。村民们都很尊敬他,称这座别墅为“北医园”。因为教会,黄浩很早就认识了贝医生,成了知心朋友。贝医生在抗日战争中同情中国人民...他自愿为我们运送药品和设备。他是外国人,是有社会地位的名医。西山地区有别墅和私家车。日寇一直对他区别对待。这些有利的条件使他能够将药物和设备从市区运送到西山附近,安全无阻。”
3、诺奖得主圣琼·佩斯在西山道观写出成名作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圣约翰·珀尔塞于20世纪20年代在西山的于涛寺创作了轰动国际诗坛的史诗《远征记》。《远征记》以一种含蓄的形式,讲述了一次神秘的远征,就像一个军事统帅深入亚洲的沙漠。在这种极其晦涩的形式中,诗歌和散文汇聚成一股庄严的溪流,将《圣经》的词句与亚历山大诗风的节奏结合在一起。
圣约翰·珀尔塞在他的日记和文章中多次提到北京西山被毁的道观——他的创作地。据他的记载,道观在北京西北角,离北京大约一天的车程。1917年9月22日,圣女贞德·佩斯在这座道观里给法国医生贝西耶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在我的脚下,不是整个人类,而是一个低矮的山谷,一条被流沙堵塞的河道。穿过层层,指向西方的是蒙古和新疆的辽阔土地……”
在他给母亲的信中,他几乎重复了上面的描述:“我从一座小庙里给你写信,它位于北京西北的一座小山上...在我脚下,离一条被流沙堵塞的河流不远的地方,一个村庄正在死去。”他还指出,“它建在一座小山上,俯瞰通往西北边境的丝绸之路。”
前法国驻华大使毛蕾评论中国对法国诗人的滋养时说,“在短短的20年里,中国唤醒了20世纪三位最伟大的法国诗人。而这一段爱情现在看起来如此美好,所以具有示范性的意义。”这三位是圣约翰·珀尔斯、维克多·塞格林和克劳德尔。
圣约翰·珀尔塞深入中国社会。他谈到政治人物陆征祥、梁启超、容闳、蔡元培、李石曾,说他们都是法国文化的宣传者,都致力于派遣中国留学生到法国留学。
据报道,这座道观很简单,有三个大厅。中间永通旁边种了一棵不知名朝代的古树。隧道的尽头是一个传统风格的大厅。在大厅的后面,一个古松从天而降,覆盖着大厅。在一个低低的地方,有一口井,北方曾经有一条河经过,但是在佩斯生活的年代,这条河已经满是黄沙了。
圣约翰·珀尔塞曾在白天向他的朋友介绍过他的僻静之处。那是一片无名的荒野,没有人,没有牲畜。我脚下是一个山谷,山谷底部流淌着一条沙河。从那里传来小石鼓的声音,是河两岸看不见的村落之间的对话,或者是对摆渡人的呼唤。这是那里唯一的人类。远处山峦重叠,向西有通道,通往蒙古、新疆等地。商旅痕迹已经开始显现。再进一步就是虚空,什么都没有。唯一穿越地平线的是超越时间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这是亚洲的冰冻时代。在那边,已经有了古代游牧帝国的模糊身影和它在无标记道路上的足迹。有佛教亚洲,喇嘛教亚洲,密宗亚洲。它在这里留下了儒家思想的平淡突出,大步离去。
在他的作品中,北京西郊就是这样一个袁野。“白天,你看到一片广阔的未知荒野,人很少,没有动物。唯一的人间烟火是我脚下山谷里的一条河,河床是沙。我只听到水撞击沙子和石头的声音。这是一些看不见的村庄之间的呼喊和对话,把摆渡人从一家银行叫到另一家银行。以前山重,是通往蒙古、新疆的最初出口路。在那边的某个地方,我曾经走过最初的商旅团队。更远的世界是空灵的,只有时间之外的眼睛才能看到地平线的尽头。最重要的是,时间为大亚洲设定了标准。从那里,一个古老游牧帝国的足迹和没有标记的道路被抹去了。”
据笔者实地考察,于涛寺建于海拔250米的小山上,其建立日期有待考证。在山上,用石头建造了一座高七八米的高塔,呈长方形,四周是矮墙,形成一个庭院。站在院子里,你可以看到山脚下棋盘般的田野和村庄,玉带般的京密运河和公路。庭院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约20米,正门朝东。院子西北角的一块高高的岩石上长着一棵松树,向东南倾斜。当地老人说,有三个大厅,角廊,门窗涂朱红,椽子画得五颜六色。解放后,仍然有人住在那里。1980年,房子在搬到村子里之前被大火烧毁了。
一年前,这个院子还是一棵碎砖烂瓦刺杂树。山谷南面有种植果树的梯田,新建的水泥路穿过山谷。露西的龙泉寺原址建于未知年份。老乡说鲁东这块地叫异乡,那里有好几栋法国人盖的洋房,老乡说是大房子,抗战的时候被日本鬼子烧了,现在只剩下基地了。房子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刻着一首诗,但不幸的是石头已经被摧毁得无影无踪。
山坡上的一块大石头大约4米高,6米长,6米宽。东南面横刻“桃园”二字,字径0.25米。字正对着从关家岭村到于涛观的必经之路,桃源所在的山洼就是于涛。
本文
1.《贝熙业 法国名人的西山情愿 贝熙业为村民治病圣琼·佩斯道观写出成名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贝熙业 法国名人的西山情愿 贝熙业为村民治病圣琼·佩斯道观写出成名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0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