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传统汉字 -老陶
缺乏实用性是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厨房里有一只齐白石画的虾蟹,不能配酒;餐厅挂的书法作品还是咸咸醋酸辣。只看到汉字的实用性而看不到书法的艺术价值是片面的认识。
书法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多使用繁体字,二是多写古诗。如果用简体字写白话,很多人会觉得这部作品不太对,甚至不是艺术品。
这自然和人的审美习惯有关,但似乎也不能排除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繁体字的结构和笔画,很容易给人书法的美感。
不了解古文很难成为书法家
汉字书法艺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是由人们在繁体字时代用繁体字作为交流工具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用繁体字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写繁体字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最重要、最实用的技能。因此,当时中国传统书法的精致和自然是现代人无法比拟的。此外,当时书法人口庞大,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算作书法人口,这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制度,优秀的书法家不计其数,造成了中国传统书法审美价值高的现象。
现在看书法作品,解放前和解放后差距很大,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体会到。把繁体字作为生活、工作、创作必需品的书法家的作品,与不需要繁体字、生活、工作中不会用毛笔的人相比,品味是不同的。现在很多书法家都没有古文和繁体字的知识。他们写毛笔字是为了书法,甚至只是反复写一些字。他们的作品难免给人“急功近利”的感觉,品味很差。认识古文,认识和书写繁体字,应该是书法家的基本素质。没有这样的素质,你很难继续当书法家。
当然,这并不是说简体字写不出书法作品,书法也是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变化的。人物由复杂变简单是一个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笔画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并没有影响书法艺术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汉字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汉字的大规模简化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的过程。不可否认,汉字的简化和毛笔的废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书法艺术的断裂。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反对汉字简化,要求恢复毛笔的使用,而是说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繁体字要给一点空,不需要全部杀掉。其实我们做不到,肯定会有人激烈反对。有人认为繁体字难认难写,对信息交流极其不方便。是阻碍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的负面因素,应该和刷子一起丢弃。
的确,毛笔和繁体字没有那么实用,但这并不影响书法作为艺术的存在和发展,相反实用功能的淡化凸显了书法作为艺术门类的独立性。
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而不在于实用
缺乏实用性是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仅仅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绘画、雕塑、诗歌、戏剧等许多东西都应该消亡。厨房里有一只齐白石画的虾蟹,不能配酒;餐厅挂的书法作品还是咸咸醋酸辣。只看到汉字的实用性而看不到书法的艺术价值是片面的认识。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也不能全当一文不值。孩子玩游戏,捡柴火做饭,捡草喂牛有什么用?运动并不都具有健身的实用性,但也不能完全取消。
艺术和审美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也许动物也有自己的审美能力。例如,大象认为长鼻子是美丽的。但是其他能像人类一样创造艺术品的动物还没有被发现。
很多东西的审美价值是我们欣赏和关心它们的重要原因。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环保主义者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维护生态平衡等等。我觉得审美价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动物园老虎的审美价值肯定高于周正龙拍摄的假老虎,而野生老虎的审美价值则高于动物园老虎。我们保护老虎不是因为老虎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是因为我们想泡虎骨酒来治疗老寒腿——至少目前来看,老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书法艺术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实用性,也是为了文化传承和审美价值。
书法艺术应该给繁体字一定的空间,但是如果一下子恢复繁体字也是不怎么靠谱的想法。即便是权力机关通过决议并产生法律效力,就像某些文化程度 高的先生女士们要求的那样恢复“正体字”,在实践中恐怕也推行不了。道理很简单,谁也没有办法让大陆的人一下子由使用简体字改为繁体字,让以亿计算的识字人突然变为某种程度上的文盲。书法艺术应该给繁体字一定的空,但是一下子还原繁体字不是一个靠谱的想法。即使当局通过决议并具有法律效力,实际上也不会执行,就像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女士们、先生们要求恢复“正字”一样。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让大陆上的人一下子从简体字变成繁体字,让亿万有文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突然变成文盲。
如果真的要回归繁体字,不能用行政命令,只能让它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自然做不到,最好用简体字,反正也不要勉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繁体字难以书写和识别的问题已经不那么严重了。因为现在很多人不再用笔写字,而是用电脑打字,鲁迅担心的问题是,笔画多的汉字很难做成正方形,这在电脑面前是不存在的。连看繁体字都不再是问题。电子文档可以随意将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简体字转换成繁体字。因为科技的发展,传统汉字被冷落,这也是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汉字的回归创造了条件。科技的魔力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