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20年的努力,60万校友齐聚一堂。值此浙大120周年校庆之际,紫金港校区有许多新地标。这些新建的建筑或校园景观,很多都是校友把沙子收集成塔捐赠给学校的。校友欢聚一堂,参与母校建设,这将是浙大人爱校、荣校的永恒见证。
5月20日,学校领导、吴、、任、、以及校友代表参观了一些新地标。
秋实讲堂
秋实讲堂是紫金港西区的标志性建筑,保存并还原了秋实书院旧址的文化元素,留下了浙大的一条灵魂脉络值得追忆,也留下了秋实的一座丰碑供师生瞻仰。
求是讲堂位于西区东部,南临西区中心湖,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规模8133平方米。设计单位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前提下,考察了秋石书院的历史,其中秋石讲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采用传统的歇山建筑形式,增强仪式感;西进接待厅和校史陈列馆以园林庭院的形式组织在一起,与主楼结合成一个综合体。
秋实讲堂集学术讲座、校史展示、文化表演、校务活动、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设计体现了正殿、厢房、回廊的古代建筑特色,结合自然地形和水系形成了今天的求是书院,既是浙大文化的传承,也是校园独特的景观。
同门楼
秋实讲堂北侧广场上这座9.6米宽、9.7米高的铜门楼,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这座门楼是仿明清青铜制成的。它有四根柱子和三个断断续续的山结构,山脊的两端装饰着吻。额头饰有龙纹和晋松。工艺精致传神,看上去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同门楼北立面牌匾上写着“求是书院”,出自求是书院旧址界桩。对联是“第一义是边活边培养人才,第一义是边育人边讲实学”,这是1897年浙江省省长廖寿峰《请成立专门的书院教授中西实学》的内容。同门楼的南立面充满了蓬勃的现代气息。牌匾上,浙大的校训是“求真创新”,对联的内容是浙大的精神:“开江河,清正廉耻,开人先事,立国”,明代的专栏上写着浙大价值观的核心话语:“勤学修德,明辨真伪”。
在铜门楼的额、拱柱、花板等部位,辅以钱江潮、老寒三友、鲤鱼跃龙门、双峰朝阳、一路枝头、美兰珠等图案,赋予门楼一种积极美好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捐赠者秋实科技基金会对学校的真诚祝福。
紫金港校区南门
紫金港校区南门是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正门。雄浑浑厚,比例和谐,位于贯穿紫金港校区南北的中轴线上。其造型以开放为特色,完美融合了中西传统元素,体现了浙大的精神气质。今后,南门将面向唐宇航河修建两座桥梁,采用与南门相同的三跨拱形。左右双桥张开双臂与城市道路相连,可以从南门下到唐宇航路。浙大深圳校友发起倡议,采取众筹形式,聚集广大校友力量,捐赠南门。
中间是校名“浙大”,旁边是浙大的英文名。南门有六根大双柱,中间两根柱上刻有校训:求实创新;侧面四根柱子上刻着浙大价值观的核心字:勤奋、修德、明辨、信实。
齐林雕像
在秋实讲堂的南面,有一尊齐林的雕像。就他而言,浙大一个都没有。正是在他任杭州知府期间,浙大前身求是书院于1897年成立。后来又创办了蚕院(今浙江科技大学)、羊城书屋(今杭州四中、杭州中学)等新学校,开创了浙江近代教育的先河。
齐林为官清廉,勤于治理,崇尚农桑,提倡兴办学校,擅长政治。在浙大建校12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福建省校友会发起的开源森林,巴敏要求学生积极捐款,筹集资金为母校铸造齐林铜像。
此外,泉州浙大校友会还在舟山校区捐赠了一尊林启石雕像,表达了校友们饮水思源、热爱母校的心情。
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艺术考古博物馆位于紫金港校区西区西南角,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它是一个集收藏、展览、实物教学、研究、修复和保护为一体的国际艺术史教学博物馆。其主要使命是通过艺术原创作品的收集、教学、研究和展览,支持和提高浙江大学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博物馆由美国著名博物馆设计机构设计,拥有恒温恒湿展厅及仓库、艺术考古专业图书馆、艺术教室、报告厅、咖啡厅等相关设施。设计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决定了该项目施工标准高,技术难度大,施工难度大。
为感谢先生对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设的重要贡献,经先生和夫人志明女士同意,学校决定将艺术与考古专业图书馆命名为英文版的“图书馆”和“文与康斯坦斯·方图书馆”。图书馆位于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总面积2400平方米。同时感谢浙大美国教育基金会的校友们。美术馆成立以来,很多校友辛勤耕耘,见证了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发展。
1.《浙大紫金港校区 不知道这些紫金港校区新地标,你就OUT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浙大紫金港校区 不知道这些紫金港校区新地标,你就OUT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25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