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常景瑜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中心教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76年赴北宇教授对外汉语,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法比赛中获得金奖。
我从事汉语国际教学50多年,教过几千名中外学生。如果我可以告诉你,有很多校友对北方语言印象深刻,其中最难忘的是巴基斯坦的米斯巴小姐。
米斯巴(右一)翻译为常静瑜
在伊斯兰堡国际语言大学中文系的一次庆祝会上,左起第二位是校长,左起第三位是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右起第一位是米斯巴,右起第二位是中文系系主任常景瑜教授。
Misba女士1982-1985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我给她上课。我记得她是班上的好学生。有一次我感冒了,她和几个同学来我家看我。从北方语言大学回国后,她成为伊斯兰堡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汉语教师。1994年9月,我被派往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任教。我的妻子杨俊轩(原北方中文学院副教授)作为家庭成员陪伴着我。由于学校缺少中文教师,杨先生被聘为中文教授。我被校长任命为中文系系主任,米斯巴女士被任命为中文系副主任。就这样,我和米斯巴女士既是同事,又是北语的师生,所以在工作中配合得很好。每次校长召开全校部门负责人会议,我都和米莎一起去,米莎总是耐心地翻译我的英语。由于我们的密切合作,中文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多次受到校长的表扬。
Misba不仅负责中文系的工作,而且勤奋敬业。他每天总是早来晚走,努力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尽一切可能照顾好几位语文老师。她经常从家里给我们带来她做的各种甜品,还经常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热情的送我们。
常景瑜和杨俊轩在中文系欢迎会。
最让我难忘的是,Misba女士在患病和住院期间,以及在处理杨小姐去世的善后工作中,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杨老师因为脑炎进了语文班。米斯巴女士听到后,立即开车将杨小姐送到医院,并通知了校长和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校长和文化参赞迅速赶到医院,会见了医院院长,要求医学专家与杨先生协商。校长说:“杨先生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老师,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营救杨先生。”
Misba女士回到学校后,立即组织中文系师生,每晚都去医院轮流守护杨老师。临近期末考试,米斯巴女士接手了我所有的工作,自己动手。除了处理中文系的工作,她每天都去医院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她见我和医院值班的师生没时间吃饭,就开车从店里给我们买了一盒瓶装矿泉水、面包、牛肉干等食物。
有一次,医院缺少治疗杨老师的药,只好去150公里外的拉合尔的大医院。已经晚上12点多了。我该怎么办?米斯巴正要回家休息。当她听说杨老师急需这种药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我来开车,现在我们去拉合尔拿药。”我说:“你一整天都在值班。该回家休息了。让别人去吧。”她笑着说:“没关系。我非常了解去拉合尔的路。赶紧走吧,别耽误治疗。”我不得不和她一起去。她开得很快,但是在路上,她的车抛锚了。当她打开它时,一条输油管道被堵塞了。她用嘴把油管里的杂物吸出来,又把油管里的杂物吸了几口。之后她用瓶装水漱口,说:“这个小问题帮不了我。”她的行为让我感动到流泪,总是讲卫生。然后我们继续赶夜路。我们只花了四个多小时就往返了。凌晨5点,我们回到伊斯兰堡医院,没有耽误给杨老师上药。我看到了米斯巴脸上“圆满完成任务”的笑容。我劝她赶紧回家休息,她却说:“我不能休息。今天早上九点,校长要来医院看望杨老师。我陪校长去病房看望杨老师。”在杨小姐住院的近40天里,米莎几乎每天都来医院,直到杨小姐病逝。
米斯巴在左边,杨俊轩在左边,常靖宇在右边。
杨老师不幸去世后,学校和我使馆文化处联合成立了一个殡仪服务小组,由米斯巴任副组长。事实上,在善后工作中,比如清理、美化遗体、选择墓地、订购棺材、组织葬礼等。,米斯巴亲自处理了它们,好几天,她累得透不过气来。她告诉我,她没有花那么多精力在亲人的葬礼上。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
为感谢伊斯兰堡语言文化大学师生在杨先生住院和葬礼期间所做的辛勤工作,中国大使馆文化处为在巴基斯坦的朋友举办了晚宴。首先,我含泪对这些朋友表示深深的感谢。米斯巴还代表伊斯兰堡语言文化大学的师生发表了讲话。她激动地说:“首先,我为我们敬爱的杨老师祈祷,因为杨老师为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终身学习的榜样,是对我们师生的尊重,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据说在中国每年的清明节期间,米斯巴女士总是带领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向杨先生的坟墓献花。
离开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语言大学的20多年里,我一直和米斯巴女士保持着联系。近年来,北宇在伊斯兰堡语言文化大学成立了孔子学院,米斯巴女士被聘为汉语副教授,成为孔子学院院长助理。前年,她负责接待了崔锡良校长率领的北语代表团。近年来,她每年夏天都带领伊斯兰堡国际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年轻教师去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或参加培训班,并邀请我为他们开设一门专门的汉语课程。还多次邀请她和年轻老师来我家做客。在我家,她一直记得杨老师,说她和孔子学院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杨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奉献精神,做好孔子学院的语文教学工作。她还说:“我今年65岁,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今年回国后会办理退休手续。但是,我还是会关心孔子学院的语文教学事业。每年的4月5日,中国的清明节,我也会带领孔子学院的师生向杨先生的墓碑致敬,因为杨先生将永远活在我们巴基斯坦人民的心中……”她又哭了。
伊斯兰堡国际语言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左三的常景瑜教授和右二的米斯巴老师。
我和家人感谢她。走的时候,我把写着“中巴友谊,高山流水”的手书横幅送给了米斯巴教授。她含着泪接受了我的礼物,说:“这是你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纪念礼物!”最后我们合影了。
Misba教授二十多岁来北英学习汉语,从事汉语教学,六十五岁退休。可以说,她把全部青春都献给了中国的国际教育,为中巴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北英校友为什么不能被永远铭记?!
为了热烈庆祝北京语言大学建校55周年,让所有关心北语建设和发展的朋友重拾记忆,用北语讲故事,表达对北语的感情,表达对北语的祝福,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邀请校内外北语人士撰写《我的北语故事》,为北语55岁生日献礼。
联系人:冼玉玲
电话:82303029/82303140
电子邮件:news@blcu.edu.cn
1.《米斯巴 我的北语故事(5)| 难忘的北语校友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米斯巴 我的北语故事(5)| 难忘的北语校友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35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