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竹林七贤”领袖嵇康提出“士不相下,先轻后重”的观点,本来是讨论学术方法的,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曲解为互相轻视和轻视,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东方嫉妒”由来已久
近年来,一个新词“鄙视链”引发了网上的讨论。比如看英剧鄙视看美剧,看美剧鄙视看日剧,看日剧鄙视看韩剧,大家鄙视看大陆剧;再比如听英国流行对听欧美音乐的鄙视,后者鄙视听日韩港台音乐,而大家鄙视听大陆网歌;甚至在我们心理学领域,还有一条鄙视链:搞认知神经的鄙视社会人格心理学,后者鄙视做心理咨询的。
长期以来,每个人都不如别人。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把这种心理放在了位。“在大学里,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语生看不起中国文学生,中国文学生看不起哲学生,哲学生看不起社会学生,社会学生看不起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没有人看不起他们,只有自己的君子。”追溯到战国时期,赵国武将廉颇看不起文官蔺相如,认为“我攻城略地、打野战成绩很大,蔺相如只是说说话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地位在我之上,我感到惭愧”。虽然后来的“相和记”作为一个著名的故事流传千古,但它仍然体现了“东方嫉妒”的真谛。在乱世,很多“有识之士”抱怨世界在衰落,人心不老,别人不如自己,只好“独善其身”。
虚荣和自卑是根本原因
分析每个人自卑的根源,一个是虚荣和自卑在作祟。当自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恰当、现实地评价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下级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鄙视别人是获得自我优越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生活中不幸福的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压抑、讽刺他人来增强自己的优越感。嘲笑别人的时候,会获得一种基于低级的虚荣心;被嘲笑者的内心会“分泌”出一种扭曲的自尊,促使他们不断积累资本,以便有一天能摆脱被别人鄙视的尴尬,获得嘲笑别人的优势。
第二,害怕别人“做”而羡慕。有些嫉妒不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是因为优越感被破坏了,产生了一种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所以产生了“就算你能做到,我也不会承认”的想法,导致了看不上别人的心态。
第三,喜欢攀比导致心理失衡。人通过比较感知自己的好与坏,从而完善自己。所以,攀比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但每个人的自卑都是过度攀比的结果。比如学者和学者觉得自己努力学习了几十年,挣的钱却比一个初中毕业的商人少,相比之下更倾向于表现出轻视,寻求心理平衡。
见人先查三分
鄙视别人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久而久之会感染上一种“自我孤立主义”的倾向:把自己当成完美的人,对别人吹毛求疵,除了自我欣赏,很难欣赏任何人,最终变成“孤独”。每个人看不上别人,会让碎片化、碎片化、跨部门的思维在社会生活中蔓延。最终团队成员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会攻击对方不满意的地方。团队整体能力自然会下降。
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摆脱每个人的自卑,首先要向自己最讨厌的人学习,面对他们的时候摘掉有色眼镜,不要被愤怒蒙蔽双眼,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方。其次,只有先看到人们对三点的高度评价,找到他们的优点,再去寻找他们的缺点,才能客观、真实、全面、动态地认识和评价每个人,同时用这种态度来反思自己。最后,你不妨记住一句话:“守住你的意志,不要生气,对事情要敏感,用词要谨慎。”也就是说,坚持自己的志向,勤勤恳恳地工作,说话谨慎,不评判别人,才能成就大事。
1.《人人久 国人劣根性漫谈:自古以来人人相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人久 国人劣根性漫谈:自古以来人人相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1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