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
回归公共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以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9幅年画。四川绵竹年画、重庆夹江年画、梁平年画榜上有名,被称为“西南三大年画”。绵竹年画,全称绵竹木刻年画。据《绵竹县志》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城乡共有年画作坊300多家,从事年画制作的有1万多人。
年画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木版年画的消费市场正在萎缩。但所有年画,包括绵竹年画,不仅是古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代代传承。
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绵竹年画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绵竹年画作为一种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现生产性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的密切配合下,绵竹年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正在回归春节和大众生活。
发展史-
因纸而繁荣,已远销国内外
绵竹是先秦至汉代四川最富有的地区之一。《绵竹县志》卷九《工业志序》:“竹纸之利,给尚不足者,故印为书,制成桃色符号,绘为五彩‘申屠雷宇’,点缀年景。”绵竹年画的省级传承人刘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考察期间,参观了大量绵竹造纸作坊。老一辈造纸工人说:“绵竹年画出名是因为纸好。”
由于纸张资源丰富,四川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雕刻中心,绵竹年画作为古代版画,实现了同步发展。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诞生于成都。据史料记载,宋代有四个雕版印刷中心:汴梁(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阳、福建、梅州(今四川眉山)。
北宋名臣、前益州转运使赵卞所著《成都古今》一书,提到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符涛市”。“符涛城”是年画市场。成都符涛出售的门神和年画是由成都附近几个造纸县的年画作坊提供的。
明代手工业发达,出现了“短版”(多色版)印刷,促进了绵竹年画的发展。绵竹年画保留了雕版印刷轮廓线和手工填充的制作方法。
随后,由于明末政治混乱、经济衰落,绵竹年画坊日渐衰落,到清代乾隆初年逐渐复兴。清朝中期,四川各地修建会馆,聘请新年油漆工、塑工。艺术家的技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据《绵竹县志》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城乡共有年画作坊300多家,从事年画制作的有1万多人。年画产品不仅在中国畅销,还出口到印度、缅甸、越南、日本和南洋群岛。
清末至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贫困,极大地影响了民众对年画的消费力。年画作坊和造纸厂经常被土匪洗劫。
封建社会的年画大多出身卑微,地位远不如文人画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人民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得绵竹年画不仅脱胎换骨,而且风雅。
演绎民俗-
“画中有戏,百看不厌。”
到目前为止,绵竹年画的具体产生日期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年画是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而产生的。绵竹年画题材广泛,可以概括为:辟邪、民俗、生产生活、戏剧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虫鱼等。
根据雕版的不同,绵竹年画分为正面雕版和反面雕版。阳刻是一种基本的雕刻方法,白色多于黑色,以白色为主色调。在屏幕上打印后,用手工上色,称为“红货”。凹版的线条凹入木头,画面黑多于白。是用烟墨或朱砂搓,称为“黑货”。
绵竹年画的内容和主题与张贴位置密切相关,蕴含着特定的人文和民间内涵,具有明确的张贴规则。换句话说,新年图片的内容和主题随着发帖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图为年画保管员。
门神是绵竹年画中产量最高、市场最广的一种风格。大门一般贴武将驱邪避鬼,守宅;院子里,正房门口贴着门神,画着天官和状元,意思是迎接吉祥,接受祝福,提拔官员。还有一类以处女、淑女为主题的门画,多为抱瓶、采莲、佛手柑、仙桃、“双喜”、“四喜”,贴在卧室门上,表示儿孙繁衍,长命百岁。
在没有电影和电视机的旧时代,戏剧年画是群众最喜欢的绘画。年画艺人常说“画中有戏,百看不厌。”“世上有,戏中有;戏里,画里。”。
清代绵竹年画春节(部分)。
《迎春图》是清代著名年画画家黄精心创作的一幅写实油画,堪称绵竹年画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绵竹县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460多个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和不同服饰的人物,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四川清代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耍等传统民间活动。
《骑马娘图》也是绵竹年画的代表作之一。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绵竹年画省级传承人胡光魁说,这张年画的木刻很老了,画的是清朝的生活场景,意思是当时的人骑自行车。但是画画的艺术家应该没见过自行车,他们是靠想象创造出来的。所以骑自行车的女士姿势很独特。
传统的绵竹年画《一位女士骑自行车的图》。
保护遗产-
年画节连续举办了18年。
把年画推回春节
年画属于民间艺人的作品。在封建社会,年画被认为是“工匠的画”,所以流传下来的年画作品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拯救民间艺术的措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有不少艺术家深入绵竹城乡,搜集、调查绵竹年画。同时,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牵头成立了绵竹年画学会和绵竹年画研究会,长期探索和收集优秀的年画。
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绵竹年画博物馆成立。绵竹年画博物馆作为官方机构,承担绵竹年画的收藏、整理、保护、传承、研究、创作、宣传和推广工作。
画家们正在创作年画。
此外,绵竹在保护传承人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四川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振宇称赞说:“绵竹对年画的保护力度很大,全国罕见。”
绵竹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绵竹年画节。绵竹年画节一般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幕,以元宵节灯笼结束。2010年,中国文联同意绵竹申请元旦图片节举办权。
今年中国(绵竹)年画节除了以往的游行活动和节日气氛外,在成都宽窄巷子设立了分会场。绵竹市副市长罗涛表示,文化旅游部批准的“年画回归春节”系列活动,使年画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业内有人认为,绵竹每年花钱举办年画节,经济效益有待商榷,但获得的社会效益毋庸置疑,让更多人记住了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全国非遗传传承人李芳芙(右)。
绵竹市政府在不遗余力营造氛围的同时,还以年画为基础在乡镇设立学习基地,培训年画职业技能,开展年画进校园活动,为今后绵竹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奠定群众基础。
如今,绵竹年画已经形成了由非遗传传承人主导,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绵竹年画保护传承体系。国家、省、市有26名不同级别的非遗传性遗传者,每年可以获得不同数额的资助。绵竹年画全国非遗传传承人李方福的孙子李德靖坦言:“没有政府支持,传统年画不好,有时候一个月卖不出去。”
产品开发-
拓展传统年画的边界,
让年画天天走
年画村是绵竹年画发展最成功的项目。7月,文化旅游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首批重点乡村旅游村名单。四川12个村进入榜单,其中年画村是德阳市唯一入选的一个。
在年画村,湖叫年画湖,路叫年画路,桥叫年画桥。绵竹年画画在所有建筑的墙上,包括农舍。有《淑女》、《二十四孝》、《三星》。
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系列。
“5.12”汶川大地震严重损毁绵竹年画。在灾后重建中,绵竹年画迎来了涅槃重生。2010年,为了更好的传承绵竹年画,将原来的射箭梯田村、大乘村、石强村合并为年画村,次年,“国家AAAA风景区”成功建立。通过年画的大规模绘画,年画村再次强化了人们对绵竹年画的印象。
此外,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绵竹年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有机结合,赋予了新的表达内容和新的时代内涵。
近年来,创意年画衍生品发展迅速,蜀绣年画、手绘年画挂历、手绘明信片、印刷年画、广告年画、木雕年画、陶瓷年画、年画服装、年画丝扇等产品层出不穷。创意年画衍生品拓展传统年画的边界,推动绵竹年画日常化、实用化、装饰化、礼品化。
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系列。
据统计,2002年绵竹年画在绵竹市的销量不到40万元,2017年达到3000多万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和制作的有1500多人。以四会斋、三彩画坊、南华宫、轩辕年画为代表的近40家年画作坊,带动了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增收致富。
但目前所有的年画衍生品都只是在其他商品上“粘贴”绵竹年画。可以说创意和创新不足,独特的文化内核尚未形成,这也是目前绵竹年画衍生品的短板。
从事年画经营多年的CPPCC绵竹人曾勇认为,年画衍生品的商业运作不应该仅仅是做产品,而应该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和做统筹。
四川重庆其他年画
夹江年画: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夹江年画一般都是木刻彩印,也有手绘的。木刻年画是用当地生产的联纸,制成粉纸作为胚纸,用木刻彩印印刷而成。木刻年画造型简单,线条粗犷,乡土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
梓潼年画:2006年入选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代表性项目名录。梓潼年画没有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出名,但风格独特。有研究者考证,梓潼年画起源于南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它是流传于梓潼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蕴含着中国文昌文化的核心理念。
梁平年画: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在绘画技法上,既继承了传统水印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四川画派的雕刻技法,又吸收了徽派和金陵画派的雕刻和配色技法,还运用了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和明暗画法,表现出粗犷浑厚的原始之美。
"
年画的复兴需要改编
现代社会的商业环境
——访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四川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振宇
记者:在现代商业环境下,年画应该如何继承和创新?
李振宇:以前传统木刻年画的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画、刻、拓印、销售分工,传承的方式是老师带徒弟。这导致年画普遍缺乏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创新能力。年画的创新不仅需要知道制作技巧,还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对日本传统工艺的调查中,我发现很多日本陶瓷传承人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的。我国也认识到了大学对非遗传的重要性。2015年,原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培训计划”,四川大学是首批院校之一。从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挑选一批新年艺术家进行培训。
现在很多年画作坊都在开发年画衍生品。但是,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系统的专业工作。不是说年画印在衣服上,是文化衬衫。开展年画系统创新实验,大学集中了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学生和各专业的老师,优势明显。
今年春节前夕,我们组织了参加四川大学元旦绘画研讨班的传承人和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师生。不到一个月,我们联合制作了动画贺岁片《回家过年》和一系列年画微信表情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
记者:在目前的背景下,如何让年画焕发青春?
李振宇:年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人民的文化消费产品。过年贴年画是我们的传统,就像吃团圆饭一样。随着当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文化转型,传统的年味逐渐淡化,年画的消费由于缺乏传统建筑的物质载体和传统年俗的文化载体而萎缩。为了复兴年画,我们必须使其符合商业运作的规律,继承与创新并举,才能回归现代公共生活。
优秀的传统木刻年画可以成为市场的高端产品,而更具创新性的适应现代消费的年画需要通过合理的市场运作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费品。年画普及不代表质量低。通过“年画回归春节”系列活动,让年画贴得新颖时尚,让家家户户都能像“福”一样贴年画。开发年画衍生品也是让更多人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慢慢喜欢上年画的好办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年画的传播渠道和模式变得多样化。鉴于此,除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多媒体技术也可以用来表达。
年画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要用信心和感情一点一点推动年画的发展,不要老想着吹糠见米。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有效整合企业、高校、传承者等力量,善于分工协作,推动年画复兴。
"
培育农村文化生态
加快推进农村振兴
赵传荣(CPPCC委员、四川省民主进步党专职副主席):近年来,我省在用文化促进农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中青年农民工外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削弱甚至消失。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对尚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部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民间文物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永远无法再生。因此,“保育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不仅是各种民间善行的文化动力,也是各种民间艺术主题的主题,可以直接体现在各种民间法规中。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艺创作方向,积极深入农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不断继承和创新,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繁荣农村文化。同时,农村群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参与者。要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与民间活动的互动、参与和娱乐,使农村文化建设更好地扎根和普及。
精神生活的丰富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加强。要积极探索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的实用振兴模式,充分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加大年画、剪纸、皮影、泥塑、竹编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培育家庭作坊、手工作坊和农村作坊,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集聚。在销售方式上,除了在景区等常规场所销售外,还要积极杠杆“互联网+”加强特色文化产品和传统工艺品的产销。反之,文化创意产品也可以保育文化生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 回归大众生活的“非遗”艺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 回归大众生活的“非遗”艺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4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