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驱动和城市转型,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中国的硅谷和全国区域经济增长极。6月20日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透露,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与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展开竞争。
业内人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从区域合作层面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发展前景和投资机遇,“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未来产业”将蓬勃发展,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定位于创建世界级的湾区
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三角洲战略经济带一样,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点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致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已从区域合作层面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表示,粤港澳地区地缘优势明显,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发达。通过区域内协调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发展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是大势所趋。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建设世界级的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将带动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形成“北京津冀、中长江经济带、南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拥有港口等突出的地理优势,海外华人、英语和葡萄牙语三大故乡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整合港口、金融、贸易和制造业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任泽平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东南发展的“起点”。结合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中心建设、区域功能转型和产业集聚、产业合作升级四大投资机遇,不仅将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还将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建宁对《经济信息日报》表示,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一盘棋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带动效应将渗透到周边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湘鄂皖等省。此外,其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经验将在未来得到推广,有利于中国更多地区的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经济约60%来自港口湾地区及其直接腹地。因此,谭致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导者,有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
任泽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建设“湾区经济”条件最好的先行区,外向度最高,内部联系日益紧密。有望在未来与上述三个世界级湾区竞争,成为国家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有望成为未来第四个世界级湾区。
目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从区位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南临东南亚和南亚,东接海峡西岸和台湾经济区,北接长江经济带,西接北部湾经济区。位置是“湾区群+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叠加。
在港口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东莞港、珠海港、惠州港、中山港、江门港等多个港口。港口年集装箱总吞吐量超过6500万标准箱;其中,2016年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前十,分别排名第三、第五、第七。
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技术创新湾区。
目前粤港澳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包括通信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端产业集群。
以广东省为例,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19857家,规模居全国第一,连续7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二,技术自给率70%,有效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全国第一。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占全国的56%。此外,粤港澳拥有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00多所普通高校和200万在校大学生、30名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一大批全球知名创新企业。
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认为,的科技创新潜力很大,未来在将会逐步壮大以此为支撑的各种创新。他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抓几把好牌”,该地区不仅在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正在形成硬件、软件和服务业的协同效应。目前,该地区科技创新企业众多,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将成为粤港澳建设世界级创新型大湾区的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除了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还有石化、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餐饮等低端产业集群。这意味着它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潜力很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粤港澳合作的深入,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该地区传统制造业将逐步向高端迈进。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大湾区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硬件、电信设备等产业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未来产业”也将蓬勃发展,规模预计达到万亿元。
一些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从大湾区现有的产业禀赋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带动的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应的投资机会也很明显。
高淳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章雷告诉《经济参考报》,大湾区将吸引大量创业企业和创新投资,更多的产业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将紧随其后。
战略互联和协调发展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实现建设世界级湾区的目标,未来需要粤港澳之间良好的协调发展机制。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由“9+2”组成,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占0.6%,经济总量占12.4%,常住人口占4.9%。
谭致远表示,要做好功能定位,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优质生活圈,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共赢;做好基础设施、生产要素、资金、通讯的互联互通;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小时或两小时的生活圈,方便人流流通,最终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整个湾区对外开放。
上述论坛发布的《创新驱动与城市转型:打造中国世界级湾区》报告指出,从区域内硬件和软件环境来看,未来应加强硬件建设,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完善货物通关。一级,方便实验设备和材料跨境通关,放宽科研经费跨境使用限制;制度方面,要制定公司注册平等待遇、准入限制、税收、就业平等待遇、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等政策。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建议,建立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加上港澳,先在开放和创新发展方面进行尝试,然后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经验,时机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相关措施和经验。
马表示,希望三地政府建立长效机制,把竞争的心态转变为合作的心态,从海外市场和全球寻找人才。在湾区建立人才引进计划,在湾区推出“绿卡”,使人才流动更加便捷。
新世界发展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郑志刚建议整合区域学术资源,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培育统一的创新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创新环境,以吸引全球人才。
1.《粤港澳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 产业规模有望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粤港澳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 产业规模有望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7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