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知识:

一、梳理要点

(a)概念

表达技巧,广义上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狭义上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的具体而特殊的艺术手法。包括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侦查手法、结构技巧等。

表达方式是文章写作中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私利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

表达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土物语(土物语)、先抑制、突出、象征、对比、经书政等。

修辞法,又称修辞法,是指对写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和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用、反问、提问、两重性、重复等。

结构技巧是指文章编排母片中运用的方法技巧。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句子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b)分类和职能

1.表达

(1)叙述

叙述的人称(第一、第二人称妙理)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的感觉,使小说看起来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容易表达感情。

第二个人说:提高文章抒情性和亲密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和自由。

叙述方式和功能

顺序:按时间(空间)顺序写,情节发展脉络清晰,层次鲜明。

历史:不是按时间顺序,而是先提出后来发生的情节或结局,然后按顺序叙述的方法。制造悬念吸引人。

插入: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个相关事件,然后继续写原来的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满。

补充叙述: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个相关事件,然后接着写原来的事件。补充解释上面的内容,对下面做什么样的交代,照顾上下文。

评书:是指叙述同时发生的两件以上的事情,弄清线索,照顾好。

(2)描写

这是通过描绘描写对象的形状、情态等向读者再现的表现方式。根据描写对象,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描写人物的性格,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时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中心。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外貌描写、态度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家具等景物、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风景,如季节变化、风雨、山川湖泊、森林砍伐等。

(3)议论

语言特征包括准确性(概念正确、公式恰当、词汇有分寸)、清晰度(论点鲜明、文章鲜明)、概括性(具体事物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简明扼要地引用事例)、生动性(某种修辞手法、论证手法、论证手法,

(4)抒情

直接抒情(直说臆想,毫无保留),间接抒情(含蓄意义,引人兴趣)。

(5)说明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清楚地表达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原因、关系、功能等。这种讲解的对象是实体性的事物,如山川、河流、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还有抽象的道理,比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2.修辞法

(1)拟人化: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动作,使事物人格化,达到生动的效果。

(2)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地描述事物,说明道理。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

(4)对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加强语势,优于抒情。

(5)大邱:形式整齐,音韵协调,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6)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的抒情,富有感染力。

(7)问题:扪心自问,吸引注意力,启发思想。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的抒情。

3.表达手法

小说的表现手法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次上,根据小说故事发展的叙述和叙述者的人称,可以分为多种。反映在小说创作环境、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有关怀、伏笔、悬念、突然、压抑、对比、各种描写方式等。

(1)联想、想象力

联想将一个事物与相关的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或者将事物中相似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形成典型。想象力是以人们已有的材料和观念为基础,经过联想、推理、分析、综合,创造新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性格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生动感人,增加艺术感染力。

(2)象征

通过具体的、容易联想的具体形象表达相似或相似特征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第一个作用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使句子更含蓄,运用眼前的东西,打着深意,引起兴趣。(莎士比亚)。

(3)比较(对比)

/p>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4)衬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5)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6)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作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

(8)白描

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9)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11)直抒胸臆

即直接抒情,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5)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具体还包括以动衬静和以静衬动。

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

(16)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8)点面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19)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4.结构技巧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二、方法点拨

(一)考查题型

1.对文中某段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2.本文的语言很优美,请结合某段作简要赏析。

3.就小说运用的一种写法作简要赏析。

4.某段多处运用××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5.选文某段运用了××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解题技巧

1.熟悉题型,掌握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

中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做到“两个结合”

解答表达技巧题时,一要做到和小说的主题、情节、形象、环境相结合;二要做到和语言相结合。

表达技巧是为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因此在解答艺术技巧内容上的作用时应该遵循以上两个原则。

3.按照“三个步骤”

三个步骤是:确定技巧→具体阐释→简述好处。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作用)。

4.从“四个角度”切入

四个角度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安排。

对于表达技巧类题目,一般先从语言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切入,特别是题干这样提问时: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然后考虑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而“结构安排”和“表现手法”一般会在题干要求中有所提示。

考点:辨识和理解小说中所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并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品味和赏析。

重难点:准确和全面地赏析具体语句或文段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易错点:对具体文段所用表达技巧把握不准不全,赏析不当。

题模一:大角度设题

例1.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就小说运用的一种写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对比。小说中两个人物品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善美的赞颂和恶丑的鞭挞。或美丽与荒凉的景象进行对比,说明心怀贪念和嫉妒的人,看不到世间的美丽风景,平静淡泊的人,则可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示例二:情节逆转(或突转)。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异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心理体验,发人深思;引发读者对靠窗病人关于窗外情景描述的回顾与再认识;对贪念与冷酷给予无情鞭挞。

示例三:细膩的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自身的心理矛盾冲突,呈现其由欲念到恶念的心理变化过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此题没有限定具体的答题角度,属于大角度设题,可以结合文中所运用的任意一种手法进行分析即可,例如表现手法中的对比、表达方式中的描写等。注意答题的步骤:手法技巧+内容分析+效果。

题模二:小角度设题

例1.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的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帐。

(选自《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格局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桥修成后小清河驯顺、柔顺的情形,突出了新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②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表现哥听到弟为留名花那么多钱时的不理解、震惊、心痛、表现出弟的做法对哥的打击之大、伤害之深。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题干明确限定了答题的角度,属于小角度设题。要注意按照要求分别从修辞和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②是神态和动作描写,联系全文,联系句意可做以下赏析。注意答题步骤是表达技巧+内容分析+效果。

1.《【初中生如何写小说作文教学】中考汉语阅读理解的主题说明:小说写作技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初中生如何写小说作文教学】中考汉语阅读理解的主题说明:小说写作技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2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