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审美名言】青年马克思教给我们的三个审美规律

说到马克思,我们经常想到的是背他对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领域的贡献和政治考试前不想死的哲学原理。很少想到他与艺术和审美有什么联系。

的确,如果我们翻开浩瀚的人类美学史,马克思的名字很少被提及,远不如休谟、康德和黑格尔的“聚会”。一方面他确实没有专门在这门课上写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这部分观点太“接地气”造成的。

但是马克思同志是当年BBC选出的“千年第一思想家”,他不仅用实力碾压爱因斯坦和牛顿,还轻打康德和尼采。如此光洁、受欢迎的思想家怎么能不给群众留下关于欣赏美学的重要指示呢!

BBC全球投票被列入“千年思想家”最终名单,马克思同志称霸群雄。

事实上,马克思在艺术和美学领域也有很多观点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他青年时代完成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作品上。

最近安静上映的电影《青年马克思》包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界人气CP》共同完成《神圣家族》的过程,以及对《辅助界女神》珍妮给的《凤贞》这一普通副标题《批评的批评》的批评。

电影《青年马克思》剧照出自共产主义三叉戟的视线。

作品具有“杠精”属性,但年轻时的马克思确实也喜欢争吵,但他对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看法非常牢固,甚至过于踏实。

最能概括他美学思想的是著名的名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这句话没有明确的来源,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中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在马克思时代,这句话实际上在现实中发挥了它的威力。(大卫亚设)。

青年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动物只能按照自己所属物种的尺度来建设,人知道用什么尺度来生产,所以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劳动创造了美丽”。

按照这个道理,我们每天上班的工作是创造美和享受美。应该是很幸福的事。(莎士比亚)。

但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感受不到这种幸福。

下班后瘫坐在沙发上似乎更漂亮,上班时要应对的也往往不觉得漂亮。

青年马克思认为这是“异化劳动”的原因。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不能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所长。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被资本奴役了。

下定决心,捅了老马。

按照这个原理,我们会有一种不喜欢上班,认为上班不是“美”的感觉,都要怪“万恶的资本主义”。

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对近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后来发生的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运动、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建构主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

电影《青年马克思》中,从头到尾都是政治主题,但也出现了探索艺术品位的插曲。

马克思访问无政府主义先驱普鲁东的那段片段中出现了法国现实主义绘画中的Gustav Kurbera这个角色,情节中似乎有讽刺说“文艺复兴三杰”犯了脱离群众的错误。间接确认库尔贝是有思想觉悟的艺术家。

库尔贝是《青年马克思》里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他以后会讲他的故事。

马克思主义美学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纲领中还隐藏着什么有效的欣赏原则?

综上所述,有三件事。

鉴赏能力有高低之分,要看对实践的参与度

艺术价值有高低,要看时代的冶炼程度

审美眼光有高低之分,要看对需求的超越程度

1.鉴赏能力高低,要看对实践的参与度

“劳动创造了美”,但不是“所有劳动都能创造美。”也就是说,“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东西才是美”。因此,学习“美的规律”正是我们提高欣赏水平的关键。

马克思说:“在没有乐感的耳朵里,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就是对主体欣赏能力的要求。美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因此参与实践是提高最有效的欣赏能力的方法。

如果耳朵缺乏音乐感,就学习吧。

一件乐器应该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的眼睛缺乏对比例协调性的敏感度,那么上几节素描课或许能让你茅塞顿开。

2. 艺术价值有高低,要看对时代的提炼度

“艺术源于生活”,意思就是说艺术的创作是来自于社会实践,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只有对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进行准确的提炼,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

恩格斯曾经在给一位女作家的信中批评她的作品没有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不是理想的作品。可见,对时代的提炼度是我们判断一个艺术品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

很多人不清楚《蒙娜丽莎》究竟好在哪里,假如诞生在今天还是不是伟大的作品。

如果能够认清时代特征,你就会明白,《蒙娜丽莎》的伟大必须以它诞生于文艺复兴时代为前提,如果创作于当代社会,只能算是优秀的“行画”。因为数学比例法则的使用和幻觉主义所采用的透视法都不是当今的“典型环境”,一个嫁入地方豪强贵族的女子也不是当今的“典型人物”。

因此,要正确判断艺术作品的质量,学好历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 审美眼光有高低,要看对需求的超越度

“艺术高于生活”,不仅是上面所提到的对时代提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包含了对美感的非功力性要求。

马克思说“美感是一种超乎实用功利的感觉,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精神感觉”,这句话和康德那句著名的“美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差不多的意思,都表达了纯粹的美感应当超越实用性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在身上过分堆砌珠宝首饰和醒目的名牌logo,很容易给人一种粗俗的感觉,原因就是这种装饰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那就是告诉周围的人“我很有钱你们快来舔”……

巴洛克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之所以远不及古典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装饰过剩所带来的过强的“目的性”。

以上就是我们从青年马克思的美学观点中总结出的3条审美法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马克思是“千年一哥”,但他的理论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过度推崇现实主义,几乎全盘否定观念艺术等等。

或许也是这些原因,导致他在晚年放弃了其中一部分论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后艺术”的时代,因为早在杜尚把小便池带进博物馆之后就有人断言艺术已经被终结掉了。恐怕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人们才觉得艺术是一个枯燥而老旧的词汇。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源于生活而低于生活”的不知道该怎么去称呼的东西,我们靠这些东西来消遣和娱乐。

人们在工作之余的精神生活比从前任何时代都要更匮乏,因为这种精神生活的内容往往比物质追求更粗俗,还不如挣钱来得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说,这些消遣和娱乐的方式是“低于生活”的。

在这样一个“后艺术”的时代里,或许只有挣脱“异化劳动”的沉重枷锁,才能使我们找回青年马克思所说的那种作为人的“本质力量”,那种“自由而自觉的活动”。

因此,请务必尽你所能,去找到一份你真正喜爱的工作和事业。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

1.《【审美名言】青年马克思教给我们的三个审美规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审美名言】青年马克思教给我们的三个审美规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45967.html

上一篇

【关于微笑名言】泰戈尔是乐观豁达的名言,让很多人不再悲伤,不再悲伤!

下一篇

【感恩的名人名言英语】在英语会话中鼓励英语,每天知道12句感谢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莎士比亚)。

【审美名言】时事文化大会资料的名言和警句篇。

【审美名言】时事文化大会资料的名言和警句篇。

审美名言相关介绍,时事文化大会资料的名言和警句篇。 名言警句包括对自然的审美, 对家国的责任, 还有对人生的思考。 适当引用名言警句, 可以增加文章文采。 提高作文的分数……。 树立理想意志的名言警句 一个人的价值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