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
只有把人的尊严赋予你所创造的产品,你才会从根本上重视质量,才会从每一个微小的环节去防范,这样质量的提升才能从整体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质量是价值和尊严的起点,也是公司的命脉。郭台铭经常讲“99.99”的哲学,就是质量要精准,精准,精准。就像黄金的纯度,即使不到100%,也要达到99.99%。
“四个9”的解释有好几个版本,其中郭台铭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我手里拿着的是日本松下公司生产的白板笔,制作精巧,手感很好,写出来的字很流畅。如果富士康也想做白板笔,可能只需要一年就能达到松下白板笔90%的准确率,但是要比一年时间达到99.99%要长得多。
再比如国产的录像机。与日本制造的相机相比,外观相似,但功能相差甚远。不过可能要5年,从99.9%到99.99%,可能要10年甚至更久。
& ltsection style = " background-position:0% 0%;边框半径:0px边框:3px rgb(29,29,29);边框图像:无;宽度:100%;垂直对齐:顶部;显示:内嵌块;框尺寸:边框;背景图像:无;"99.69%;"="" 640?wx_fmt='png "/>
一个
换句话说,质量是产品整个制造过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是一个人态度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你做事时所持的心态将决定品质的最终结果。
为什么质量是管理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活动?
零缺陷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QC)(物理层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品,产品是大量的技术活动,采用了大量的控制手段,如检验、检验、审核、评价等。但显然不可能谈产品和技术。
在第二阶段(QA),我们经常会发现问题或偏差,这是由于工作不规范、流程和标准不明确造成的。此时,我们需要一些保证系统来保证我们的质量,包括标准、流程、系统和标准操作程序。但即使这样做了,我们发现工作中还是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们以开车为例,给大家一个形象对比。
开车的时候会看到各种表盘。为什么要看各种表盘?其实我就是想随时了解一下我们车的状况。表盘相当于QC(所有的检查、检验、审核、评价都只是C),但是不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有用吗?(比如当表盘告诉你加油,你却不加;当表盘告诉你你超速了,你就是不在乎怎么开。)当你不用的时候,它什么都不是。
交通规则(红绿灯、限行、限号、限速、警察等。)相当于QA(各种系统等。).问:当你走路时,你会在红灯前停下来吗?中国式过马路是“看情况”的意思吧?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有很多外国人。有些外国人刚到北京看不懂红绿灯(因为人在走红灯绿灯,刚开始只能傻站在那里。)当有人告诉他中国的红绿灯有时候只是参考,他们走的比我们好。表面上是红绿灯问题,其实背后是文化问题。现在不管你听说过各种交通事故还是亲眼见过,有多少是设备问题造成的?大多是司机无视各种交通法规造成的。
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所有的制度标准都很完善,但一切都还可以。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关键是看谁来执行。如果我们的思维和态度有问题,那就没用了。所以要把人性的原则放进去。质量的本质在于人,这是一个管理问题。这是第三阶段(QM)(人文层面)。传统上物理和实际方面都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是典型的以材料为基础的管理。要回归人本管理。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归责任主体。其实责任的主体是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2
有一句俏皮话是这么说的,“举起锤子,眼里全是钉子。”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就像锤子一样。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控制、评估和监督,我们使用了更好的工具和更多的技术。就像是为我们眼中的大钉子选择了更大的锤子。越是把管理当成技术活,就越是会用到各种管理工具,会用到越来越多的大锤。
如果你把质量当成钉子,你的墙上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洞。就好像你设置的返工区域越多,可能出现的产品问题就越多。因为大家无论如何都会认为有返工区(我们接受第一次做对是绝对不可能的前提,所以我们返工是必然的),错了会有人帮我纠正。结果,每一方都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导致PONC越来越大。
如果你把质量管理当成一项技术活动,你就把质量的责任转移到了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身上。其实质量的责任首先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
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在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实践中,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不断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在此背景下,应从质量意识和责任两个方面探究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产品导向型的公司,质量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未来能否获得竞争力。质量不能屈服于成本,质量也不能屈服于进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质量是企业业务发展中不可妥协的事情,因为它不仅影响一个品牌的形象,也影响一个企业的尊严。尊严是形象、信誉、信心、力量的组合,也是保持独立人格的一道防线。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所以,只有赋予你所创造的产品以人的尊严,你才会从根本上注重质量,才会从每一个微小的环节上防止细微的延迟,从而从整体上大幅提升质量。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对于产品来说,要么是100分,要么是0分。”虽然简单,但在今天仍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品质,不妥协,关乎尊严。
一个
目标
一个
文章来源
网络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微信官方账号同意他的观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但由于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实原作者,所以仅注明转载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以确保您的权益!
丽芙·舍
要点
1.《不可妥协 【定律】为什么说质量,不可妥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可妥协 【定律】为什么说质量,不可妥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7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