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戏曲、舞剧、话剧、网络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休闲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回想起来,在交通不便、信息贫乏、图像稀缺的时候,人们是如何度过一天宝贵的闲暇时光的?也许,一场戏剧表演,一部戏剧,一个对“光影”的追求,一篇好的报纸文章,就足以慰藉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十字街,江淮大剧院,合肥剧院,这些曾经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无数合肥人的文化记忆,总会回想起,觉得温暖。光影享受原来的光影。苏州路20号位于合肥市区,一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为安徽省立医院;一端是步行街,是购物和娱乐的地方。每天都有无数人匆匆而过。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脚下的土地,曾经记录了合肥“光影”的记忆,见证了合肥乃至安徽电影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合肥街头有着悠久的“光影”历史,传统的皮影戏和灯笼可以算是电影最早的雏形。这位90岁的老人应该已经去世了。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常背诵年轻时在十字街看皮影戏的快乐。“坐在金斗河上,看着一幅白帘,一小张纸影戏人间,耳畔全是地方曲调。在没有电影和电视的时代,这是父亲最享受的闲暇。”老人的孙子小曾说,在20世纪90年代,全家人去南京旅游,晚上游览秦淮河。有一次老人很开心,一遍又一遍地叹息:“这有一种时时刻刻的味道。”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发展到顶峰。当时,皮影戏在泸州市也很流行。农村城镇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几个皮影戏班在一个晚上同时唱给台湾听是很常见的。以前的十字街,现在的苏杭路和淮河路的交叉口,在古鲁州市很热闹。经常有各种戏曲团成立唱歌,其中不乏皮影戏班。十字街有一出皮影戏《战太平》,表演精彩,充满韵味,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经常被提起。当时,元宵在泸州市也很流行。但它是节日的“玩具”,只能在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节、中秋节才能看到。和皮影戏一样,马灯也是一种图像投影游戏。平时一群小朋友表演,唱歌,跳舞,演绎古代快乐战场的故事。”过去,在灯火通明的袁宵夜里,从十字街望到鼓楼,各种灯笼一起上街,打龙灯、舞狮、踩高跷、打‘旱船’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灯笼。”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生说。第一次追求“光影世界”如果说皮影戏和灯笼是最“原始”的光影享受,那么合肥人最早接触电影,就体现在1925年夏天光影构建的“梦幻世界”中。安徽省立医院的前身是教会医院。有一个美国院长柯普仁,在他的草坪上放映了一部黑白无声电影,讲述了美国西部的开垦故事。几年后,医院附近建起了游乐园,每天晚上都有露天电影上映。泸州人终于进入电影界。别看今天苏州路20号一带熙熙攘攘,解放前是偏远地区,人烟稀少,露天电影生意惨淡,不到半年就倒闭了。李云生查阅了《合肥电影志》,并介绍了几部《光影回忆》:1936年2月15日,淮安新安少儿旅行团经合肥前往潮汕路,并出售门票放映《1月28日战地照》等抗日宣传片;1943年12月至1945年7月,侵华日军占领合肥期间,在合肥市钱洁街的建国小学空场先后放映了《海上大观园》、《灵波仙子》、《伟大的东亚战争现实》等影片。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以革命烈士命名的点点小学。1935年,它是第一所在学校操场上放映电影《春之歌》的学校。1946年,合肥终于有了第一家电影院——飞光店电影院,它先搬到了前街永关巷的王嘉大院,然后搬到了县桥以西赵前胡巷封闭的安徽大剧院。电影院不大,礼堂最多能容纳800多人。座位是长凳,有些人坐在上面会嘎吱作响。80岁的张德荣小时候去过胖光电电影院。他已经很长时间不记得放映的电影了。他只记得电影院有烟。人们一边看剧一边抽烟喝茶吃瓜子,突然就“坏了”。当时电影院自己供电,不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飞光影院还是很受欢迎的,上映当天总是人潮涌动。那些老片子给泸州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电影院外“香烟与洋火”的呐喊,成了一代泸州人难忘的回忆。后来合肥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全盛时期有27家。解放后的第一家电影院——解放电影院,合肥第一家官方放映站,后来的创新电影院——都在苏州路20号附近。苏州路,今天的商业街,曾经和电影并驾齐驱。安徽电影业从这里“走出”苏州路20号。“业主”是安徽电影制片厂,1983年正式命名。"其实早在1958年春天,安徽电影制片厂就宣布成立了."李云生介绍说,原工作室的摄影基地设在东圃水库南岸,占地200多亩,是今天苏州路20号无法比拟的。当时,工厂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设备,包括导演组、摄影部和演员剧团,以及录音车间和显影车间等专业化生产场所。这是一个中型综合工作室,能够独立制作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和故事片。1962年8月,安徽电影制片厂首部独立故事片《雪与大别山》获奖。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虽然最初的安徽电影制片厂规模很小,但它有一批自己的专业演员,其中一些人得到了北京、上海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支持”,包括熟悉的石、黄祖莫、、陈立中。同时,安徽电影制片厂还培养了一大批地方电影工作者,从省文化系统抽调了一些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了一批知青,分批分阶段送到上海、北京学习。“最有意思的是演员剧团,很多也是从北京、上海、八一等片场‘动员’过来的。在那激情四射的岁月里,很多年轻貌美的演员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了像江淮之间这个小县城一样的省会城市。”1963年国民经济改革,安徽电影制片厂“下马”,1983年又“上线”,之后拍摄《野母》《剑归》等正片。还有《女徐》等在全国影响很大的电影,都来自苏州路20号。戏曲与爱情故事前“王”江淮大剧院从淮河路步行街往西走,100多米外有一栋琉璃瓦屋顶的建筑,乍一看颇有“戏楼”的“味道”。这就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江淮大剧院,曾经的“合皖第一”、“华东最负盛名的剧院”、“安徽人的骄傲”。据合肥记载,江淮大剧院于1953年破土动工,1954年12月26日竣工使用。它是安徽省第一座具有民族古典建筑风格的大型剧院,由国家在合肥解放后投资兴建,建筑面积3590平方米。江淮大剧院建成后,在合肥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市民去那里了解情况。75岁的翟军也去了。“真气人,像座宫殿。屋顶是琉璃瓦,阳光灿烂。剧院上下两层,都是软椅座。屋顶有很多灯,高度很美。”更让合肥人好奇的是,江淮大剧院的厕所也配有抽水马桶,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少见的。"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甚至不敢拉抽绳."李云生转述了他听到的轶事。解放初期,合肥的戏曲文化蓬勃发展,以京剧、小刀戏、曲艺和新兴群众戏剧为主导的戏曲舞台适应了人们对新文化的渴望。当时合肥的面积还很小。如今,环路外的边界是一片乡村荒野。每逢节日或婚礼,民间的“曹太队”往往会搭起一个舞台来唱歌。宏伟的江淮大剧院建成后,去那里看大戏成了很多合肥戏曲爱好者的梦想。江淮大剧院真的很“有竞争力”,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春香传》首映式也在这里,已经连续演出40场,爆满,在合肥引起轰动。此外,梅兰芳、荀慧生、佟湘玲、常香玉、辛诺雄、侯等艺术家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艺术形象。很多“老合肥”还在讲“偶像化的历史”,这和江淮大剧院也有很大关系。1982年,电视剧《西游记》遭受重创,唐僧、孙武空、猪八戒、沙僧等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与观众,尤其是孩子有密切的接触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为了满足合肥市民的“偶像化梦想”,江淮大剧院特意策划并邀请《西游记》剧组表演,一时间像一个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城市,成为合肥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焦点和欢乐。80年代安徽大剧院建成,江淮大剧院部分功能被取代,逐渐被冷落。然而,合肥人的文化生活在2010年发生了变化。2010年1月正式开业的合肥大剧院受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委托,立即在合肥上演了无数场高质量、高雅的文化艺术表演,在家观看演出成为许多家庭文化生活的“家常菜”。自2015年以来,合肥掀起了“文化礼遇,全民享受”的演出,引起了热烈反响,影响深远。超低的票价和高端的享受,连续四年为市民提供了“文化盛宴”。业余戏剧舞台迎来了“春天”。解放初期,合肥有几家剧院。遥远的地方,靠近江淮大戏院,老城政府西边,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瑰宝,先后诞生了新民剧院、新市生戏剧社、合肥剧院。早在清代,就是供奉天后宫的寺庙,是合肥古代戏曲表演场所之一。不知天后宫何时消失。徽州人方宇春在原址上建了一个剧场,在北京和惠州组织了两个班的唱戏,上演了“孟获七擒”、“八阵”、“八达岭”等传统徽剧。方宇春的剧场只维持了几年。1948年,董、等人集资兴建了新民大剧院,并在那里演唱京剧。新民大剧院极其简陋,土坯墙,稻草顶,但这并不妨碍合肥京剧爱好者对它的喜爱,每天观众总是人满为患。关于新民大剧院的记忆,很多“老合肥”印象最深的是“家园班”,这是一个以表演京剧为主的民间专业剧团,经常在新民大剧院演出。李云生介绍说,合肥解放后,“家班”由军管会接管,改名为“新生活剧社”,由仍在唱黄梅戏的王少舫任社长。1950年,王少舫正式改唱黄梅戏。他走后不久,新生石剧社更名为新民京剧团,后归国家所有,更名为合肥京剧团。演出地点还是在新民大剧院。1954年,新民大剧院大厅倾斜,经市政府批准拆除重建。同年11月,新剧院建成,命名为“合肥剧院”,是合肥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大型剧院,专门用于京剧排练和演出。五六十年代娱乐活动稀少,很多市民闲暇时喜欢去合肥剧院。“合肥剧院的内部设施当时确实很完善。舞台上配备了一个面幕、一个天篷、两个幕布、一个腰幕、一个天幕、一个侧幕等。习惯了简单剧场的合肥粉丝,面对的是雄伟的合肥剧场。坐在舒适的座位上,听着扬声器里的歌声,他们非常喜欢。”原合肥市文化中心主任刘浩回忆说,解放初期,合肥市有两个剧院,一个是位于老东区双井巷的“平民剧院”;另一个是东门外凤凰桥前街的“人民剧场”。1949年,合肥进行了戏曲改革。短短两年间,各大影院上演了《小仓山》《红娘》《三世仇人》《沂水曲》《相和记》《洞庭英雄》《木兰从军》等40余部新剧,并改编了《渔杀家》《四郎妈妈》《宋武》《潘金莲》等。与此同时,合肥的群众剧也在蓬勃发展。1949年,合肥业余话剧团成立,次年又创作编排了《夜店》《李闯王》《美国皇帝的暴行》三部剧,每部演出都极受欢迎,深受合肥市民欢迎。这期间,皖北师范学校文艺班还排练了《唐棣之花》、《大渡河》、《十六枪》等十余部剧目。此外,还有在合肥业余话剧舞台上演的《远野》、《恨贫》、《飞向祖国》等剧目。合肥文化中心为了方便业余演出,在淮河路开了露天剧场,建了小剧场。工人文化宫和区文化馆也有自己的小剧场。到了60年代,全市有20个业余戏剧团,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文义六十年》报纸记载,在图像稀缺的时代,阅读文学也是合肥休闲时间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报纸和图书馆非常受欢迎。合肥的第一份报纸可以追溯到1924年。与今天的报纸不同,当时的大多数报纸是由人民经营的。一个房间,几个进步人士和一个报社诞生了。短短几年间,合肥出现了十几家报纸,尤其是抗战胜利后,连外国报纸都来这里设立“记者站”。几十年来,合肥人的休闲文化生活离不开每天关注合肥重大事件的报纸。有陪伴合肥人60多年的《合肥晚报》,有安徽省出版的第一份城市晨报《江淮晨报》,为无数合肥人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滋润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能在报纸上发一篇稿子,一直被跳舞写字的人视为最幸福的事,很多人还保留着出版的报纸,这也是他们最自吹自擂的事。图书馆还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的文化记忆。据记载,民国12年冬,中和局从泸州府祭祀文庙的余款中拨出3000元,在今徽州路与安庆路交汇处的上街楼街创办了合肥县李中和图书馆。这是合肥第一个真正的公共图书馆,当时选择性地向公众开放。然而直到解放前,合肥都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合肥解放不久,皖北合肥图书馆建成,之后安徽图书馆建在小窑金公园西侧。1958年合肥图书馆建成,当时藏书已达十万册。20世纪80年代是合肥公共图书馆最辉煌的时代,一股全民阅读的浪潮席卷合肥。闲暇时去图书馆“找”书是合肥人最喜欢的事情。“70后”陈楠,还能记得小时候周末和父亲去图书馆的场景。“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台上有一个木盒,里面有一大叠卡片,是图书记录卡。借款人只要把信息告诉管理员,他们就会从相应的书架上找出来。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这些图书馆员很厉害,脑子里有一整个图书馆。”李云生说,当时淮河路社的院子里也有一个儿童阅览室。据说有近五万本书,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但很遗憾它并没有存在很久。如今,在新媒体时代,电子阅读已经取代了纸质书。回忆起以前手里看书的日子,总觉得心满意足,暖暖的。
1.《凌波仙子电视剧 文化休闲中的合肥记忆:看皮影戏、走马灯、电影、话剧、报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凌波仙子电视剧 文化休闲中的合肥记忆:看皮影戏、走马灯、电影、话剧、报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7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