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换上黑色夹克,穿上白色共和国长袍。在舞台上,他时不时地演奏口琴、手风琴和吉他。他皱起眉头,闭上眼睛,摇摇头,跟着节奏跺脚,用多变的语气唱着汕头南澳方言的原曲。
他就是“玩具总动员”的主唱李,这是一个用南澳方言演唱的乐队。乐队里的人都叫他“小李”。
“每次听到好听的声音都会很激动!”李记得小时候总喜欢把碗扫到地上,听到碗碎了就笑。后来我妈没办法,只好把瓷碗换成塑料碗。
13岁时,李得知学校新招聘的美术老师会弹吉他,于是在炎热的夏天骑自行车去看望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人生第一音阶,开始真正接触音乐。
李喜欢坐在南澳岛的码头上,想象海的另一边。15岁乘内河轮渡,到广东艺术师范学校读书。他对一切都很好奇。最让他好奇的是,他同学把“上厕所”叫做“唱歌”。突发奇想,他和几个同学在厕所举行了他们的第一场演唱会,歌曲《在通往祝福的路上》一度成为校歌。
这次演唱会让李找回了自信,也认识了现在的“玩具船长”乐队的吉他手。他们在广州番禺罗晓村的一所租来的房子里谈论着他们童年的梦想,这导致了“玩具船长”乐队的诞生。
“玩具代表童年,队长代表梦想。”李解释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船长,带领人们进行探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压力的增加,童年的梦想逐渐变成了一种空的谈资。《玩具船长》的初衷是让人重拾儿时的梦想。
“玩具船长”乐队成立后,李、、开始在大学里整理自己的作品,挑选了一些作品,录制了一个DEMO(样张唱片)-“外宾”,送给各大演出机构。“唱片是音乐家的名片,靠它联系社会演出机构。”李对说道。
唱片发出后不久,广州“酒窝”酒馆邀请乐队演出。乐队第一次在他们租来的房子的屋顶上表演,为酒吧的公共音乐会做准备。李回忆说,乐队成立初期,设备和资金都很紧张。他用借来的乐器表演,用练琴和聊天室专用麦录唱片,表演报酬很少。但他乐在其中,一边表演一边攒钱买乐器。
在随后的演出中,他们的音乐吸引了舒克和小刀。2010年乐队阵容固定:李主唱,拉手风琴、吉他、口琴,吉他手,贝斯手周一负责打击乐刀。2012年,该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大岛上的咸味真好》,其中11首潮汕方言歌曲由李作曲。
“玩具船长”乐队的成员来自江门、广州和云南,只有李来自潮汕。他之所以选择用潮汕南澳方言弹歌,是因为在周一和小岛加入乐队之前,他有一批潮汕方言的作品,有一定的演唱度。
李坦言,早期使用潮汕方言纯粹是为了好玩,但他发现越挖越有意思。它凝聚了潮汕先民的智慧,是潮汕人的根。乐队成员也感受到潮汕文化的新鲜和可挖掘性,并一直鼓励李深入挖掘,找出根源。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的人看到家乡文化的美丽。
他补充说,潮汕方言只是为创作增添色彩的内容的一部分,他们想以一种欢快、乐观、诗意的状态向大家呈现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
专辑发行后,社会反响远超“玩具船长”乐队的预期:专辑断货,发行重印。他们很快被全国各地的歌迷所熟知,并收到了许多大型音乐节的邀请。小刀说:“小船‘玩具船长’已经从这张专辑启航了。”
2016年11月22日,明星外星音乐旗下品牌六珍音乐“玩具船长”乐队创作的第二张专辑《青春影楼》实体专辑在内地发行。时隔四年,玩具船长再次启程。
“青年照相馆包含了‘玩具船长’四年来的想法和努力。”李对说道。
打开专辑,可以看到四人演奏乐器的复古专辑封套,还有乐队写给粉丝的私人信件。还有家书,华侨和老招牌的拼贴画,老印刷工打出来的英文歌词,乐队创作的笔记。“这就像一个贯穿历史长河的小博物馆。”李这样形容。
沿海网热点文章推荐:
1.《李奕 迷笛│李奕瀚:“玩具船长”的音乐航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奕 迷笛│李奕瀚:“玩具船长”的音乐航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1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