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
很多人评论姜文的电影,狂野不羁的风格总是让人高度兴奋。这一次,为了让肾脏行走更生动,姜文干脆在《邪不压正》里给大家看了一个福尔马林泡过的肾脏。这个原本健康的肾脏的主人,竟然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在被协和医院院长砍掉后不久,梁启超就把鹤带到了西方。在电影中,李天然以这个肾发誓,成为了一名产科医生。之后,我们看到了许晴五彩缤纷的身体,彭于晏·于晏像健身教练一样裸奔,武术和枪战,以及随时都会上演的激烈口斗。
这些类似于《一步之遥》,很多人会一起讨论这两部姜文电影。作者认为,《一步之遥》通过明显脱离故事逻辑的情节打破了观众对完整故事的神话,用戏仿撕裂了自己编织的故事,解构了正常的观看和表演关系。比如《一步之遥》开头致敬《教父》的场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教父》的翻版。还有红磨坊歌舞秀,卓别林,文明剧和话剧,百老汇音乐剧,海派青口,甚至可以看到具体的和轻微的春晚。甚至各个国家发来的贺电和选定的电话都是恶搞式的念出来。观众除了微笑,找不到任何批评的理由。吴柳用马拍下杀死闫妍英的过程,也是一种戏仿。一方面让观众真正回到了那个时代的电影状态。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影射了马走天的悲剧是人为的悲剧。在这场悲剧中没有人比他更高贵,因为这不是电影想要传达的价值。电影想告诉你的是,你看到的只是电影。说得更直白一点:都是假的,是葛优主演的喜剧。这种有意分离的效果不仅引入了更多的笑料(因为影片整体戏剧性的基调,这类笑料的插入并不生硬),还不断地将影片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悬置起来,最终让观众不怀疑影片最终会在福建土楼的夜幕降临,而是欣然接受。姜文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观众置于一种整体戏仿的氛围中,用夸张戏谑的表演告诉你:这是一种表演,不是假的。我也不想在影片中传达任何教育意义。我只是想让你开心,让你看到世俗之外梦想的维度。
一步之遥
如果用更专业的术语称戏仿为分离,那么分离理论就是布莱希特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表演方式”等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推动“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剧。“亚里士多德传统”是指遵循戏剧结构中情节的统一,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完全的统一等。,并主张艺术作品要模仿得生动,让人觉得如果《一步之遥》中的戏仿和分合手法有一些无厘头的影子,那么分合效果就运用到了极致,不留痕迹,这是因为影片有故事蓝本,也就是张北海的小说《夏音》。由于小说作为整体框架,对电影的无厘头戏仿就成了一种暗语,沉入了电影汹涌澎湃的叙事之中。观众需要其他领域的常识才能理解。比如著名编剧史航饰演的潘公,总共才认识五个字,却自称是著名影评人。
戏仿或别离的运用被暗暗认为是姜文的一种叙事策略,将熟悉与不寻常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目的是让人从相似中思考不同,进而表现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荒诞,符合电影的整体气质!
让观众感到分离的是电影的配乐。姜文电影里音乐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音乐有的和剧情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看剧情听音乐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他们总是让你意识到这只是一部电影,是导演创作的一件艺术品。看民国时期的影像和故事,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支华尔兹》,帕瓦罗蒂的《男高音》,格里格的《珀金》,一方面让你觉得和电影画面有了联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一次次地从故事画面转移到更高的艺术享受氛围。
尖锐荒谬的同情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总裁论坛上,姜文回答了一位西方导演关于《鬼子来了》的喜剧感,他说:“荒诞只有在观察超出表面的时候才能被发现,但这种事情全世界都存在。无论是战争还是非战争……总有荒谬之处。我很庆幸自己在创作中能接触和触摸到一些荒诞的东西。因为荒诞不荒诞,是接近本质的东西,见于《阳光灿烂,一步之遥,邪不压正》。说白了,我拍戏四年了,一直在找这个。”“只有在荒诞感上,观众才会对影片的丑陋和不公表示敬意,对卑微的人也有同感。”可见姜文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从来都是清醒的,自觉的,绝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只是激素喷溅。因为现实生活是荒诞的,走马日从一个人人见人爱变成了一个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掉下雨来换取的受气包,一个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的通缉犯,一匹到处混着腿的马;做了20年生意的蓝青峰,突然从一个什么都响应的革命者,变得无法理解时局的变化。他被汉奸和日本人封在墙里,被迫出卖养子,最后沦落到被吊死,被拔掉所有牙齿。所谓的人生轨迹不过是一团乱麻,是一个毫无头绪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所有遇到它的人措手不及,把一个有身份的人还原成一个没有任何依恋的个体,独自面对不可理解的世界。这是姜文电影的人文维度,体现了电影的悲剧。但是姜文总能把这段悲惨的经历变成一门大家都能理解的笑艺。你知道被杀的都是革命人士,但仍然不影响在姜文创造的光影中持续的兴奋体验,因为你一直知道这只是一部电影。
邪不压正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两部电影对本质的荒诞探索都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邪不压正》中,我们看到了长得很像的朱乾隆和朱元璋的画像。蓝青峰让朱乾隆笑的时候,朱乾隆很认真很自然的流了两行泪说:“祖上看,我就看。”《庄》中的和声,除了对电影本身的调侃和隐喻外,由于这些明星的意识,也会调侃电影之外真实人物的关系。之后朱乾隆、蓝青峰通过写日记嘲讽蒋介石,曹雪芹在不同的房间、不同的地方写《红楼梦》。根本一郎教了《论语》,根本一郎一本正经地把日本皇军认证的汉奸名单交给蓝青峰,然后让手下射杀蓝青峰的眼线人力车夫。他也被中国军警描述为叛徒。唐凤仪抱着李天然说冰河世纪又来了,他自己买下了小岛。事实上,整个故事是建立在李天然能逃过子弹的前提下的。是主体面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感受到它的荒诞、陌生、陌陌陌和异己,却未能把握和改变这种虚假、荒诞和荒诞,所体验到的一种巨大的震撼和虚无。也可能是他以对美的追求和对荒诞事物的否定积极面对荒诞和虚无,从而增强了他与美的比较。它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提出的。在他看来,认识到生活的荒谬,继续活着,更能显示一个人的伟大和自由意志。当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把滚落悬崖的巨石推到山顶时,他知道当他松手的时候,巨石会再次滚落,但仍然没有放弃,他正视了荒谬,让自己主动站在上面。吴爱上马,是因为他看到了同时代人所没有的崇高。蓝青峰被现状的混乱和荒谬搞糊涂了。就像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指示行事的瘾君子,而关则成为整部影片中最积极的反荒诞者。
酒神悲喜剧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提倡酒神精神,即酒神精神,提倡生命的激情,推崇狂热、过激和不稳定,认为一个人如果有健全而旺盛的内在生命力,就不会屈服于悲观主义。有这种精神的人赞美生活,接受生活的无常。他首先承认人生的悲剧,以此来与肤浅或虚假的乐观划清界限;其次,它主张克服人生的悲剧,从而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相抗衡。酒神精神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承认生命悲剧的前提下肯定生命。
希腊悲剧的最初形式其实来自于一个纪念狄俄尼索斯的合唱,讲述了人对上帝的顺从,人的罪恶行为,人在苦难中不断走向成熟等。尼采对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强调构成了悲剧中的冲突场,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不可避免的冲突构成了人类永恒的悲剧命运。在对悲剧诞生的历史回顾中,尼采认为真正的悲剧只存在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中。当欧里庇得斯·布莱克·平克(euripides BLACKPINK)出现时,他“将原本全能的酒神因素排除在悲剧之外,在非酒神艺术、习俗和世界观的基础上彻底重建悲剧”的意图最终导致了悲剧艺术的堕落和衰落。悲剧从崇拜上帝变成了描绘世间众生的生活,与其说是对人类的发现和尊重,不如说是人类过度相信科学和理性精神,被逻辑推理迷惑后膨胀和傲慢的表现。因此,只有当科学精神被引导到它的边界,它自称的普遍有效性被这个边界证明破产时,我们才能期待悲剧的再生。
《晴天》
海德格尔似乎同意尼采的断言。在《论真理的本质》中,他写道:“人们离开神秘,奔向方便可及的东西,匆忙地离开一个路过的东西,奔向最近的路过的东西,怀念神秘。这种折腾是被误导了。”在瞄准普通人后,焦平面发现了日常生活,但也失去了神光。所以,只有摆脱了对故事的执念和人物塑造的神话,才能重新进入对上帝的刻画,上帝是人类的一种超我,是人类走向崇高的向导。
在《一步之遥》中,姜文首先用戏仿和分离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故事层面之外,然后用演员夸张的表演来表现这种精神可能带给观众的表层感受,最后以略带后现代的叙事方式带着观众飞翔。姜文中枪后,从故意立在空开阔地草地上的红磨坊跳下,说了一句死人在那次可笑的摔倒过程中永远说不出的话。他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他拍这部电影的所有初衷都澄清了。在姜文这里,电影具有一些梦境的特征,是一个存在于潜意识深处的华丽场景。很诡异,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有的是艺术感染力的逻辑。姜文的电影也直接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一步之遥》中,马走了一天,万抽了大根烟后,以一种疯狂的状态开着车走在城市的路上。在《邪不压正》中,李天然被抓到注射毒品后处于兴奋状态,然后灵魂升起,对着全世界微笑。在这个维度上,这两部电影就像《一步之遥》中的月亮,已经坠入人间,重返天堂,但它的引力却让一些人飞了起来,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了另一种生命形式。
姜文等演员的辛苦表演,只是为了传达这两部电影可以看做是一场梦,都是由故事承载的,却突破了故事的陷阱,彻底粉碎了观众对故事结局的期待,充分展示了电影是梦的属性。康德认为,美的艺术作为最高的艺术是无目的的、功利的,感性的简单形式构成了它的本质要素。当然,这种感性的形式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理性的理念。“我们一般可以把美(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称为审美观念的表达:只有在美的艺术中,这种观念一定是由一个对象概念引发的,而在美的本质中,对一个对象有直观的反映就足够了。”在电影中,这个对象是一个统一连贯的故事。《一步之遥》没有完整的故事蓝图,所以有些段落似乎脱离了剧情,有拼贴的嫌疑。而《邪不压正》则毫无痕迹地编织着小说《侠吟》内外的故事。
"经过20年的布局,它突然走进了死胡同." alt="邪不压正演员表 “酒神”姜文 —评《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