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据经济之声《世界金融》报道,随着监管部门的明确禁止,“校园贷款”一片沉寂。但早前“校园贷”乱象的后续效应仍在继续。青岛某大学生陷入“单赚”贷款陷阱,现在欠债40多万,却无力偿还。
“昨天,高利贷者找到了我的房子,向我父母要钱,然后一直推我……”
小王是青岛大学大三学生。一提到自己的经历,小王就会泪流满面。这件事应该从2016年开始。当时,在室友的介绍下,小王认识了同校的郑潇老师,学会了一种叫“下单”的赚钱方式。“也就是说,从APP平台借,借出去之后,我直接转给他,他出一千块就还了。”
不用自己还贷,也能拿到钱。小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郑潇的请求。2016年5月,小王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向一家名为“名校贷款”的贷款平台借了2.2万元。后来,她把钱给了郑潇,并得到了相应的奖励。此后,所有贷款都由郑潇偿还。直到2017年7月,事情发生了变化。
“他说名校贷款有些问题,要全款,我们再注册一个平台吧。”小王告诉记者,当时,郑潇的意思是“名校贷款”平台上的剩余资金必须立即还清,但她手中没有现金,所以她需要从其他平台借钱来填补这个漏洞。
因为郑潇很真诚,小王担心自己的声誉会受到影响,所以同意了郑潇的请求,从“快贷”借贷平台借了3000元。同时,郑潇向小王提出了正式的工作邀请。
小王:“他说在他们公司兼职,还把他的营业执照,身份资料等等发给了我。”
有实体公司,有营业执照,做的工作和以前一模一样。他们每借一笔钱,就能得到五六百元的奖励。对还在上大学的小王来说,这很有诱惑力,她同意了。
就这样,从2017年7月底到现在,小王已经从40多个借款平台借款,共计17万多元,外加利息共计44万元。问题是今年9月,因为借了太多的贷款,郑潇不能及时偿还,所以他让小王去济南结算。
小王说:“清算账目就是把我欠清算公司的债全部还清,只把欠清算公司的钱还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结算公司告诉我,这是操纵学生赚钱,告诉我被骗了。”
清算公司的话让小王彻底起疑,立即给郑潇打了电话,但对方的回复让她大吃一惊。“他承认了这件事,但他只承认我借给他钱。他不承认他操作我从这些平台借钱,也不承认利息问题。”小王说。
面对对方的不以为然,小王彻底慌了。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当了,然后想再联系对方,但是手机打不通。
随后,记者咨询了山东雅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胜帅。
刘律师说:“如果王小姐向APP借钱,她可以提供包括微信聊天记录在内的证据,证明她接受了郑先生的委托为她借钱。王小姐与郑先生之间形成的是委托合同关系。APP贷款平台可以选择向王小姐或郑先生主张上述贷款。”
此外,律师还表示,若APP贷款平台在偿还上述贷款后,继续选择向小王主张上述贷款,则小王粲根据双方委托合同向郑潇主张赔偿。
1.《校园贷款再爆乱象 一大学生欠40万无力偿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校园贷款再爆乱象 一大学生欠40万无力偿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3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