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109位乒乓球世界冠军中,张德英身上有一个独特的刻着历史印记的标签:知青。而在全中国1600万知青中,她的成就也是“独一无二”的: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的主力成员,第35届、36届世乒赛女双冠军(分别与张立、曹燕华搭档),四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被一部纪录片改变的命运
2017年5月6日,卢湾体育中心,200多名上海老知青在2017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张德英杯”老知青乒乓球赛上相聚。作为这次比赛的发起人、承办方和知青代表,张德英在开幕式上做了精彩动情的发言之后,起头唱起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合唱让现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48年前风华正茂的这些上海知青,唱着这首歌奔赴祖国大彊南北的一幕仿佛就在昨日。
为共和国背负了很多历史责任的这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铺就了通向辉煌的基石。那段艰难的岁月同时也激发了很多知识青年的潜能,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炼之后,后来在各行各业攀上了事业的顶峰,张德英便是1600万知青中的杰出代表。而当年离开上海到黑龙江建设兵团“接受再教育”的时候,张德英和十几个小姑娘在火车上是哭了一路去的。与小伙伴们舍不得父母、怕吃苦受累的伤感情绪不同,当年只有16岁的张德英担心的是,以后再也打不了乒乓球了。
容国团1959年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六七岁的张德英也卷入了乒乓热潮中。两年后,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中国乒乓球队夺得三项冠军,举国振奋,张德英对乒乓球痴迷更是一发不可收,在静安区常德路小学读书的时候经常为了打球而逃学。1964年她进了上海市业余体校,两年后,在文革之前的最后一次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中,年仅13岁的张德英是团体冠军队的主力。除了对乒乓球的热爱,她身上还有两样优秀运动员最可贵的品质,一是性格泼辣,天生自带“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二是训练自觉刻苦。当年少体校星期日休息,乒乓房上锁,她和小伙伴儿就从窗户爬进去练球。有人说她打球像上海同乡李富荣,每次扣球总是把地板蹬得嘭嘭响,在学校里是出名的“小老虎”。
现在回忆起年少时的往事,张德英会感叹说:“那段日子是我最红的时候,真的是横扫一大片啊!如果不是因为文革,我早就应该出来了。”其实文革刚刚开始那阵子,张德英还有球打,少体校虽然停训了,她就和同学骑车到处问,有人愿意和她们打球吗,或者偷偷跑到仓库去练。为了不让工宣队发现,每次去她们不光要把仓库里的东西搬到一边去,搭台子,还得把灯泡和网装上,打完了再卸下来带走。
对乒乓球的美好梦想,一到建设兵团就彻底破灭了。除了在军垦农场种地之外,张德英还当过装卸工、司炉工、食堂炊事员、小卖部营业员和照相馆的摄影员。改变张德英命运的是一部纪录片。1971年3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开战,阔别世界乒坛六年之久的中国乒乓球队重新站在世乒赛赛场上。虽然中国队仅取得了女单、女双、混双三枚金牌,但在那里开启了名垂青史的乒乓外交的序幕。“连队在广场上放映31届世乒赛纪录片,我坐在小板凳上边看边哭。回到房间,我找出了那块早已老化了的球拍,放声大哭了一场。我一直不甘心啊,那部片子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擦干眼泪,张德英开始给黑龙江省体委、国家体委写信毛遂自荐,希望得到领导的关注。她还自己用小木板在室外拼了一张球台,打得整个兵团里找不到对手;打得省队知道了她,让她去试训,结果她又把省女队给扫平了;把自己打成了“香饽饽”,黑龙江省队、沈阳部队队、北京的外经贸大学都看中了她。
“我不要上大学,就要打球!”张德英很坚决,但兵团不想放她走。她去了参谋长家里,哭着和他说:“以前我以为再也不能打球了,心死了。可现在有机会了,我不想再在兵团干下去了,我就想打球!求你放了我吧!”
参谋长被感动了,让她第二天去办手续。“那天,我真怕又不让我走了。早早地就去办了手续,然后拎着两个箱子,跟逃似的走了。”那天下着大雪,回头看那渐渐远去的兵团,张德英心想,这段日子我永生难忘,这里澄清了人的心,也造就我的精神。但我就是打乒乓球的天才,为什么要埋没在这里呢?
我叫中国队的张德英
1972年张德英成为黑龙江队正式队员之后,第一次参加全省比赛就拿了个第一。“但这不是我的目标。当时全队都知道我有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进国家队,第二是入党,第三就是回上海。”那时候张德英经常对队友焦志英(前世界冠军焦志敏的姐姐)说,”黑龙江队的张德英”这个称呼太难听了,要叫就叫“中国队的张德英!”
为了“中国队的张德英”这个名字,冰天雪地里,她在小腿上绑沙袋勒到出血,在黄沙地上练步伐;和男队员比长跑,跑不过很正常,她只是把他们当成国家队,奋力去追赶。
据资深教练孔祥智回忆,当是省里选拔队员由军代表、教练员和老运动员组成“评审小组”,张德英入队时实际上已经超龄了,因为她在全省比赛中表现特别突出,所以算是破格入选的。在孔祥智的印象中,张德英不是一般的能吃苦,当时省队每周一到周六训练,周日休息时张德英就自己练发球,“所以她发球特别好”。集天赋、勤奋、自信、执着于一身的女选手,孔祥智过了很多年之后才又看到一位,那就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乒乓球大满贯邓亚萍。
1974年,作为黑龙江省乒乓女队一号主力选手,张德英与队友夺得全国锦标赛团体冠军,但国家队名单上还是没有她的名字。“那时候我有伤病,一气之下决定不打了,都准备打包了。”可事实上,张德英并没有死心,所以才等到次年秋天的机会———国家队调她去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
“离开省队的那天,我跟队友们说我不会回来了。可老天再一次考验了我,打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前,我们先到南斯拉夫打比赛时,我把脚崴了,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下。可我知道,如果那时候退下来,我就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就坚持着打下去,一直打到斯堪的纳维亚,整整28场,我一局都没输过!”经受住考验的张德英,在23岁那年终于成为了“中国队的张德英”。
青春不老,开心就好
张德英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苦吃多了,也就不怕吃苦了。当年在任何级别的赛场上她都是公认的拼搏型选手,在生活中她也一直风风火火、潇洒自信,无论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中国队的“张德英”,还是现在已过花甲的老青年。
1981年世乒赛之后,夺得女团和女双两项冠军的张德英荣归故里,如愿回到上海担任市队教练。1986年,“不安分”的张德英辞职赴美,读书、当教练,后来还开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在美国生活的12年间,她曾到台湾做了一段时间的宏基乒乓球队总教练,是第一位到台湾任教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那时候张德英就很有“政治意识”,做决定之前,首先征求了时任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的意见,徐主席乐见其成,并表示任教后可以带队到大陆训练。
1998年张德英又回到上海,在卢湾区体育馆内创办了张德英乒乓球培训中心。俱乐部开张时,头三天免费向社会开放,球馆差点挤塌了;举办了上海业余大赛,时任副市长的周慕尧参加了开幕仪式,很多爱好者慕名而去,张德英也不摆名将架子,只要有空就过上一两招;张德英还专为福利院的孩子成立了一个爱心乒乓球队。
老知青乒乓球赛上老友相聚(右起张德英、周禹鹏、徐寅生、曹燕华)
一晃又快20年过去了,张德英搞比赛、办活动,仍然是一呼百应。2017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张德英杯”老知青乒乓球赛,除了200多名参加比赛的老青年,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原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黄浦区副区长李原、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显忠、中国乒协副主席陈一平、黄浦区体育局党委书记刘寿华、黄浦区体育局局长王海银、前世界冠军曹燕华、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张德英说,她举办这个比赛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跟老知青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青春不老,开心就好。
节选自《乒乓世界》第9期
1.《张德英:1600万中的唯一!『乒乓世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德英:1600万中的唯一!『乒乓世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