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预制构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
2纵向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比、搭接长度等。
3.箍筋和横向钢筋的品牌、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曲角度和平直段的长度;
4预埋件、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5灌浆套筒和预留孔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6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7.夹层外墙板保温层的位置和厚度、规格、数量、位置等。
8预埋管道和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2
砖或石材饰面的预制构件应采用反向成型工艺制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构件饰面层采用面砖时,在模具内铺设面砖前,应按排砖图要求进行配砖和加工;饰面砖应为背面有燕尾槽或粘结性能可靠的产品。
2当构件饰面层为石材时,在模内砌石前,应按板材布置图的要求进行板材的配合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在石材背面钻孔,安装不锈钢挂钩,涂隔离层。
3.饰面砖或石材之间的接缝应采用抗裂、柔韧、收缩小、不污染饰面的材料填充,并采取措施防止饰面砖或石材在安装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位移。
三
夹层外墙板应采用平模技术生产。生产时,先浇筑外墙板混凝土层,然后安装保温材料和拉结件,最后浇筑内墙板混凝土层。采用立模工艺时,内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应同时浇筑,并采取措施保证保温材料和拉结部位位置准确。
四
根据混凝土的品种、和易性、预制构件的规格和形状等。,应制定合理的振动成型操作规程。混凝土应由强制搅拌机搅拌并机械振动。
五
预制构件在室温下洒水养护或覆盖养护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的要求。
预制构件加热固化时,应建立固化体系,控制静停、升温、恒温和冷却时间。常温下应停止2h~6h。升温和冷却速度不应超过20*C/h,最高固化温度不应超过70℃,预制构件离开水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25C。
六
脱模和吊装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5N/mm2。
七
用后浇带混凝土或砂浆与灌浆材料连接的预制构件,其结合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粗糙处理。当设计中没有具体要求时,可以通过化学处理、粗化或粗化的方法制作粗糙表面。
八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前,应制定预应力施工的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1.《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制作要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制作要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1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