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故宫遗址
南越宫办公室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公元前203年,秦朝将赵佗划分为岭南,建立南越国,并在番禺(今广州)修建皇宫。不仅有南越宫,还有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朝、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遗物。这些遗迹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部记录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历史书。
南越的急弯呈弧形,西墙陡峭,东墙向下倾斜。河道卵石和大砾石铺设在渠底,渠水撞击渠壁旋转时会形成漩涡。
南朝的排水涵洞自东向西延伸,已开挖约150米。渠身用砖砌成,梁顶用砖石覆盖,渠内有人孔。
东汉时,水井的井口是圆形的,井圈是用弧形砖堆砌而成的。在挖掘过程中,井内清理了100多块各种各样用来打水的陶罐。
南越国月牙形的池子里,池子南北各立着两柱大石板和两根八边石柱,说明上面应该建有木亭子,可惜都被破坏了。水池西墙地面留有三根石梁,面对水池的一端打了孔,好像是用来做系绳的。
在发掘过程中,池塘底部出土了大量的甲鱼和甲鱼,说明当时池塘里养了甲鱼和甲鱼。
南岳县弯月池修复图
南越蜿蜒的石渠西端尽头有一个出水门,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凹”形石盒,内侧和底部均凿有安装控制水量的木百叶窗的凹槽。外层是用砂岩板凿成的石屏,用来阻挡运河中漂浮的杂质。在城门外,有一个黑暗的水槽从水木流出,将宫殿外的运河水排出。
考古地层的关键支柱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专门保存下来的土丘,用以比较不同勘探方的地层关系。从重点栏目可以看出,文物的文化层厚约5米,自下而上有秦、南岳、汉、晋、南朝、唐、南汉、宋、元、明、清的文物。
南越木暗槽
二宫是第一个进入寺基的。殿基南北分别铺青石板和砖。十一座大墩暴露在庙里,有三座很深的建筑。
二宫一号入口大厅北院地面铺着蝴蝶牡丹方砖,十分华丽。
南岳县地下排水管东西走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木质排水管,为早期遗物。
上层是陶器排水管,是晚期遗物。
南越王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派兵50万,分五路向岭南进军;公元前33年(公元前214年),岭南统一,设立桂林、南海、湘乡三县,岭南并入秦帝国版图。
秦末,陈胜、光武起兵,刘邦、项羽相争,中原大乱。南海郡长赵佗封锁关隘,切断秦在武陵开辟的新路,派兵吞并桂林、湘县,并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吴王。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了汉朝的封爵。后来,吕后上台对南越实行“与夷不同”的政策。赵佗反对汉,自称“南越武帝”。汉武帝继位后,汉越和解。
南越始建于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灭,历时93年。南越在岭南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
南越省会番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十字路口,北有山,南有海,珠江从城南穿过。根据考古发现,南越都城东起九仓巷,西至吉祥路,北与月华路接壤,南至惠福路。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南岳皇宫位于番禺中北部,北靠越秀,南临珠江。东有宫殿区,西有宫殿区。公元前111年,汉兵攻打南越,放火烧了城,把过去一个世纪的宫殿变成了废墟。
1号宫位于南越宫池西侧,基地东西长30.2米,南北宽14.4米,面积434.88平方米。桥台两侧有通道进入寺庙,留下三块近方形的柱式基石,南北基石间距5.8m。
二号宫位于一号宫西南,目前只露出东北角,桥台用挡边砖覆盖。外裙板的结构和铺装形式与1号宫基本相同..在二宫一侧的瓦砾堆中,发现了一个盖有华阴宫印记的陶器残片,为确定宫殿名称提供了依据。
宫内排水设施纵横交错,明沟暗渠贯穿,渗井和地漏相间,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南越带刺铜瓦
南越万岁,瓦当
中国古代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建筑以石头为主。一木一石成了东西方建筑材料的区分。樊迟和南越宫蜿蜒的石渠是典型的石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材,与西方的石制建筑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南越的宫殿园林是由一个大石池和一条蜿蜒的石渠组成的景观,长约160米。景区内有樊迟建筑、蜿蜒的石渠、小桥流水、龟爬、锦鳞游背、芳香森林。这是秦汉王园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遗址。
南汉宫
梁三年(公元917年),被前唐的清军、京军拥立为广州皇帝,他的名字叫大岳。次年改国号为汉,延续三代五主。55年称南汉,五代十国之一。
柳岩建国后,沿袭唐朝政治制度,采取“和邻为善”的外交政策,注重地方经济建设,国库雄厚,国力强大。晚年,柳岩收集财宝,建造了许多宫殿和水池。南朝后期,刘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被宋朝灭。
称帝后,光州升为府。宫城位于首都北部,即北京路北段和广东省财政厅。是皇帝和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宫城南面是帝都,是中央宫府的集中地。从帝都南部到珠江北岸,成为新的南方城市,是一个商业区。西湖,皇家园林,发掘于首都西南。
兴面积虽小,但其阁楼露台和离宫遍布全城,建筑雄伟精巧,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雕有16个狮子柱基石,底座为方形,盆的下层覆有莲花花瓣,上层雕有16个狮子。穹顶表面平整光滑,是不可多得的建筑雕刻精品,主要用于高档宫殿。
绿色釉面动物脸平铺,动物脸狞笑,面目狰狞。用动物脸图案装饰屋瓦,与“辟邪”、“厌恶胜利”有关。
古代波斯以制陶闻名,在汉南王宫遗址出土了大量波斯蓝釉陶片,表明汉南与波斯的贸易往来密切。此器产于西亚两河流域,釉色、胚质、形制与中国陶瓷不同。
玻璃碎片,形状不明,多为淡绿色或淡黄色,少数为蓝色,质地较轻。经检测,属于伊斯兰钠钙玻璃。
1997年,一艘于公元920-960年从广州返回的东南亚商船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北约150公里的银滩油田水域被打捞上来。船上装载着中国陶瓷、南汉银锭、“干亨重宝”铅钱等文物。银锭是从南汉政府盐利中获得的国库银,重约5000两,相当于宋廷1996年年收入的1.15%。可见,南朝时期海外贸易相当繁荣。
在印坦沉船上一共发现了145枚“干亨重宝”铅币,这些钱都是这次交易剩下的零碎钱或者是船员的私人积蓄。这种钱最早是在南汉(918)干衡二年铸造的。
玻璃做工精细,胎体极薄。根据造型和化学成分分析,是从西亚进口的伊斯兰玻璃。
宋元时期,陶瓷的出口和香料的进口使广州的海外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宋元时期,陶瓷种类繁多,名窑大量涌现,销往国内外。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广州已成为重要的陶瓷集散地。
如果想在环华途中与刘海祥互动,请关注本微信官方账号,实时关注他的行程,或者留言直接交流。
想了解更多海外骑行,请先关注本微信官方账号,再查看历史新闻。有很多骑行游记等着你看。
只有梦想才能走远
我是超人刘海祥,从威尼斯骑到泉州。全程3万多公里。
再走丝绸之路。跟我一起上路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感受!
1.《南越国宫署遗址 广州海丝遗迹行之二——南越国宫署遗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越国宫署遗址 广州海丝遗迹行之二——南越国宫署遗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9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