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董山6月26日电 特稿:日子由苦变甜——探访泰国“金三角”地区的新产业
记者李凤双 于嘉 杨舟
驱车行驶在密林深处,左侧是山,右侧是崖。远处山谷中,几排村舍若隐若现;葱郁林木间,似有野兽匍匐而行。“金三角”地区越来越近。
“金三角”的一部分位于泰国清莱府的北部山区,这里与缅甸接壤,距中国云南不足300公里。记者看到,在原先国际毒枭交易的地方,当地人撑起伞、支起摊,卖着自产蜂蜜、米酒、咖啡豆,神情闲散而宁静。
云淡风轻,芳草葳蕤,空气中飘着不知名的花朵清香,这样的环境很难让人联想到毒品、犯罪。车慢慢减速,停到一处二层楼的纺织厂外。据董山发展项目知识传播中心经理阿蒙拉·邦空涅女士介绍,这是泰国王太后基金会重点扶持的董山开发计划项目之一。
她说,董山面积达150平方公里,三四十年前,山上住着阿卡族、伊哥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不会讲泰语,没有国籍,不敢轻易下山。遇到干旱,唯一的农作物水稻绝收,饭都吃不饱,而年景好时,全家人一年的收成也只够吃半年。由于与世隔绝、缺医少药,人们头疼脑热时,只能服用罂粟。
很久以来,国际毒品市场的存在促使这一地区制毒贩毒活动猖獗。为求生存,当地山民不得不毁林开荒种植用于生产毒品的罂粟。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泰国王太后西娜卡琳达视察北部山区时,深为当地人的贫苦愚昧而痛心,遂提出黎敦山开发计划,希望用30年、分三个阶段帮助当地人改变种植结构、摆脱贫困落后、恢复森林旧貌。
走进董山开发计划的纺织工厂,耳畔响起织布机的作业声。数十台木制织布机前,女工们正精编细织忙碌着。再往里走,十几名上岁数的妇人席地而坐,用老纺车将条状棉花纺成细线。
一位头发花白、佩戴花镜的老奶奶看到记者时,停下手里的活,双手合十,点头微笑,慢声慢语地说道“萨瓦迪卡”。
可别小看这家设备老旧的纺织厂,其60%以上的产品被瑞典宜家、日本无印良品等国际知名企业所收购,其产品因纯手工、高品质的特点赢得世人的接受与尊重。
女工们每天的基本工资300泰铢,加上提成最高能达500泰铢,不仅解决了温饱,还能改善生活。
记者一行来到山区腹地,按照一处透明玻璃标牌所指的方向望去,董山与缅甸接壤的山峦犹如绿色的海洋,葱翠无垠。
当地人回忆说,当年罂粟种植泛滥时,这里的山是光秃秃的。董山开发计划推行初期,山民担心不种罂粟会断了生计,抵触情绪很大。为此,从事劝导的工作人员进山动员时,还得携带枪支,以防不测。
生态建设强调兼顾绿色与富民。阿蒙拉说,泰国王太后基金会雇当地人种树,每天的佣金为40泰铢,所得收入足以购买粮食和日用品。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当地民众逐步弃种罂粟,开始自觉植树造林。
开发计划讲究改良当地土壤、栽种适宜树木,除改良小板栗等效益不佳的本地果树外,还引进南美洲盛行的阿拉比卡咖啡树和澳大利亚坚果树,既绿了土地,又富了山民。
到访坚果加工厂时,工人们在轰鸣的机器旁挑拣残次果仁。据在此干活的素拉沙说,这家工厂年产60吨坚果仁,加上硬壳和外皮,重量达700吨。从采摘到加工,可以解决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来到咖啡园,眼前一棵一人高的咖啡树已有3岁。素拉沙说,咖啡树第二年挂果,第四年盛产,树龄可达10多年。董山已有8000多个家庭种咖啡,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他的祖父母曾以种罂粟为生,而他的父亲赶上了董山开发计划,种过树,后来经营咖啡园。在基金会帮助下,他们学会了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先买了车,后来修了房,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过上好生活。家人团聚,对孩子成长也很有帮助。”他说。
董山一家咖啡店销售当地咖啡豆烘焙磨制的拿铁,入口虽有酸苦,但回味香甜。正如山民的日子一样,经历着先苦后甜的变化。
如今,泰国“金三角”地区毒品渐逝,人们正在努力开创新生活。他们生产的农产品、纺织品、瓷器等正在700公里外的曼谷热销;繁华的商业街、热闹的飞机场,都能见到董山生活馆,前来选购的外国友人络绎不绝。
阿蒙拉说,除了生产销售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当地还在打造旅游产业,每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这里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1.《金三角地区 特稿:日子由苦变甜——探访泰国“金三角”地区的新产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三角地区 特稿:日子由苦变甜——探访泰国“金三角”地区的新产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