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民生证券副总裁、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关庆友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除京、沪、广、深外,津、杭、成、武、宁、渝、Xi、安、苏、合预计将成为“新一线城市”。
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有学者认为一线城市是房地产领域。所以需要很多一线城市。你希望更多的城市提高房价吗?
但抛开房价因素不谈,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来看,中国一线城市确实太少,过多的国家职能过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几个城市。如果更多的中心城市能够赶上北方、广州、深圳,将会极大地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格局和质量。
什么是一线城市
目前市场上一二线三线城市的划分,最早是由房地产行业提出的。但是,房价虽然是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决定性的标准。否则杭州温州房价一度超过一些一线城市,厦门现在超过广州。
目前市场普遍认可的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因为这四个城市无论是GDP还是工业发展水平都是前几位。
衡量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划分有几个重要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工业发展水平。一线城市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地。现阶段,一个主要特点是,这些城市是以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最集中的地区。
比如深圳不仅有深交所,还有发达的高科技产业;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不仅有大量的中央企业总部,还有中关村,金融和高科技实力雄厚。深北不仅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也遥遥领先。
在行业的带动下,一线城市也会聚集最优秀的人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树华分析,一线城市仍然具有先发优势,这是其他城市暂时无法企及的,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方面。
相比之下,二线城市有制造业和一些生产性服务业为周边地区服务。三线城市的服务业主要服务于当地的生活服务业。二线城市能吸引的人才大多是本省其他地级市的学生,或者是本市毕业的外省大学生,在吸引集中人才方面明显不如一线城市。
其次,辐射能力方面。一线城市有能力辐射全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辐射能力全国乃至世界级。深圳是国家创新高地。广州也可以辐射到整个中南和西南地区。
三是交通枢纽功能。一线城市有国际门户功能。特别是在北上广,门户功能特别突出,三大航空公司空公司都分布在这里。此外,高铁枢纽在一线城市的作用也很突出。相比之下,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有一个中国大城市都可以去的机场,还有一个大型的高铁站和火车站。至于三线城市,这方面就弱多了。
第四,看人口的集聚效应。人口规模不是指辖区内的人口数量,而是指主城区的规模。目前一线城市主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二线城市人口在200万到1000万之间。
为什么需要更多一线城市
关庆友关于中国需要更多一线城市的说法,更多是从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的。
关庆友分析,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一线城市人口比例较低,有增加一级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内在需求。“据我们统计,中国一线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左右。”关庆友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在2000万左右。如果增加到8个,一线城市将承载1.6亿人口。如果每层1.6亿,6层可以承载9.6亿人左右,可以显著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
他认为,城市定位的提升可以吸引资金、产业、人才和基础设施的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助于增强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城市融资成本更低,融资规模更大,更容易获得城市建设资金。
我国一级城市太少,大城市的拉动作用不够突出,这确实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一些国家职能和资源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也导致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城市病。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一个论坛上分析,中国罕见的世界特大城市出现的原因之一,是面向全国的服务功能过度集中在一两个城市。以北京为例,其城市病问题的根源在于非资本职能过于集中。如果将企业总部、医疗高地、最高学府的职能进行转移,可以解决自身的城市病,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
杨伟民说,中国需要十个像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来解决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的城市疾病。“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快发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担国家职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杨伟民说,中心城市不仅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服务周边地区的主力军。小城市产业链不完整,没有集聚效益,无法形成竞争优势,无法带动区域发展。因此,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扩大中心城市空的发展,增强薄弱地区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也有望调整,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分配到北京、上海以外的大城市。比如2016年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今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在厦门召开,就是这种分散的京沪职能的体现。
更多的中心城市推动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也是希望通过更多的中心城市引领经济发展的体现。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具有重要国家影响力,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是综合实力最强,聚集辐射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
目前全国有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负责同志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相关情况,称我国去年开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布局。今年将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这也意味着全国中心城市的数量有望继续增加。
今年全国中心城市一旦扩大,哪些城市的希望最大?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鹏鹏分析,Xi、沈阳、南京等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中心都应该入围全国中心城市。另外,一些经济总量大、产业发展领先的城市,如深圳、杭州等,希望很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总人口近14亿,是美国和日本的数倍,仅两三个国家级中心城市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来带动。他预测,未来中国城市中心区将出现10多个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城市。
但牛凤瑞认为,建设一批新的中心城市,分散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功能,并不是简单地基于旧的区域中心模式,因为如果教育、医疗等资源继续过度集中在区域中心,将不利于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也就是说,在建设更多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区域公共资源的均等化,从产业布局、教育、医疗、财力等方面考虑全国的均衡布局,以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传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杭州、郑州、合肥、长沙、福州、济南、南昌等省会城市,以及厦门、青岛等计划单列城市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空。牛凤瑞认为,中国一个省的面积和人口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所以省会500万到1000万很正常。
事实上,对于一些人口众多的省份,尤其是5000多万人口的省份来说,如果两三个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将极大地促进该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质量。与通常有“双星”和“三星”的沿海省份相比,中西部人口最多的省份大多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即省会,省会以外的城市与省会差距较大。
湖北、安徽、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是人口大省,城市化率还比较低。未来这些地方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仅仅一个省会是不够的。有更多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样的中心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1.《中国至少需8个一线城市 为什么需要更多一线城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至少需8个一线城市 为什么需要更多一线城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4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