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卷物理知识点归纳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独立于物体而存在;受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产生力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之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需要接触)。
3.力学中要记住的三句话:①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静止,快↓→慢,改变方向);③力可以使物体变形。(不能说变形变了或者物体变形变了)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会影响行动的效果)
5.力(f):国际单位为牛(吨),符号为n;手里两个鸡蛋,对手力量1N左右。
6.力有两种表达方式:力图和力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像光一样,这种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口诀是:在某一点画一条线,按一定比例画一条线,按一定比例画一条线,在末端标出一个尖点,按一定力度写一个尖边。
注:(1)力的示意图比力的示意图绘制比例的过程少。可以记为:示意图是意思,但只表示大概意思,图中不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就要共用一个尺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必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取中心。)
(3)线段的长度既不是半格也不是一格,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格,是格的整数倍。
8.一个物体在外力消除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叫弹性变形。
生产的条件或依据:①对象是否直接;②接触点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性的大小:F=k x,其中F:弹性;k:刚度系数,与物体本身有关;x:变形量之差,即变形后的长度与原始长度之差。即弹力与物体本身的弹性强度和变形量有关。变形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变形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支撑力。
5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物体有机械能。
57.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
58.动能和势能转化分析: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和引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然后看动能和引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一种形式的还原能必须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物体动能的减少往往伴随着其势能的增加)
59.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60.五行示意图-构图杠杆。
①支点:杠杆转动的点。带字母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带字母F 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带字母F 2。
④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带着信L1。
⑤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带着信L2。
注:①功率和电阻都是相对的。权力和阻力都是受力对象。所以,如果分析时无法确定功率和电阻,可以随意确定一个,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
②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图中的力的方向)
(3)动力和阻力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支点“O”相反(或简称:同侧异向,异侧同向)
61.杠杆平衡:杠杆的静态或均匀旋转称为杠杆平衡。(静止倾斜也叫平衡)
62.杠杆平衡条件:F1L1= F 2L2或F 1/F 2= L 2/ L 1
63.杠杆分类:①省力杠杆:L1 >:L2→F1 & lt;F 2节省了努力和距离成本
②L1 & lt;L 2 →F1 >F 2省力省距离③L1= L 2→F1= F 2省力省距离。
没有一个杠杆可以省力省距离。
注:(1)判断杠杆是否省力或劳动强度大,或做杠杆平衡题时,必须以杠杆的力臂来判断。
为了掌握力臂之间的关系,最好画一个杠杆的示意图,其中支点、力臂和阻力臂都显示出来,以便于判断。
(2)画力臂:找一个点(支点),画一条线(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的力的方向),画一条垂直线(力通过支点的作用线是垂直的);垂直段的长度就是力臂。
(3)最小动态法:
①先求最大力臂:a:确定动力作用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度为最大力臂;
b在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要看杠杆的哪个点离支点最远,这个点到支点的距离最大
大力臂。
(2)再画最小功率:过功率的作用点作为最大功率臂的垂直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功率方向。
滑轮
1.天车:
①定义:中间有固定轴的滑轮。
②本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天车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滑轮随物体运动。(可上下或左右移动)
②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定义:天车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改变动力方向。
65.组装滑轮组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S=n h或n=(G物体+G移动)/f计算绳索的绳股数,然后根据“奇移偶定”原理(绳索固定端)。根据课题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66.工作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做的工作不会少于直接用手做的工作;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器都不会省力。
2.描述:(请注意在理想情况下如何表达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适用于任何机器。
②工作原理告诉我们,用机械省力需要时间,省距离需要努力,既省力又省距离。
没有机械。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力,但人类还是使用它,因为它可以省力(滑轮组、斜面)、省距离(鱼竿)、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给人类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④我们遇到的问题大多是理想的机械(忽略机械本身的摩擦力和重力)。理想的机械:使用机械时,人
学生做功(F S) =手在重物上直接做功(G h)
68.机械效率(η): (1)有用的工作(w有):人们需要做的工作,即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需要并且必须做的工作。⑶额外工作(W量):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不需要但必须做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工作)⑶总功(W总量):W有W量之和。⑤ = wYou/wTotal× 100%
69.垂直方向:F=1/n G总计=1/n (G对象+G移动)S=n h
η= wYou/wtotal×100% = g things H/fs×100% = g things/nf×100%
70.水平方向F=1/n f S绳=n S物体
η= W you/W合计× 100% = f s对象/F S绳× 100% = f/n f× 100%
(1)解决滑轮组问题的步骤如下:(1)先找出绳段数N (2)然后根据方向选择合适的公式(3)根据对应关系代入数据。
w指的是我们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克服工作;(3) W永远是指能量的提供者。滑轮组要运动,能量必须由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提供。
71.η= wYou/wTotal×100% = wYou/wYou+wAmount×100%
=G物体h/ G物体h+G移动h = G物体/ G物体+G移动(可以看出动滑轮越轻η越大)
= G物体+(G运动-G运动)/G物体+G运动=1-G运动/G物体+G运动(由此可知,物体重量越重,η越大)
η= W有/W有+W量×100%(因此,f越小,W量越小,η越大)
也就是说,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可变的,反而会降低机械效率(别忘了选择题里的控制变量)。
7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理想机械可以等于1);机械效率与功率无关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初中物理(楚中武100)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1.《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神总结】初二下册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神总结】初二下册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5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