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16年“舌尖上的问题”
「再造牛排」是用「胶水」粘的吗?饮用水可以用氮气喝吗?.....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舌尖上的问题”在普通人心中反复升温,但问题的答案却越来越模糊。
健康安全的饮食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传播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普通民众过去一年的“舌尖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重组牛排”是用“劣质肉片+肉胶”拼接的?
卡拉胶不等于工业“胶”
2016年底,有媒体报道,大量“重组牛排”和“胶牛排”流入澳大利亚肉类市场,均拼接“残次品肉片+肉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卫:首先,“残次品肉”实际上是肉的分割或肉的切边过程中产生的“碎肉”,绝不等同于“劣质肉”;其次,“重组牛排”中使用的卡拉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不等于建筑用的“胶”,塑料用的“胶”。“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在购买牛排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成分列表来区分原始切割牛排和“重组牛排”。如果标签上有配料表,出现其他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可能是“重组牛排”。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周期越长,微生物生长的概率越大。建议加热100%后食用。
饮用水可以用氮气喝吗?
专家表示,他们可以放心购买
2016年初,有报道称某品牌的包装饮用水未经鉴定就向水中添加氮,怀疑是工业级氮。这件事让食品中的“加工助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词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食品级氮作为一种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被用于多种食品中。由于其安全性高,无需标注残留量。饮用水中氮的使用是一个成熟的过程。
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以食品级氮为加工助剂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与加工助剂的区别在于,食品添加剂作为配料存在于食品中,不需要在最终食品中去除;增加
加工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与食品接触,但不一定与食品本身有关。
一般来说,它应该从食物中去除,而不成为食物的最终成分,或者只是残留
留下来。
果汁标注“100%”是虚假宣传吗?
消费者应该正确理解
据媒体报道,消费者在购买名义上的“100%纯果汁”时,发现配料表中含有纯净水,被商家认为是故意炒作。“恢复果汁”这个话题一度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100%果汁产品向消费者明确表示,产品成分中含有纯净水,说明该产品属于果汁回收型。浓缩或回收果汁标注100%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惯例,消费者应正确理解。同时,果汁中原汁含量的国家标准亟待制定,以避免部分企业生产与其名义含量不符的果汁饮料。
玉米粉是“春药”?消费者应该寻找“警察战术单位”
2016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犯罪分子受利益驱使,将万艾可的主要成分西地那非混入玉米粉中,假扮成保健食品,销往国内多个地方。
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主任金宗莲:西地那非没有列入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原料名单,属于“非法添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保健食品可以声称的保健功能有27种,但没有“改善性功能”这种说法。表达和暗示保健食品有“壮阳”、“改善性功能”的产品,是非法的、夸大的宣传。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保健食品的市场秩序。
消费者应仔细检查购买的保健食品是否有“警察战术单位”,即保健食品的标识和批准文号,并登录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核实。食用保健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包括适合和不适合的人群,了解是否适合自己服用,尤其要注意说明书中的警告,正确服用保健品。
互联网“黑作坊”频频出现?应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
2016年初,点餐网的“饿了么”暴露出“黑作坊”的存在,被勒令下线后悄然转移到其他平台,引发人们对网上点餐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
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平台规则的刚性是互联网食品监管法规的亮点之一。在互联网空中,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增加了监管成本。如果政府能够通过合同控制第三方平台,约束生产者和经营者,就可以大大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绩效。
儿童普遍接触抗生素?
临床滥用是主要原因
2016年初,据媒体报道,上海的一项研究显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儿童普遍接触低剂量抗生素。根据这项研究,这种广泛的接触可能会加剧细菌的耐药性,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人群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目前,我国细菌耐药性主要来源于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滥用和医院的交叉感染。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如果现在不重视,不加强监管,可能会再次面临传染病的威胁。据新华社报道
1.《“胶水牛排”到底能不能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胶水牛排”到底能不能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4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