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能,2016年9月加入我校的青年教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作为合作单位发表的文章《超快时间分辨红外光谱法研究液体乙醇的分子旋转运动》,已被列入物理化学领域的重要期刊《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师从著名物理化学家杨。工作期间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学习大学物理、人文物理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同济浙江大学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沈宇得以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沈元壤院士、田川山教授的研究团队进行博士后研究。凭借博士期间丰富的学术成果,成功获得国内博士中资助最高的“锡德博士后”荣誉职务。
艰苦的家庭环境和立志成才的崇高理想是沈宇能学习的动力,但他的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过程中,沈宇能遇到了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结果难以公布、选题不符合实际需要等困难。但凭着耐心和毅力,他们没有被困难打败。最终,沈宇能团队选择了一个既能很好利用实验室技术优势,又符合国家战略的项目,即利用和频振动光谱研究可燃冰。有了这个,沈宇能也成功申请到了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8万)和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7万)的一级资助,青年基金对于每个学者以后申请其他重要国家基金的基础不言而喻。
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沈宇能即将离开复旦大学,他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和学生服务。教书是他学校的基础,也是老师的责任。他将进一步提高他的教学水平,并在许多方面使学生受益。
目前,沈宇能每周六从复旦大学回到同济浙江学院教授人文物理,这就要求他在教学工作和个人学习之间取得平衡,这也是对他个人能力和意志的极大考验。在他看来,教和学并不矛盾。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克服,总结规律,总是需要我不断的去理解。不断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境界越高,学习能力越强,能和学生分享的东西越好。所谓“教与学并重”正是如此。
谈到未来的工作前景,沈宇能表示,在一个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时代,如何留住学生,值得每一位老师考虑。但他应该在空和时间之间双管齐下。一方面,他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增加主体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利用微信官方账号和云盘,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学习时间渗透到课后。此外,他还计划准备更好的课程来为学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沈宇能这学期讲授的公共选修课《人文物理》,是学校首次大规模推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尝试之一。谈到这一点,沈认为最大的优势在于享有最优质的资源。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的老师已经说得很好了。如何与本校学生搞好联系,如何有自己的教学切入点,都是老师需要努力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事情。
校报编辑部边文供稿
1.《沈宇 【同浙新青年】沈宇能:孜孜不倦,伴着理想前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沈宇 【同浙新青年】沈宇能:孜孜不倦,伴着理想前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23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