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坊
刘基庙
刘基的行书《春兴八首》在温州永嘉、文成、苍南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五,当地诚心博寺都挤满了人。他们祭祀水果,巡城入寺,焚香敬酒,跪拜磕头,祭祖祈福,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纪念温州一位传奇历史人物——刘基。
刘基,文成县南田镇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谥号文成。学的是历史,小田文,还有选精兵的方法。他被称为“开国部长第一,谋士渡河无双”。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王生涯,创建明朝,后人将其比作诸葛武侯。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分天下智,一统天下,刘伯温”。
作为“三仙”伟人,刘基对温州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方面的。无论他的谋略、才学、性格、情怀,都深深影响了温州几代人。刘基的谣言、童谣、白话小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他是温州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之一。
文成县的名字来源于他的谥号
百里坊在市区留下的皇帝传说
文成县位于飞云江中上游,以刘伯温命名。1946年12月,文成县在瑞安、青田、泰顺三县交界地区进行分析,以明朝开国元勋谥号文成为县名。“帝王之乡,生态成就”,刘基的名人效应和刘基文化的深远影响,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刘基故里南天镇,历史悠久,生态优美,被誉为世界“七十二福地”第六福地。“不荒旱,不漂水”。刘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爱,曾经写过赞美他的诗:“我曾住在南山头,山下清溪幽。山泉山顶要种水稻,周围的房子都是良田。每个农民都羞于当小贩,懒到踩县踩州。八月西风湿透,稻穗胜蝗虫……”这就像一幅天堂的画。此外,南天镇人力资源丰富,如刘基祠墓、长子刘联参政祠堂、次子刘祠堂、故居、刘基舞阳故居、博文学院等,都是古色古香、古朴精致。
在温州市,刘基也留下了“百里坊”的美谈。传说明成祖朱元璋长期无法攻打温州,士兵伤亡惨重。他大怒,说:“攻下温州的那一天,一定要杀光百里之内的人。”当时朱元璋的军师刘基,在大军入城前,连夜叫石匠刻了一块“百里”的石碑,立在城西北的一条街上。军队入城后,杀了一段路后,看到了石碑。刘基立即派人向朱元璋报告:当他到达“百里”时,应立即停止杀戮。这样一来,温州人就避免了更多说不尽的苦难。为了纪念刘基的善良,老百姓把这条街叫做“百里坊”。
夷平浙南“海口”、“山口”和杨威
不朽的杰作《于离子》很受欢迎
元末,天下大乱,战乱四起,百姓生活贫困。在浙南,最大的“海口”方国珍和“山口”吴承启逃了。
方国珍,台州人,渔民,私盐贩子,人称“海井”。据《明史·方国珍传》记载,方国珍经常在台州、温州“策动海上大乱”,抢劫过往船只,封锁海上航线。
吴承启,温州人,也是私盐贩子。1353年,人们聚集起来起义,先后攻打温州、溧水、金华等地,自称“王武”。
当时刘基还是元朝的“文官”。1352年,朝廷任命刘基为浙东元帅府司令,攻克方国珍。他立即前往那里修筑泰州,巡视温州,并以“固壁清野”的战术迫使方国珍投降。1356年被捕后,刘基出任江浙总督,与石孙一起平定了吴承启之乱。在征伐吴承启的过程中,刘基写出了著名的《余欧阔长者文》,指的是温州和滁州。文章前后,瓯阔地区的村民被称为“大孩子”和“长辈”,可见刘基对家乡长辈的深情。
但元朝并不是刘基“治国平天下”的舞台。由于中央昏庸的腐败和对政敌的打压,1358年,刘基愤然弃官,隐居家乡南田,致力于文学创作,撰写《于离子》。
《禹离子》作为刘基的不朽之作,以寓言的形式批判和揭露了元朝统治的腐败和黑暗。很多章节很受欢迎,流传很广。比如《金玉其外,败在其中》出自《国语卖者言》一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于离子的写作,我们可以看到刘基思想的变化,尤其是他对元代政治和社会方面的看法和见解更加成熟和深刻。这本书写完后不久,他就离开了家,成了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帮助朱元璋打下一座大山。
诚意,伯爵世袭的复辟
张聪对刘基的后代有“一句恩言”
刘基一生交友,以文字交友,留下许多文字供朋友歌唱,讲和。据文献记载,刘基与温州名人交往甚多,如南曲始祖高则成、平阳乡绅周宗道、城内衡州僧人、教师洪元成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数字高的时候。
1348年,刘基遇到了南曲始祖高明。高明,字正腔圆,菜根人。他叫董佳先生,瑞安人,最出名的是他的歌剧《琵琶记》。刘基和高则成都在杭州工作。1351年10月,在东南沿海再次造反,元廷派大司农大支帖木儿上书。因为高则成是温州人,所以他“知道海边的事情”,派他随军。刘杰写《参军五首,送高则成南下》作为欢送会,激励高明参加军机服务朝廷。1354年,刘源氏反对朝廷对方国珍的传唤,被暂扣绍兴。我在绍兴的时候,高和刘还在一起唱和。可惜的是,高则成的诗已经不见了,刘基的《高韵雨中三首》依然存在:“我在一个短短的帐篷里探访过去,我不能为此担心。江湖满蛟浪,粳米秋飞。不要怪贾生好哭,但从不忧国。千万不要怜惜窗户,就像月亮一样,只为了给人留个白脑袋。”表现了高与刘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基一生成绩斐然,被朱元璋授予“至诚”称号,“子孙世袭”。但实际上,刘的后人几代都没有得过这个称号。发生了什么事?
刘基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联,次子刘晶。洪武年间,刘连因与胡党发生冲突,被迫下井。他32岁就去世了。在刘氏家族中继承了“赤诚伯爵”的称号。
公元1402年,明朝开国元勋朱从侄儿手中夺走了天下,但刘炜忠于皇帝,对朱说:“殿下永垂不朽之后,一言难尽。”成祖怒不可遏。刘晶被捕入狱,然后在狱中自杀。幸运的是,明朝开国元勋朱迪没有记取刘基的功德,也没有采纳大臣的建议杀掉他的后代,以至于刘氏家族得以保全,而伯爵的世袭诚意却被遗忘了。
刘基辅佐朱元璋打下明朝,进而定下洪武盛世。嘉靖年间,另一个温州人把大明推向了更好的地方,他对刘基的后代还是有“一句情话”的。
这个人就是张聪,嘉靖年间担任内阁首辅。张聪,张歌劳,温州妇孺皆知,龙湾区人。他是明朝在温州出生的最有权势的官员。张聪和刘基可以算是“半老乡”。刘基后人世袭诚意的历史遗产能够真正得到解决,是张聪的功劳。
嘉靖十年,刑部大夫李煜上书嘉靖皇帝,说刘基辛辛苦苦,世世代代当之无愧,就像中山王徐达一样。这个建议得到了张聪的大力支持。最后嘉靖授之,刘基九世之孙刘玉被封为“诚”。这一代是世袭的。根据《张璁集》所载“请复原开国主”一文,“清奏刘基子孙,已决定袭爵,其四家,包括常遇春在内,亦应查处袭爵。臣敬帝圣父之心,立功复业也是天下公议。”可以说,张聪对刘基和他的后人有过“一句恩言”。
刘伯温传说,太公节...他为温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温州人来说,刘基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有三点影响深远。
一个是《刘伯温传奇》。《刘伯温传说》记录了刘伯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除了张文所说的“百里坊”,还有“白鹿城”、“矮凳桥”、“中秋月饼”、“恋恋不舍”、“菩萨感动”、“阅百温”、“智慧篮”等等。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是瓯越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4月,《刘伯温传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6月,《刘伯温传说》被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为“民间文学”。
第二第三是刘季庙和“太公祭”。2001年6月25日,刘基庙、刘基墓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南田镇获得的第一张“国号”名片。根据南天刘氏族谱,刘基后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6月15日在刘基庙举行春秋祭祀,延续至今。2006年11月,太公节被指定为官方文化活动。祭祀从刘后裔的家庭祭祀转变为政府祭祀,显示了刘基在民间和地方的影响。2011年6月9日,太公节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温州都市报
/文数据照片
1.《方国珍 文成南田走出“明朝第一谋士”刘伯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国珍 文成南田走出“明朝第一谋士”刘伯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4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