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法雅果蔬专业合作示范场,一排排钢制番茄大棚整齐美观。数据地图遵循“温州改革”的轨迹,农民的创造永远是“春雷第一声”。
早在2002年,包括温州市鹿城区洪店村在内的9个村相继启动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5个完成了改制。但由于政策上缺乏一套详细的认定标准,改革后股东分红伴随着不断的纠纷,使得其他村迟迟不跟进。
村民“眼红”分红,村干部苦苦寻找政策依据。这种困境可以通过一张国家“通行证”来打破。2011年,新一轮“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落户温州,拉开了瓯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帷幕,迅速激起了农村发展的热情。这种民间自下而上的探索迅速转向全球推广的新阶段。
以此为契机,温州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突出“确权、赋权、活权”三个关键步骤,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扩权、提速、整合”改革,基本构建了清晰完整的农村产权价值实现体系。从“初次尝试”到“深度探索”,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赋予农民更多的产权。
准确确认集体家庭晒太阳的权利
不久前,平阳县清街乡15亩村土地确权证书的公告结束。村民李新宝打开刚拿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看了一遍:“有了这个证,家里零散的3亩地就有‘身份证’了。不担心以后会不会转让或者种植。”
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场硬仗。目前,“确认登记权并在上述书中登记”的工作已经结束。截至10月底,我市已完成土地权属登记发证,通过省级综合验收,发证率达94.5%。
为推动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从设想走向现实,温州围绕“三大习惯”开展了深入查勘、查勘编制、登记公示工作。每一个地块的土地权属都要经过严格的土地登记手续才能最终确定。同时,充分尊重事实和民意,在有争议的土地登记前解决争议;农民不配合确认的,暂停登记。
随着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出台,土地成为农民手中的“活”资产。同时,还采取措施,推动村集体资产由“共同所有”向“股份共有”的股份制改造。把集体经济产权交给农民并不容易:谁有一份,怎么分,分了以后怎么交易,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农村改革试验区通过实践来回答。
综合考虑后,温州实行“宜宽不宜严、宜安排、宜配套、简单不复杂”的集体资产量化对象确认总原则,实行“生不增、死不减、长不增、走不收”的静态管理。股权可以继承,可以转让,可以捐赠。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指导意见,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公平隐患。
在此框架下,集体资产丰富的乐清股份改革的探索是有道理的。乐清市柳市镇有个“中国电器城”,建在长虹村。2012年2月,经几十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最终的股权界定方案充分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一致通过。长虹村确定的股份总数为3798股,股本20万元。除村里保留的20%股权外,还有3038.5股,股东2164人。六年来,村里每股年底分红3500元。
目前全市99.8%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股份制改造,量化集体净资产170亿元,股东690万人。股改最大的区别是农民成为了村集体的“股东”,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不清、所有权不实的问题。
从固化到流动的完全授权
如何激活农村曾经沉睡被禁锢的资产?这已成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温州从完善适度规模经营和规范流转推动的配套机制入手,主要为农民提供“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两种方式。
苍南县雅中村106户农民投资成立了“法雅果蔬专业合作社”,拥有68亩土地经营权。在当地种植近三年,平均年收入乘以合同剩余年限,换算成每亩5000元。租金有保障后,他们在盈利后也享受分红。这是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土地规范化流转,各地通过因地制宜的收入分配方式,挖掘土地经营权中潜在的“金”,让农民以经营权参与农业产业化。
用土地入股不仅让人看到了收益,也有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乐清市丹溪镇耕地有序流转面积达9417.5亩,占总面积的79.3%,打造了以种植铁皮石斛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据农业经济报告统计,温州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28.5万亩,共有182家土地股份股份合作制企业,4.61万户,土地股份4.12万亩。
2014年,温州也推出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抵押方式有灵活性,流入方对转让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方的经营权均可用于抵押。这种灵活的政策缓解了农民缺乏抵押房产和贷款困难的问题。乐清财富果蔬专业合作社以247亩流转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当地银行借款160万元,成为温州历史上最大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针对村与村之间的显著差异,温州因地制宜推进村集体经济股权赋权改革:瓯海区试点股权质押,乐清市长虹村、苍南县河底高村等经济强村试点内部股权转让交易,鹿城区丰寿村试点继承权。洞头县大王店村和泰顺县中裕村资本运营股权参与试点...“一村一策”的改革试验就像一把“多功能钥匙”,一个接一个”,目前全市稳定经营收入的村累计分红14.7亿元,股权质押33例1304万元,村内股权转让近100例。
如今,“集体财富可以使人们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农村人民的共识,许多村庄正在探索新的股权增值方式。洞头县奥仔村1025名成员和股东创造性地成立了量化集体资产300万元的基金互助协会,明确互助资金用于协会成员的生产经营,如海水养殖、垂钓、发展渔民音乐等,三年利息收入120万元,实现股权增值40%。
创新生存权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过去,村民之间的集体经济股权交易分散、不规范,容易滋生矛盾。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2012年底率先启动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初步将三个市辖区的农村产权交易纳入“板块”。
2014年龙湾区永兴街二坊村物业使用权出租,标的为村委会大楼经营权。租期10年,成交价达到800多万元,是温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的第一笔交易。按照以往的说法,这个村的集体资产可能要卖500万。
第一家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民子豪”也诞生在温州,被公认为影响深远的创举。2015年初,根据市委一号文件要求,拟在永嘉、苍南、平阳开展政府采购服务试点,3家民营企业将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活跃的民间资本迅速点燃了温州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火花”。同年6月,苍南金融超市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苍南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的建设,注册资金100万元,开创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筹建的先河。当时瓯江北岸经永嘉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民营企业温州嘉诚拍卖有限公司承建,永嘉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于9月投入运营,成为全国首家利用民间资本建设的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由私人资本建造的试点项目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永嘉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不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业务体系,去年还成功落户淘宝资产处置平台“交易所”板块,试行了首批20套商铺农村集体产权网公开招标,为农村产权交易带来了新的网络信息运营模式。不久前,永嘉县被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列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永嘉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成为26项典型改革经验之一。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开创性探索中,2013年8月,我市颁布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12种与农业和农村有关的产权明确纳入交易范围,被认为是一项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开创性政策。温州各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完成交易金额近60亿元,其中以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和土地流转为主要业务。
专家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张小山
温州农村改革试验区以“赋予农民更多产权”的重大政策制定为主线,大胆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改革思路清晰,确认权利——赋权——生存权的改革路径清晰,逻辑主线严密。温州实验最深的感受是,它以农民的诉求和期望为导向,使改革有了无限的力量源泉;第二,做第一的精神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看趋势,主动进行改革;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采取“一村一策”,灵活应对不同地区的巨大差异。
温州的具体做法可能在其他地区无法复制,但以上三点应该是温州经验的精髓,可以适用于全国农村。
来源:温州日报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温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生动实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温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生动实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4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