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客户记者王明军
5月17日,在第15届深圳文化博览会上,集团媒体整合、县级媒体整合中心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旅游、风格”整合三个板块,吸引了众多嘉宾的关注。湖南日报党组成员、社会福利委员会委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公作为媒体同行和文化企业代表现场讲解。
目前,股份公司已经走出了“3+2+3”的发展道路。
“3”是媒体广告、发行和印刷的三个传统业务部门。湖南日报2018年广告收入突破1亿;《湖南日报》、《崔雯》、《放学后》杂志有效发行34万份、20万份、35万份;2018年,印刷收入1.14亿元...这一段的营收和利润占华盛整体营收和利润的70%,成为华盛的压舱石。
“2”是新媒体和大数据。华盛支持的湖南日报“中央厨房”二期建设,正在引进尖端高端技术,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同时,“新湘云”作为省级技术平台,可以为县级媒体中心建设提供“汇聚汇聚”等8个功能模块和“顶层设计实施方案”等5个服务包。龚定明测算过,华盛会为50人以上的县级金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服务。但在维护媒体运维安全的基础上,技术出口会给华盛带来不低于1亿元的经济增长。
华盛还与中国顶尖大数据公司合作,提供以舆论、智库、智慧城市、党建为重点的大数据服务。包括捕捉舆情数据;舆情数据分析;舆论处置--三个方面:正面舆论引导和负面舆论处置。"作为一个抒情服务,我们有天然的优势."龚定明介绍,华盛本身有强大的数据库和成熟的市场预期,然后链接到数据公司,利用华盛的平台为政府、高校、企业提供舆情服务。年利润将超过1000万元。
第二个“3”是风格、文化旅游和文化创作,这也是被丁公命名为“文化+”领域受众介绍的群体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组成部分。风格——中国最大的长途徒步活动“湖南百公里”已连续举办18届,吸引近20万人参加;吕雯华盛研究基地每年吸引6.5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研究;文创华盛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省级文创有限公司,正在建设湖南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中心。
“文化+”板块2017年开始运营,营收900万元。2018年收入6000万元,利润近1000万元。今年预计收入2亿元,净利润3000万元,其中研究科收入1亿元。按照龚鼎铭的假设,若干年后,这个板块的营收比例会和第一个传统板块的营收比例反向,占华盛总营收的70%。
不仅如此,这一段将由“3”改为“N”,文化、教育、养老也将逐步纳入。本集团在望城区的闲置土地和房地产已重新开发利用,并建立了经验研究基地。同时拥有数字工厂、动画工厂、文化创意工厂。每年6.5万人的流量是三大工厂持续输血,基地也将成为总部基地,以模式输出的方式渗透到地级市。
有了自己的基地和景点,在大数据的细分下有了巨大而精准的人流。媒体在传播主流声音、宣扬正能量的同时,也成为了生活的平台,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华盛正在形成以传统媒体为基础的新型传播模式和产业互联网链,以移动通信为先导,以技术推动“文化创造、文化旅行、风格”的融合。
1.《华声股份 推动“文创、文旅、文体”大融合——访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龚定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声股份 推动“文创、文旅、文体”大融合——访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龚定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5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