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灿烂辉煌,政权一个接一个,人物无数,传说无数。他们有能力,有性格,有性格,有气场,有每一个手势,有民国的完美风格。“民国范儿”指的是民国的精神、气质、风尚,集中体现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
在我看来,我们国民革命的前辈中不乏“民国范儿”,其中谭体武是一个传奇的怪姑娘,堪称“国民革命范儿”。
出身书香门第的民国精英
谭体武1902年10月9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名谭向峰。因为家境不好,她小学毕业就辍学了。然而,她天生聪明,勤奋,自学成才。1917年公费考上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由于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她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1920年,她来到北平,上了补习班,结识了丁玲、曹等朋友。1922年申请南京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鹤夫人奖学金”,先后被三所大学录取。经济上,进入北大,读法学院,1926年辍学。
谭嗣同的才华可以与中国当代才女如庐隐、苏、林、陆小曼、、丁玲相提并论。
热爱文学,擅长诗歌,她可以成为一名诗人。”人事变动苦不休,暂停签马楼。这颗心已经陨落破碎,我害怕看着西湖处处陨落。”北风怒刀,千山万水痛。可惜我是发自内心的讨厌人,一分钱都没割过。“我知道花会随着秋天而凋谢,但我仍然挂着嫣红。”这是谭体武1934年在杭州修改《内蒙古之旅》一书时写的诗。是大开大合,表达了“秋寒寻春”的主旨。她在1937年2月23日的《新民日报》上发表了《塞外劳动》四首诗,其中《去大庙》说:“一股爱国热融化了边关的热血。庙堂很远,依稀认得敌人的血。谁说乡下没人了?好,看看路虎。釉围炉,庆战功。希望能再一次准时带着酒看沈阳月亮。”就像黑夜里的雷电!
文笔流畅的她,还可以当翻译,学者,记者。她把《战后欧洲十年》翻译给商务印书馆,后来又翻译了《经济学原理》;她通过亲身调查和亲身经历,撰写了《内蒙古的过去与现在》、《新疆的交通》、《抗战前线发回的47篇报道》等与时代的需要和迫切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专著,展现了作者过人的才华。
凭借敏锐的目光和独到的见解,她甚至可以成为一名学习大师。她的北大老师,著名国学大师顾颉刚,非常重视谭体武。她曾经一本正经地写了一封信,“劝他把注意力放在世界历史和中国民族生活上,让他将来能对中国作一个通史,让他留在古代直到清朝,让谭留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现在”。
谭体武,哦,年轻的谭向峰,湖南的凤凰,民国的精英,你要死在哪里?
火凤凰献给革命
“她有一双明亮美丽的眼睛和一个高高的、略尖的鼻子”,“充分显示了她的智慧、毅力、聪明和热情”。“你很难想象她在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阵营里是这样的女英雄!”这是报社记者对谭体武的描述。
谭体武,一个美丽聪明的杰出女性,似乎是一个天生的革命者,一个有天赋的社会活动家。她锋芒毕露,豪放泼辣,是献身革命的火凤凰。
五四时期,她是学生领袖,组织学生示威,发动罢工,焚烧日货;“3·18”惨案发生时,她走在学生队的最前线,冒着北洋宪兵队的子弹去营救受伤的学生;九一八事变后,她大声呼喊:“醒醒吧!同胞”;1月28日上海抗战期间,她组织“中国女爱国护工队”,奔赴前线做战地救护;绥远抗战期间,她带领中国妇女爱国联盟的一名成员到长城外工作;1945年10月,为表彰谭嗣同在抗日战争中为救国做出的贡献,国民政府授予谭嗣同胜利勋章。抗战胜利后,她和重庆民运女公开发表《时局主张》宣言,呼吁成立联合政府,给人民民主自由。她在妇女圈子里有很高的威望,是国会代表和立法者。为了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她加入立法院的立法者,声讨当局的倒行逆施,提出质疑;1945年,她和国民党内的一些民主人士倡议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NLD”,任命谭嗣同为中央组织成员;她还秘密参加了王昆仑、王炳南、徐宝珍、武曲等建立的“中国民族群众联盟”,后更名为“中国民主革命联盟”;1949年3月,周恩来亲自提名她为新CPPCC的代表;1949年10月1日,她出席了开国大典,从此,她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
谭体武的人生轨迹,是一部凝练的中国近代史!
这位民国女英雄以自己的良知、能力和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宋庆龄、邓、何香凝、李德全、、曹、、石良等伟大女性一起载入史册。
让我们回放几个历史镜头,领略火凤过人的胆识、性格、气场: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当时在北大读书的谭体武和北大、中文系同学联合发起救国团,参加反帝示威。6月3日,北京学校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谭体武沿街喊口号,发传单,演讲。游行队伍行进到英国驻东交民巷大使馆时,同学刘遵义慌忙从队伍头上跑过去,对谭体武说:“听说东交民巷路口布置了机枪和水龙头,带队的同学怕引起冲突,改变了游行路线。”谭体武听后对学生们喊道:“我们不能改变游行路线,这是软弱!如果你害怕帝国主义的机枪和水龙,那威胁是什么!”随即,她大步走到游行队伍的前面,从男同学手中抢过校旗,举旗高呼:“如果你不怕死,跟我去英国大使馆!”许多学生跟随游行队伍来到东交民巷。曾经嚣张的外国人,赶紧收起机枪水龙,关上铁门,不敢出来。学生们一边喊着“打倒英帝国主义”,一边愤怒地把所有的旗帜和口号扔进东交民巷。当时《晨报》报道了这一幕,称赞“步道前获旗的激情女郎,喊回来”为“中国圣女贞德”。
1926年4月,军阀张·的军队进京,到处搜捕革命党员和学生骨干,加紧镇压革命。谭体武也被列入黑名单。北京大学教师李皇立即通知了她这次调动。谭体武伪装成一个男人,从北京逃到上海,在那里她加入了由李皇等人领导的“中国民族主义青年团”。1927年,“中国民族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重庆代表,谭体武当选为“全国共青团”中央委员,并担任执法部长。但在这次会议上,“全国青年团”公开反对北伐革命,提出与军阀孙联系,阻止北伐。谭体武原本设想依靠“国青团”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国青团”的大宣言与她的想法大相径庭,令她大失所望,毅然脱离了所谓的“中国民族主义青年团”。她还把自己的名字“谭向峰”改成了“谭体武”,表示要把这个当做一个训练,要警惕自己。
1935年12月,谭体武在有数百人参加的中国社会问题学会第二次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妇女运动的走向》的长篇报告。报告阐述了妇女运动的意义,驳斥了妇女应该放弃社会工作回到家庭的谬论,呼吁妇女参加抗日救国的工作。报告全文在《新民日报》上发表了几次。当时在内务部工作的谭体武,成为了妇女界的进步活动家,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内政部副部长张道藩把谭体武叫到办公室,严厉地对她说:“我听说你不工作,总是出去活动。你在违反组织纪律,反对政府法律。你这样做,应该不是公务员!”谭体武见他威胁自己,怒不可遏地反驳:“我宁愿不做公务员,但我忍不住要做中国人!”我俯身出去了。
解放前夕,谭嗣同利用其立法者的合法身份,组织邓季惺等一批反战、反民主人士,召开“十四大”,统一思想、统一斗争,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提出了严厉的质疑。1948年6月15日,《新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谭Tiwu关于翁主席施政报告的问题》的文章,标题为:她在文章中尖锐地指出:“共产党拿着富人的钱,用穷人的力量为穷人而战;国军拿穷人的钱,用穷人的力量为富人打仗;如何才能提振士气?”质询从军事、民众支持、经济、外交等方面指出反动派不可避免的失败,并连续四次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剿乱”,在国统区引起强烈反响。她对正义的呼喊就像一把长矛插入敌人的胸膛。
1957年,凤凰涅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谭体武先后担任国务院参事、新政治学会参事、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协会组织部副部长。他还在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
四十多岁的谭体武工作热情很高。作为司法领域的法律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她还视察、检查和敦促完善司法制度。在此期间,她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兢兢业业地工作。除了每天准时上班,晚上还经常会遇到或者参加大量的外事活动。有时候,不管她的身体状况如何,她几乎可以忘记自己。1954年,她在人大会场晕倒,被送往北京医院。她去北京程子煤矿视察工作时,并不满足于听汇报,而是亲自去几十米深的矿井视察。她对党和国家工作的热情可见一斑。
五十年代的前五年,谭体武忙忙碌碌,其乐融融。在网上可以找到“曹、、李德全、邓、谭体武在50年代合影”。照片中,谭体武微笑着,显得温柔大方。
1957年4月30日,为了动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顿局面,毛泽东亲自在天安门门召集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召开座谈会,请他们帮助共产党整顿局面,并向共产党提出建议。5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邀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的指示》,强调“没有民主党派批评的社会压力,整风就不会有效。”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本着为国家、为执政党的发展和前途着想的原则,谭体武就革命委员会成员应采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法制建设、执政党应遵守宪法、接受监督等问题,坦诚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今天看来她的演讲也是很有见地的。
然而,反右运动开始后,谭体武受到严厉批评,成为“最大胆、最尖锐、最具理论批判性”的“右派深度冲锋”。虽然被迫复习,但没有及格。这个人,被称为“准备带着花岗岩大脑去坟墓”,甚至提出“在对犯罪的理解上,她是否能写出自己不认同的东西”!
在疾风暴雨的考验中,谭体武的执拗显露出来,野心、良心、气魄都很明显。
凤凰涅槃,重生。1957年反右运动中,谭体武被扣上右派帽子,除国民革命北京市委员会委员职务外,其他职务全部撤销。1960年11月,谭体武被清除为右派。1962年3月,她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1979年,他的右派问题得到平反,政治声誉得到恢复。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委员、中国革命中央监督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主席。
此时的谭体武已经是79岁的老人了,但她依然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她为国民党革命的妇女工作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她以感性的写作,撰写了《三八节的老日本》《鲜明对比》《真诚的祝愿》《关于台湾省回归祖国的讲话》《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性质和任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与怀念台湾同胞》《中国消除对妇女歧视的成就》等文章,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在参政的舞台上,她依然意气风发,积极建言。198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87岁的谭体武提出了《关于加强台湾工作统一领导和合作的建议》,提出长期目标是实现一国两制,中期目标是与台湾省官员举行谈判,短期目标是开展两岸全方位交流。该提案被评为CPPCC全国委员会的优秀提案。
1995年,她93岁的时候,看了贾一斌同志写的《论台独》,写了《论台独》一文,敲响了“中国人的警钟”,发表在团结日报上。她痛斥:“‘台独’是民族的大忧患,全国人民,包括台湾省同胞,要团结起来反对背叛祖国统一的罪魁祸首,团结起来反对背叛祖国统一的罪恶的‘台独’。"
1997年2月10日,谭体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谭体武是中国百年来为数不多的陌生女孩。在官方或媒体的无数赞誉中,我觉得这句话最准确——“她一生革命化,革命气节坚如钢铁,水清如水,为公争光的爱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值得敬佩。”
凤凰城住在吴彼的什么地方
湘女多情,自古有之。无论是热恋中的激情,还是失恋后的委婉缠绵,还是无法自拔的暗恋,他们都表演了一系列让人落泪,让人心动的情歌。
端庄秀丽,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谭体武,自然缺少追求者。作为书香门第和大家闺秀,她有着优雅的气质。有幸上门采访谭体武的记者曾这样描述:“她热爱文学,尤其是古诗词。她喜欢古董。在她的书房里,有一把古色古香的盘龙椅,一个古画中常见的砚台,还有许多古盘古碗。”
和她一样,谭体武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不平凡。
在丁玲的《自传》中,丁玲提到了谭Tiwu对情感的“冷静”、“彻底”、“过于理性”。丁玲很伤心,因为她最好的朋友去世了,王的丈夫瞿秋白不久就嫁给了。她写道:“我很激动。为了蹇宏的爱,为了蹇宏的死,为了我失去蹇宏,为了我和蹇宏的友谊,我对秋白有很多委屈。我把我的感受都告诉了谭体武。她用平静的态度回答我,告诉我不值得痛苦。她让我全扔到东海和昆仑山那边。她说的很有道理。她对世界有透彻的了解。我听了她的话,却疏远了她。我不喜欢这种彻底,也不喜欢太理性。谭体武一直不明白我和她的友谊疏远的原因。”
但是,偏偏有人追求这样超乎寻常的冷淡,迷恋爱情。
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通过通读顾颉刚《日记》中的全部日记,意外地发现,身为绅士的国学大师顾颉刚,在深沉恬静的感情背后,有着浪漫的情怀。他对谭体武女士的爱可谓“缠绵之爱”,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顾颉刚在1924年4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他和潘家洵以及北大女生黄、彭道真、刘遵义、谭体武等前往颐和园等地。这是顾颉刚第一次见到谭体武的时候。顾颉刚写道:“在所有和我一起旅行的人中,我最爱谭女士,因为她孤独而呆板,就像幽谷中的寒梅,让人耳目一新。”这时,谭体武22岁,是北大学生;顾颉刚,32岁,北京大学研究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国研究季刊》编委。他结过两次婚。
顾颉刚一直暗恋谭体武,没有骗过好朋友俞平伯。他给俞平伯写信倾诉:“我从来没有对女人感兴趣,但这次我看到了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她极其冷漠、骄傲、勇敢、勤劳和情绪化...看到她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爱和尊重,没有恍惚的感觉...我的感情对我说:‘如果你不理他,你的生活就会像沙漠一样干燥,太美好,不能算作一个人;至于职业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羁绊,不管是什么。“平伯,我的理智和我的感情是分开的。我该怎么办?”
顾颉刚甚至把自己对谭体武的爱告诉了妻子。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写的是安信,我会尽我所能写几个月来我对谭女士的爱。要问自己这个心很坦诚,没有得失。作为我最亲的人,我不应该口无遮拦,所以我只是随口一吐,让胸口好受点。如果你看完信没有感到痛苦,那就更令人欣慰了。”
然而谭体武似乎对顾颉刚的暗恋一无所知。直到1943年5月,妻子尹六安去世半个月后,顾颉刚正式向谭体武求婚。他写了6天,总共10页。一封长长的求婚信发出后,他很快得到了答复。可以说“落花多情,流水无心”。谭体武当面婉言拒绝:“为了顾先生,顾先生一定要有前途;为了你自己,你是一个积极的人,不能管理家务。”和西北告别。之后,顾颉刚嫁给了张静秋,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谭体武。几十年来,他继续写许多诗来表达他的感情,这些诗留在他的日记里。
1978年9月6日,85岁的顾颉刚翻着54年前的日记。当他看到1924年他和谭体武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们在颐和园一起旅行时,悲伤由此而来,浓缩成一首诗:“我无缘无故地遇见了碧湖湄,我对刘福走廊的梦感到怀疑。五十年来,泪如泉涌,怜惜是天涯。”然后,他用“一生的痛苦”来概括自己对谭体武的迷恋。在《未完成的才华,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一文中说:“顾为她写了无数的诗,做了各种各样的梦,她的情绪很强烈,可想而知。”
凤凰城住在吴彼哪里?谁能走进谭体武的爱情?有人提到了黄。
黄,字季广。新桂系三巨头之一,与李宗仁、白崇禧同为临时英雄。28岁是军区司令员,30岁是广西省主席。国民革命军的中将将被加上这个头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案委员会委员。
1933年10月,黄奉命来安慰内蒙时,谭嗣同被亲自调去陪伴他。在内蒙古考察期间,黄携带珍贵礼品,考察了内蒙古的自治、人口减少、蒙古族的游戏和战斗生活等诸多问题,与内蒙古领主德国王达成初步共识。黄有一次访昭君墓,写了一首诗说:“来朝贡,因为边疆高,野草年年烧个不休,晚霞红而凄凉。评说汉朝历史,春秋有千年,有几个外患,红脸白骨交胡,嫉恨女儿曹。”谭体武很欣赏。从内蒙古回来后,谭嗣同写了《内蒙古的过去和现在》,由黄作序。他称赞谭体武“做事勇敢,写作勤奋”。互相欣赏,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
1949年初,在港的谭体武协助中共华南局,劝黄离开国民党北上参加中共“新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后,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的谭体武、黄,同为法律界人士、朋友、同志、同事,异口同声,异口同声;在“反右”运动中,谭、黄同为国民革命的“四大右派”,同甘共苦。
黄结婚了。据说有一篇“反右”的报道,提到人民大学附属工农快速中学的女学生刘泽芝曾问谭与黄是什么关系。谭体武平静地回答:“那是精神恋爱!”
从未结婚终身的谭体武,无论是过去50年含泪的爱,还是自己精神上的爱,都爱得如此之深,如此之惊人。
谭体武,百年以来中国少有的奇奇怪怪的姑娘和圣女贞德,真的是民国和国民革命令人敬佩的楷模!
1.《夕阳红七世有幸 湘女谭惕吾:她的人生轨迹,演绎出一部简编中国现代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夕阳红七世有幸 湘女谭惕吾:她的人生轨迹,演绎出一部简编中国现代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7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