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苑
“外滩源”和“外滩”不一样。外滩源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的交汇处。时间上,外滩源拥有一批外滩地区最早修建的历史建筑;在空是外滩的起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外滩的源头和上海“皇冠”上的“明珠”。本着“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发展原则,该地区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发展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旧区改造,而是尽力发掘历史建筑潜在的人文价值,恢复和保留街区的古典风格。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要遵循“保护中发展,保护中发展”的原则,通过功能重组和设施更新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努力把“旧”变成“经典”。
真光大厦
真光大厦,原名浸信会大厦,因是中国浸信会所在地,所以以一个宗教机构的名称命名。后来教会组织创办了传教刊物《真光》,取名《真光建筑》。该建筑位于圆明园路209号,在北京东路和苏州南路之间。该建筑从西向东,有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用锐角垂直线装饰,女儿墙封闭。水平直线、乳黄色和棕色曲面外墙饰面砖的交叉组合。大玻璃窗和方形玻璃灯柱,室内光滑的吊顶和墙面线脚以及灯光处理都很有时代感。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1930年竣工使用。当时他聘请了上海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Hudec。邬达克1893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1916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1918年来到上海,在美国建筑师R.A .库里创办的克利夫兰事务所工作,期间与克莱合作设计了美国总会、中西女子中学、国际储蓄俱乐部大厦(现国际饭店)等一系列建筑。浸礼会大厦的设计改变了邬达克的设计理念,从复兴走向现代。
蓝欣大楼
蓝欣大厦与谢晋大厦融为一体,建在上海最早的剧院蓝欣剧院旧址上,即现在的圆明园路185号。上海蓝欣剧院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剧院之一。1866年,由上海体育基金董事会投资兴建于上海港路和圆明园路的转角处。它是一个木质结构,设施简单,是上海“大不列颠美剧社”的演出场地。1871年3月2日,该遗址不幸被大火烧毁。1872年,一座豪华的砖木结构蓝欣剧院在旧址重建,这是上海西部最早的现代西式剧院建筑。1930年,剧院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1931年,老蓝欣剧院迁至浦石路麦尔西艾路口(现茂名南路、长乐路路口)。
蓝欣大厦于1930年建于圆明园路185号,1931年完工,当时中国外交部驻上海办事处设在这里。该建筑从西向东,有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326平方米,建筑面积9105平方米。外墙立面用棕色砖装饰,简洁美观。正门略出前方,有齿状角石,夹层窗、洞有连续平拱钢窗,横线韵味强。顶部阳台用爱奥尼亚柱装饰,窗楣用三角山墙装饰。塔顶三面饰弧形拱门,中心镶嵌针石。整栋建筑呈现现代主义风格,局部采用新古典主义装饰。
谢晋大楼
谢晋大厦建于1923年,位于圆明园路169号。将差的建筑制图事务所设计,建筑是6层楼高,立面是不拘一格的风格。正门厅楼梯间有时代特色。楼梯间是铸铁的,有木门玻璃。
民国时期,谢晋楼曾长期作为基督教理事会使用。1922年,基督教中国会议在上海谢晋大厦举行。来自19个省、10多个教派的1000多名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为期八天的会议专门讨论传教、出版、慈善和其他问题。它肯定了“本色教会”是中国教会发展的关键,教会的未来在于“团结、本色、成圣”。
会上,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成立,基督教青年会理事长余日章当选会长,上海市监察委员会主任蒋长川、山东浸信会传教士巴穆德当选副会长,程静宜当选理事长。会场是上海的谢晋大厦。
当时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占据了整个三层,其余被不同宗教派别的各种组织使用,包括美国圣经协会、苏格兰圣经协会、伦敦联合会、中国长老会、美国红十字会等。
哈密大厦
哈密大厦,位于圆明园路149号,建于1927年。由新马海洋行设计,具有新古典主义的折中立面。整个建筑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装饰得一丝不苟,富丽堂皇。立面风格是不拘一格的三级立面。整体尺度合适,细节精致,入口大门和阳台细节精准。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位于圆明园路133号。建于1933年,由上海著名中国建筑师李金培设计。该建筑从西向东,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890平方米,建筑面积5834平方米。建筑外观受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装饰图案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立面基座为石刻莲花花瓣须弥,窗裙和压顶饰以假石回文,入口门楣为石刻钩头滴水。室内装饰有沉箱吊顶和仿印章彩画,十分精致。
圆明园公寓
圆明园公寓位于圆明园路115号,建于1904年左右,由著名的现代上海建筑师事务所埃尔德洋行设计。主体为四层砖混结构,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整栋建筑有着清晰的砖墙和砖雕,展现了典型的英格兰安妮女王的复兴风格。它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
安北洋行
安北洋行建于1907年。该建筑由通和洋行设计。它有四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立面有变形的古典装饰符号,坡屋顶,红平瓦,南北两端有坚硬的山墙,东立面有花岗岩地基,底立面有清晰的红砖墙。砌砖没问题。入口湾强调垂直构成,用半圆形的挑窗装饰。
附录:“外滩源头”14座历史建筑保护单位
1.英国领事馆(1873)中山东一路33号
2.圆明园路97号安北洋行大厦(1908)
3.北京东路31 ~ 91号益丰洋行大厦(1911)
4.香港路,香港协会大厦(1918)
5.虎丘路11号青年协会大楼(1924)
6.虎丘路142号光禄大厦(1925)
7.圆明园路185号蓝欣大厦(1927)
8.钟毅大厦(1930)苏州南路161-175号
9.虎丘路128号光学大厦(1930)
10.圆明园路133号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1930)
11.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厦(1930)
12.虎丘路20号亚洲文化协会大楼(1932)
13.仁济洋行大厦(1936)滇池路100-110号
14.叶广房地产公司大厦(1936)滇池路120号
1.《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不可不看的上海经典历史建筑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不可不看的上海经典历史建筑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5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