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
“宁波是我的故乡,江北是我的故乡,我的生命基因来自这片土地,我对这片土地始终有着莫名的眷恋和情意。”这是冯骥才深情对老乡说的一段话。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冯骥才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中,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关怀表现出他的童心。
这部作品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祖父和父亲都出生在宁波慈城。冯骥才从小热爱艺术、文学、音乐和各种球类运动。高中毕业后去天津书画社当画家,对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产生了兴趣。他年轻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默默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文学创作迎来了复兴。1978年,冯骥才的第一部作品《拳师》正式出版。在那些普通人月薪不到30元的日子里,冯骥才收到了3300元的巨款,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收到这笔款项的中国作家之一。
怀着对文学的使命和激情,80年代,冯骥才写了《神鞭》、《三寸金莲》等一系列小说、散文、随笔。这些作品关注的是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人情,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每部作品都出版,收到几百封信。
前不久,冯骥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有读者流着泪给他写信,泪水打湿了信纸。当他打开信封时,他发现信纸粘在一起,打开时有沙沙的声音,这让他感动不已。
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1991年,冯骥才的《故乡的灵魂》出版。在冯骥才的作品中,家乡宁波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力量,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他。
《国魂》出版一年后,冯骥才走上了归乡归母之路。他家乡宁波的一件好事,开启了他近30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那一天,冯骥才被月亮湖边的一个老祠堂吸引了。这个祠堂是唐代诗人何的皇家秘祠,当时准备供宁波文联使用,但修缮经费尚未落实。冯骥才卖掉了自己带回家乡举办展览的几幅画,筹得20万元修缮皇家秘密监狱神社。冯骥才说,文化遗产是活的,要保留历史的记忆,完整的交给下一代。
1995年,记者专程到天津采访他时,他问:“我的家乡现在怎么样了?”记者说:“宁波到处搞建设,像个大工地。”冯骥才紧张地问:“老房子怎么办?那些古建筑保护得好吗?”记者告诉他,中山路上的仙通塔已经得到了保护,一些有价值的老房子也在规划中得到保护。冯骥才满意地点点头。
2001年,冯骥才开始担任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协会主席,随即提出全面梳理民间文化遗产,用文字和图像记录存档。经过两年的准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3月,冯骥才在杭州参加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促进会。会议一结束,他就驱车前往慈城镇,视察夫子庙、丰寨、考棚、唐宝山、县衙等文化遗址。
2006年4月,中国古村落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西塘举行。冯骥才趁着这个机会,急忙赶到慈城调查。他很高兴看到朱宝大楼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下午参观千通古镇时说,古村落是中国民俗文化最后的“箱底”,千通古镇一定不能过于注重旅游开发而忽视有效保护。
在冯骥才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慈溪举行。会议通过了《鸣鹤宣言》,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三大原则:“科学保护、乡愁留存、以人为本”。
目前,中国已有3000多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波有近10个国家级名村。《宁波市历史著名村镇保护条例》正式颁布,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指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冯骥才是创建文化遗产日的创始人。
作为家乡文化的平台
除了保护文化遗产,冯骥才还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捐款捐物,倾其所有。
20世纪90年代初,宁波花小白越剧团有一批优秀的演员,但在国内知名度不高,迫切需要通过一些平台扩大影响力。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1996年6月,冯骥才拍卖了三幅国画,并赞助花小白越剧团赴天津演出。
演出期间,冯骥才不仅亲自出席了新闻发布会,陪同剧团到天津大港工地吊唁演出,还发动当地媒体对花小白越剧团进行了报道,使宁波花小白越剧团在天津产生了广泛影响,创造了“七去天津”的辉煌表演。
1996年底,宁波帮带着自己的话剧《罗下岗》到金京参加全国话剧排演。冯骥才得知后,从天津赶到北京观察。演出结束,他悄悄出现在舞台上,向演员们告别。他说:“如果今晚的表演令人难忘,请不要忘记宁波老乡是特地从天津来的。我热烈鼓掌。”
2009年11月,在冯骥才的推动下,中国民间文学艺术最高奖第九届“山花奖”颁奖仪式在鄞州举行。2016年4月,冯骥才祖屋博物馆在慈城落成,冯骥才向博物馆捐赠图书、书法、文具、音像制品300余件。
今年,冯骥才76岁。但是,她精神奕奕,依旧走起路来如火如荼。她坚持走访全国各地,谈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最近他正在计划下一次回家。记者崔晓明
1.《冯骥才的坚守 40年印迹|冯骥才:我的生命基因都来自这片土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冯骥才的坚守 40年印迹|冯骥才:我的生命基因都来自这片土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9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