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复杂的代际历史中,基督教宗教元素是一种渗透于主流文化肌理的异常现象。
从中国电影早期的极端边缘地位,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进入民众的批判视野,进而席卷全球商业电影,成为大众文化的元素之一,呈现出异常丰富、时而矛盾的银幕形象。
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宗教元素因其特殊性和多样性而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城市想象与基督教相关的文化舒适(1922 -1949)
到目前为止,有大量记载的带有基督教元素的中国电影出现在1922年。由上海影视公司出品、丹·杜宇执导的故事片《海誓山盟》中,有一个天主教会的场景:女主角朱富被金钱诱惑,背叛了心上人,与表妹结婚。然而,当她在教堂结婚时,她后悔了,逃离了婚姻,寻找一个甜心来祈祷复合。在这部电影中,教堂不仅作为西式婚礼场所存在,而且促进了故事的发展。天主教会的空宗教音乐和上帝面前神圣的婚约共同催生了朱富的遗憾和忏悔。
在《海誓山盟》之后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基督教宗教元素的运用基本上是三种类似的方式:用教堂建筑来指出故事作为大都市的位置,或者增加剧情的西方浪漫色彩;利用教堂或圣礼礼仪中包含的宗教情感影响主角,促进剧情发展;作为战争的避难所,教会展现了基督教及其神职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些电影中的基督教宗教元素在剧情中所占比例较小,能够很好地融入故事中,给中国观众带来视觉审美愉悦,符合那个时期商业电影的典型特征。这些特点与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生活环境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分布密切相关。
有些电影也有明显的政治诉求,比如《世界儿童》(1941)。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量犹太人在外国避难。当时,大量犹太人聚集在上海,包括电影导演弗莱克先生和夫人。编剧是中国电影大师费穆,堪称“一部不同民族、不同种族艺术家的作品”。当时,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漩涡中。影片讲述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抛弃分歧,携手对敌的故事。基督教从宗教层面出现,成为一种文化政治隐喻,以基督教宗教信仰的普世价值为纽带,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团结在一起。
从1922年到1949年,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宗教元素主要表现为赞美。基督教词汇作为一个称谓或台词,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浸润,参与了中国公民的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自觉的情感意识。教堂作为一种景观建筑,主要从澄清故事环境、促进情节发展的功能出发(1922年的《海誓》),作为现代城市的文化想象(1935年的《城市风景》)。在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基督教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1938年天主教弥撒),也号召人们发扬反法西斯精神(1941年的《世界儿童》),或者充当亲美的政治象征,呼应国民党统治时期(1946年圣城)的时代语境。
基督教宗教文化的负面改写(1949 -1982)
如果说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形象主要是正面和景观,但并没有广泛的政治内涵;1949年后,突然变了。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基督教宗教形象都是负面的政治象征,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及其附庸。这种反转主要是时代背景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需要对国内外势力进行考察,基督教成为监督改造的重点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基督徒在西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宗教宗派主义的影响下,对新国家政权产生误解,出现了一系列抵制国家政策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手整顿基督教,并通过新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和天主教的“反帝爱国运动”,对群众特别是基督教徒进行爱国教育,揭露西方势力借助基督教进行文化侵略和间谍活动的阴谋,意图消灭中国教会内部的外国敌对势力,使教会逐渐摆脱外国使团和教廷的控制,成为中国人民自主、自立、自传式的本土化宗教。
基于上述背景,1949年至1982年的中国电影对基督教宗教元素进行了负面使用。
最初的负面发展出现在叶明1951年拍摄的《辉煌》中。影片将天主教堂描绘成美国监视和摧毁中国建设的阴谋。美国人金神父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窃取中国情报的间谍。
1952年的电影《控诉》也是类似的处理方式,把新教教会学校的老师和牧师刻画成亲美分子,阻挠学生的进步运动。这两部电影分别揭露了天主教和新教的潜在敌人,批判了普通基督徒的盲目信仰和顺从,呼吁信徒和群众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西方反动势力的帮凶。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形象主要体现在神职人员的形象设定和教堂之间的叙事功能空。神职人员具有典型的欧美民族外貌,他们是敌对政治集团的粉丝,在影片的叙事中被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所取代。教会空褪去了它的神圣光环,成为恐吓和引诱基督徒、藏匿枪支弹药、策划反动行为的场所。总之,基督教成了帝国主义用来对中国进行政治颠覆和文化侵略的工具。
基督教宗教元素的多元化呈现(1982年至今)
自1982年以来,包含基督教宗教元素的中国电影数量明显增加,不仅类型多样、主题丰富、题材拓宽,而且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基督教宗教形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国际环境突变,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军事力量的威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经济文化的“后殖民主义”。
另一方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与西方对话,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思想解放、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中呈现的基督教宗教元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人物而言,有解救中国军民的好牧师(1987年的《屠城血证》),也有参与纳粹侵略的坏牧师(1989年的《巴黎枪手》);就题材选择而言,基督教宗教元素融入了晚清反殖民侵略(《简毅七侠》1992)、民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东方大魔王》1985)、当代社会犯罪(《地狱与天堂》1989)等诸多题材;就类型而言,以具有娱乐功能的主旋律电影为主,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兼顾大众的审美情趣。
“新时期”的命名伴随着“旧时代”的界定和抛弃,也面临着中西对话带来的民族认同焦虑。在八九十年代,含有基督教宗教成分的电影不再设定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叙事背景,不再讲述人民民主政权与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相反,他们把叙事视野放在历史的更深处,重塑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性。比如以晚清、民国、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都展现了人民对殖民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侠客》(1992)讲述了清末爱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故事,《东方大魔王》(1985)讲述了民国民间艺人与蛮横的西方人和袁世凯政府的斗争故事,《屠城血证》(1987)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些电影既顺应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主观想象,又直接参与了这些民族想象的建构,并通过电影叙事称之为广大中国人的自觉认同。
同时,在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时,80、90年代的中国电影也日益呈现出“去政治化”的特征。神职人员的形象逐渐从殖民主义者、破坏分子转变为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国人共患难的主教(避难(1988))和清末抵制与人民进行鸦片贸易的牧师(庙里的幽灵(1989))。宗教人员开始摆脱“政敌”的象征,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影片在呈现教堂景观和宗教物品时,强调其作为外来宗教的神秘和神圣氛围。
在国内电影体制改革和好莱坞电影竞争的多重影响下,中国电影市场从80年代的低迷期崛起,90年代逐渐复苏,21世纪迅速发展。特别是以张艺谋《英雄》(2002)为代表的中国大片诞生后,以大投入、大明星、大营销、大市场为特征的中国大片层出不穷,导致中国商业电影迅速发展,将本土观众带回影院,试图打入欧美主流电影市场。
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在类型、主题和题材上都比上世纪末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宗教元素已经完全摆脱了负面性,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正面形象。教堂、神职人员等宗教元素经常出现在无数商业电影中,有些电影甚至上升到讨论宗教主题的高度。艺术电影数量相对较少,主要以纪实或写实风格的方式呈现基督教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基督教团体在中国的生存状况。
新世纪以来,大部分带有基督教宗教成分的商业大片都以南京大屠杀为故事主题,比如陆川的《南京!南京!”(2009)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2011),都是当年全球发行的商业巨头。这类题材有三大优势: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苦难历史,深受大众关注,意味着国内市场潜力可观;这个主题与基督教关系密切,容易植入西方文化元素,容易赢得欧美主流电影市场的青睐;这种题材的电影必然会包含反帝爱国的情怀,在国内的审核和发行会更顺畅。因此,“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和《金陵十三钗》都在当年获得了票房成功。然而,这类电影在文化批评中褒贬不一。赞人们认为它体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深刻思考人性,具有国际视野;诋毁者批评它迎合欧美市场,抬高西方人的形象,把他们塑造成中国人的救世主,而中国军民,尤其是妇女,则成了软弱的救世主。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基督教宗教元素在关于都市爱情的商业电影中被频繁使用,主要受众是都市青年男女。鉴于这群人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向往和对西方浪漫爱情的期待,制片人选择在国外拍摄,欧美的教堂建筑和西式的婚礼场景都包含在电影叙事中。基督教宗教元素的运用类似于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以教堂建筑为故事背景(2014年《同桌的你》),或者推动故事发展的叙事空(2015年《让我们结婚吧》),反映了中国人对现代中国的自我想象,以西方的他者为镜看待自己,在凝视中获得身份的确认和表达。但这类电影只把基督教宗教元素作为摄影呈现,基本不涉及信仰的表达。基督教的宗教意义被溶为日常审美的陌生化,成为增加票房收入的工具。
电影体制改革也为中国艺术电影空提供了生存空间。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电影的言说空不断扩大,基督教宗教文化成为其表达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七部电影中:田壮壮拍摄的《德拉姆》(2004)、徐昕拍摄的《房山教堂》(2005)、天主教崔子恩拍摄的《旧约》(2002)和《基督》。这些电影无论是以纯粹的纪实方式还是以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呈现了中国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宗教信仰,展现了基督教的崇拜活动纪录片一般采取中立的态度,情节的缺失更像是基督教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碎片化呈现。相比之下,mainland China首位基督教(新教)导演甘小二更值得关注。他的电影都以中国农村基督教为中心,致力于展示中国农村基督教的生存状态和农民基督徒的日常精神生活,并从宗教信仰、文化认同和中西文化碰撞等角度反思基督教的本土化。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发!
总制片人:许主编:李制片:评论:李
微信ID: zgmzbwx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中国民族新闻微信期待您的关注
声明:此微信是国家民委负责的中国国家报主办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我们的立场。内容主要来自中国民族新闻和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在互联网上分享,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或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或任何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和删除。
电话:82685629/82685958
电子邮件:zgmzb@sina.com
感谢大家对这个微信的关注!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新闻
国内统一序列号:CN11-0192
过帐代码:1-236
1.《基督教的电影 宗教眼丨基督宗教元素电影在中国的三段式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基督教的电影 宗教眼丨基督宗教元素电影在中国的三段式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3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