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句话:“很久以前,有一个……”这时,我们会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飞翔,而能带给我们这种奇妙体验的,就是故事。
快乐的童年是伴随着故事的童年。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由美丽的故事组成的。有现实故事,也有童话。
《童年的消失》一书的作者格雷厄姆·格林在谈到童年时说:“也许只有童年书籍才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小时候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未来。就像算命先生在纸牌中看到了漫长的旅程,或者在水中看到了死亡,这些书都影响了未来。”
童年接触到的故事,往往在成年后还历历在目。我们总能记住父母讲的故事的一些细节。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的法宝。我们通过故事获得快乐,享受快乐,了解世界。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孩子们理解了语言的奥秘,学会了表达,加速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说话,一般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学会倾听”。婴幼儿从出生就处于口语环境中,首先用耳朵接收信息。随着儿童说话器官的发展,他们将逐渐进入第二个过程——“学会说话”,即用嘴表达信息。儿童学习单词的两个过程在长度上是不同的。从“学会听”到“学会说”,一般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孩子“学会倾听”——用耳朵接收信息更容易,“学会说话”——用嘴巴表达信息更难。
孩子们对语言的第一次体验是通过他们的耳朵。例如,听妈妈唱摇篮曲和童谣会鼓励孩子有一个美妙愉快的语言体验。语言包含声音、意图和意义,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说话和唱歌为孩子提供语言体验和刺激。讲故事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实施方式。
现在的父母往往知道给孩子讲故事的重要性,让孩子听故事的意义,但往往不知道怎么讲故事,怎么讲故事会让孩子更爱孩子。我会和父母老师分享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故事,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如何用故事帮助孩子成长,如何为孩子构建美好的“故事童年”。
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的法宝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因为它源于民间,流传到民间,它的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它的情节巧妙有趣,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的喜爱。
文字出现之前,故事就产生了。在字典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定义。
《辞海》对故事的定义是:“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注重对练习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更适合口头讲述。”
《现代汉语词典》将故事定义为:“用作叙述对象的真实或虚构的事物,连贯、有吸引力、有感染力。”
这些对故事的定义都是静态的词,但在我眼里,故事是动态的,丰富的,有画面有声音的。发生的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可以是故事。世间万物,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物体,都可以有故事。
为孩子们打开故事王国的大门
故事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
根据故事的创作过程,包括民间故事和创作故事。
按故事形式分类,包括文字故事、图画故事、音乐故事、谜语故事等。
根据故事内容,包括儿童生活故事、动物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故事、童话、民间故事、寓言、科幻故事等。
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情节,故事通常有开头,也有结尾。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故事。
民间故事:它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叙事性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和幻想性成分,题材广泛。比如大家熟悉的“蜗牛姑娘”和“牛郎织女”,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
改编故事:改编自古今中外文学经典,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又称文学经典故事。比如《西游记》。
生活故事: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础,反映孩子身边发生的琐事的生活故事,可以分为以人和事为主的生活故事。在幼儿园,老师经常给孩子们讲生活故事。
历史故事:以史实为依据,适合儿童欣赏和倾听的故事,是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比如《岳飞尽忠报国》《三顾茅庐》等等。
童话:赋予动物、植物或物体以人类情感的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总是将恶与善推向极端。通俗地说,坏人特别坏,好人特别好;坏人恶毒,好人善良。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善良,皇后恶毒。在《灰姑娘》中,灰姑娘善良,继母恶毒。童话往往蕴含着神奇的魔力、无尽的财富、狰狞的妖怪等元素,使故事引人入胜,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比如《八仙过海》《给牛弹琴》《雕舟为剑》《画蛇添足》等等。
动物故事:以动物世界为基础,以动物为主人公,描写其生态和习性,或者用动物形象来比较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比如《龟兔赛跑》《小马过河》《猫钓》等等。
科幻故事: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由合理的想象和幻想创造的故事是科学幻想故事。比如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无限想象和幻想,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当然,这些故事类型的分类并不全面,有时候童话里也有动物故事;有时候历史故事里也有成语故事。这里我们简单的对故事进行分类,让家长和老师知道故事大致分为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这样在给孩子选择故事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
故事的特点
故事要适合口碑
故事有虚有实。写故事讲故事的人,通过故事向孩子传递一个情节,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故事一般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尤其是能讲的故事。最初的故事可能是一群野人围着篝火吃烧烤,而今天说的是阿三抓了一只兔子,阿四没追老虎。虽然他们的语言极其简洁,不够丰富,但他们肯定会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对方,所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故事必须通过口头传递。后来慢慢有了文字,流传的故事也有了记录,这是我们现在能读到的一些故事。能讲的故事一定不复杂。比如《红楼梦》的复杂性不适合讲故事,让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故事特别适合阅读。给孩子讲的故事一定要通俗易懂。
故事要有时间和场景
故事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尤其是3-6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容易相信。比如,当我们对孩子说“太阳出来了”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可以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仿佛看见太阳在对他微笑。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作为载体,传授知识、行为规范和处事道理。
我们讲故事的时候最好给孩子营造一种氛围。一个特殊的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尽情想象。比如“在看不到边缘的草原上,有一群羊在那里吃草,太阳刚从东方升起,羊就觉得很舒服……”孩子听大人的描述,以有限的经验和体会,想象看不到边缘的草原,哪怕你想象的是之前看过的草原的画面。带孩子去大草原的现场,孩子会随着故事继续想象小羊、小马或者婴儿。
故事里一定有对话
有了时间和场景,故事就需要有人物,故事中的人物之间一定要有对话,这是讲故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讲故事之前,要对故事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如果故事中很少或没有对话,就必须把一些叙事语言变成对话。只有有了对话的故事,人物才能变得生动,更容易吸引孩子。
举个例子,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小明放学回家,妈妈做红烧鱼等他。”可以改成:“小明放学一进屋就喊:‘妈妈,我回来啦!’妈妈背着书包和小明打招呼,笑着说:孩子,你饿吗?“妈妈今天给你做了红烧鱼,”小明兴奋地看着妈妈:‘妈妈,我已经闻到红烧鱼的味道了。真香!对话会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物和故事;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对话也更容易让故事生动起来。
故事是最好的教育
故事是情感的乳汁
讲故事就像给孩子喂奶,是父母和孩子的精神交流。可以说,故事是情感的乳汁。
亲人之间的情感是慢慢积累的。父母希望孩子亲自己,需要从小打好基础。一个故事,一首儿歌,也能传递亲情。比如我小的时候,妈妈爸爸经常给我讲故事,后来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儿子听。当我们提到这些故事时,整个家庭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这是故事的传承,是亲情的纽带。
所有喂过奶的妈妈都知道,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妈妈通常是很专注的,看着宝宝吸着奶,充满爱意的想着:我的宝宝会越来越强壮,越来越漂亮。如果你这样想,牛奶对宝宝的身体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妈妈喂奶时不注意,甚至烦躁不安,乳汁就会随着妈妈的心情不好进入宝宝体内。其实讲故事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把感情投入到讲故事中,故事对孩子的影响会很不一样。
故事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交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太合群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孩子交流,如何与他人交谈。即使他们说话,也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事实上,如果父母在讲故事时稍微注意一点,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一些与人交谈和交流的方法。通常,当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说话时,他们应该带着微笑和爱看着他们的眼睛。眼神交流很重要。
很多孩子通过故事学习如何问候别人,什么样的语言叫敬语等等。举个例子,故事里的父母说:“小山羊出去玩,看到了山羊叔叔。小山羊大声说:“早上好,山羊叔叔。”父母可以让孩子重复小山羊说的话,孩子自然就知道怎么问候别人了。
一个故事不仅需要父母给孩子讲,还需要故事讲完后和孩子一起复述、表演、画画。这些都是人物在重复故事中的美好话语,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说话。
父母不仅要注意故事中的对话,还要注意说话前的形容词。比如“一只小青蛙走进一家商店。他看着青蛙阿姨,大声说:“你好,青蛙阿姨!”青蛙阿姨和蔼地看着小青蛙:“小青蛙,你想买什么?”在这段对话中,小青蛙“看着”青蛙阿姨“大声”说。其实在这种背景下,他很明确的告诉孩子以后在同样的情况下该怎么说话。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家长,你也会把这些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一本绘本和一个故事,都是作者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完成的。许多细节和想法将被纳入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情节,忽略细节,很可惜。父母应该充分利用每个故事,以享受这个故事给孩子带来的知识和快乐。
故事让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有时候就像种在土里的一粒种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很多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安全,担心孩子伙食不好,不会照顾自己等等,我也不例外。儿子在家的时候很少去厨房,因为可以吃现成的饭。然而,他在到达一所外国大学后不久就给我们发了很多他烹饪的照片。他说他已经开始喜欢烹饪了。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他做饭,其他学生洗碗。儿子搬了两次家,这些同学都愿意和他一起搬。原因很简单。我儿子会做美味的中国菜。对此我很好奇。我儿子什么时候对烹饪这么感兴趣了?他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因为他一直记得我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小熊学厨》:“出门一定要吃好,睡好!...不会做饭就慢慢饿死。”这个故事,我差点忘了,鼓励我儿子掌握一项生存技能——烹饪。在一次听众协会上,我以前的一个小听众抱着自己的孩子,也谈到了这一点。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会记一辈子,长大了也会起作用。
故事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我一直主张,父母给孩子讲好故事后,最好和孩子一起复述,甚至再表演一遍,这也是对大脑发育的一种刺激。孩子不仅可以记忆,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甚至表演,这是对孩子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
十几年前,我在广播里讲了一个故事,叫《奇异的伞》。每次下雨,熊妈妈都会为小熊打伞。每次小熊都会发现自己的衣服是湿的,但是身体是干的。小熊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这是花伞的秘密。当熊有自己的孩子时,他在雨天打伞。为了照顾孩子,他的半个身体都湿透了。他终于知道了小花伞的秘密。在一次观众评选活动中,一位母亲走过来对我说,每次下雨,她的孩子都会说:“妈妈,我知道小雨伞的秘密,我们把雨伞移到你身边吧。”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和记忆有时会让父母感到惊讶,甚至感动。
故事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桥梁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时,或者当积极的沟通很难取得效果时,讲故事可能是一条捷径。
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后,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多谈谈幼儿园,多了解幼儿园。而有些孩子就是什么都不说,家长也没办法。这时候家长可以找故事帮忙,确切的说是故事游戏帮忙。妈妈可以把手放在头上,假装成小兔子,兴奋地对孩子说:“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小白兔。今天,我真的很开心。我在幼儿园吃了我最爱吃的土豆丝,午睡的时候做了个梦。我梦见了我的小熊。但是下午我有点不开心,因为我喜欢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我的好朋友宝贝,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孩子最容易相信。他会立刻进入你的故事世界,会敞开心扉,告诉你他的快乐和不快乐。
故事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桥梁,最短的沟通距离,能触及内心。
小故事解决大问题
有一些对孩子来说比较难的话题,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一个孩子偷偷从他父亲的钱包里拿了100元钱。当他父亲发现后,他告诉孩子的母亲,他们都很紧张。他们必须制止孩子的行为,否则会犯大错。但是怎么和孩子说话呢?如果直接用“偷钱”这个词,孩子的自尊心很强,肯定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另外,你的孩子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父母不能随便拿东西,说他“偷钱”可能太严重了。
父亲找到我,希望我给他出个主意。我的方式当然是讲故事。我帮他编了一个关于“猫吃鱼”的故事: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家里人都很喜欢它,总是喂它吃好吃的。它的盘子里每天都有小鱼。有一天,我家买了一个大鱼缸,里面有许多美丽的小鱼。小猫想,这些小鱼一定更好吃!每天,他都试图吃鱼缸里的小鱼。聪明的小猫终于偷偷吃了一条小鱼。然后第二天和第三天,小猫总是品尝美味的小鱼。一家人突然发现鱼缸里的鱼越来越少,猜测一定是小猫吃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小猫,并没有阻止他们偷小鱼。
有一天,家里没人,小猫用爪子抓小鱼,不小心掉进大鱼缸淹死了。一般来说,在别人看不到或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行动不是好事,绝对不可能做到,否则会有不好的结局。当然除了像雷锋叔叔那样做善事不留姓名的人。
父亲后来告诉我,他给孩子讲了这个故事,效果出奇的好。孩子主动说拿了爸爸钱包里的钱,说再也不要了。
故事本身就是一座特别好的桥梁,可以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沟通顺畅愉快,没有障碍。这个故事既虚拟又真实。如果虚拟和现实很好的融合,孩子就能很快进入情境,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本文选自小余姐姐的《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1.《姐姐下雨天的故事 小雨姐姐: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姐姐下雨天的故事 小雨姐姐: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4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