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制恶」有科学依据吗?
且不说“以毒攻毒”是否有科学依据,其实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理解“以毒攻毒”的真谛。
这样,在当代语境下,“以毒攻毒”这个话题就是扯淡。
「贼打贼」是什么意思?
所谓“以毒攻毒”,并不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用蜈蚣去攻击或克制蝎子。
在中医里,“以贼制贼”的真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用拮抗药治病。
比如用生姜治疗感冒发烧,就是最正宗的“火中带火”。
“以毒攻毒”与现代语境下的毒无关。
中医的“毒”
在以中医理论形成为标志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毒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病因病理变化的“毒性”。
中医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所谓的“六恶”,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就是所谓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惧、惊。在《内经》中,病因主要涉及六邪,又称为六毒。
人体感受到这六种毒邪,就会变成致病的“毒”,分别是“寒毒”、“湿毒”、“热毒”、“清毒”、“干毒”。
比如中医对寒的理解是外寒内热。也就是说,人因为风而感冒,或者感冒后,感冒进入体内,变成“热毒”,就会发烧。
感冒的病因是风寒(属中邪),病机是热毒。
二、中医的“毒”:《内经》“药即毒,毒即药”。
众所周知,在中医中,药物并不注重成分和作用机理,而是注重“药性”。
“药性”也叫性味,包括“性”,即寒、热、凉,所谓“四性”;而“味”,即苦、苦、甜、咸,所谓“五味”。
中医还有一句话,叫“药食同源”,意思是说,药物偏向天然物质,食物不偏向。
而偏心就是“毒性”,偏心越大,“毒性”越大。比如越苦越辣,所谓寒热重,即毒性大,如石膏、附子等。
这个用法用的时候,毒和药是一起用的,也就是“毒”,也就是一种偏性味的药,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毒药。
比如《苏文怡发方一论篇》说:“病生于内,其治宜毒,故毒者亦自西”。
《,汤汁发酵》也说“毒必攻,艾外治”——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内治以药,外治以针”,但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毒。
附子虽然因“大热”而被认为有毒,但恰好乌头碱毒性极强。
和石膏一样,也被认为有毒,但实际上并不有毒;
再比如朱砂,因为味道不偏,被列为无毒上品。
朱砂
中医的“以毒攻毒”
知道了中医“毒”的真谛,就更容易理解“以毒攻毒”。
所谓“以毒攻毒”,其实只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前者“毒”字指药,后者“毒”字指病。
“以毒攻毒”就是用对抗性药物来治疗疾病。
如《苏文·郑午昌大论》说:“以寒温治热;以热治寒,以凉治寒;调节温度清澈寒冷;治疗要做到“温、热”。
其实这就是很多中医支持者一直在批判的“西医”的“拮抗疗法”。
而“发作”这个词,就是治疗的意思。比如上面提到的“苏文,唐烨老蜜张伦”,“毒必攻之,用石针治之”——攻与治是同义的。
「以恶制恶」有科学依据吗?
整个中医体系与科学无关,“以毒攻毒”当然没有科学依据。
但这些东西有些是建立在一定的观察和经验基础上的,有些“拮抗疗法”表面上是“有效”的,甚至是科学正当的。
比如对于所谓风寒感冒的发热,中医一般使用生姜、桂枝、大葱等“热”药。——这本质上就是经典的“以毒攻毒”。
这些药物之所以“辣”,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如生姜醚,可以激活辣椒素受体,产生热痛感。
当感冒发烧进入体温过低的退热期时,这些“热”药确实能刺激身体加剧出汗,从而起到“一定”的退热作用。
但是,如果你发烧了,体温升高了,用什么“热”药都没有用。
民间用姜汁“捂汗”退烧,也是一种“以毒攻毒”。
同样,不管是热姜汁还是“乌”,在体温上升期间都没用。当体温下降,发热消退,无论是热、姜、武,都可以施展才华,加剧出汗。看起来好像是喝热姜糖水来掩盖发烧。
其实这种“效力”无非是“贪天理(自然发热)”。
1.《以毒攻毒什么意思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你需要先搞清楚“以毒攻毒”的含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以毒攻毒什么意思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你需要先搞清楚“以毒攻毒”的含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4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