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系统有不同的工作频段,每个频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中采用合适工作频段的射频识别系统。
RFID系统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
低频低频:
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0Khz~1MHz,常见的主要规格有125Khz/135Khz等。一般这个频段的电子标签都是无源的,通过电感耦合提供能量和传输数据。
最大的优点是标签靠近金属或液体物体时,标签搜索影响小,低频系统非常成熟,读写设备价格低廉。
缺点:读取距离短,无法同时读取多个标签,信息量低,一般存储容量在125位到512位之间。
主要用于门禁系统、动物芯片、汽车防盗报警器和玩具。虽然低频系统成熟,读写系统成熟,读写设备价格低廉,但由于谐振率低,标签需要制作电感值大的绕线电感,往往需要封装片外谐振电容,但标签的成本高于其他频段。
高频高频:
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Mhz~400Mhz,常用的主要规格为13.56MHZ的ISM频段,该频段的标签主要是无源的,供能和数据传输也是通过电感耦合进行的。这个频段最大的应用就是我们熟知的非接触式智能卡。
相比低频,阅读速度更快,一般在100KBS以上,可以识别多个标签。该频段的系统得益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应用和普及,系统相对成熟,读写设备价格相对低廉。
高频产品最为丰富,存储容量从128位到8K字节以上,可以支持高安全特性,从最简单的写锁到加密,甚至集成了加密协处理器。一般用于身份识别、图书馆管理、产品管理等。
超高频超高频:
使用的频率范围为400Mhz~1GHZ,常见的主要规格有433Mhz/868~950Mhz。这个频段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和信息。在这个频段,有源和无源应用都很常见。无源标签传输速率快,约3~10m,一般可达100KBS左右。此外,由于天线可以通过蚀刻或印刷来制造,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读取距离长,信息传输速率快,能够同时读取和识别大量标签,特别适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但是这个频段的缺点是对于金属和液体产品不太理想。
微波炉:
使用的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规格为2.45Ghz和5.8Ghz,微波频段的特性类似于应用和UHF频段,读取距离在2米左右,但对环境敏感。
因为它的频率比超高频高,所以标签的尺寸可以做得比超高频小,但是这个波段信号的衰减比超高频高,工作距离也比超高频小。一般用于行李跟踪、货物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在实际选择射频识别系统时,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射频识别技术。
1.《khz RFID不同工作频段有何不同特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khz RFID不同工作频段有何不同特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7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