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

EYEONHISTORY

在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拉丁文注释汉字之前,所有汉字都用“自助”来注释。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种是类比法,就是用描述性语言来解释某个汉字的读音。比如《公羊传》里有一句话:“春秋时伐为客,伐为主。”

这句话里的“切”两个字含义不一样,那为什么不一样呢?古人注:“切人者为客,读切长字者为客”,“见切人为主,读切短字。”

也就是说,“切”的两个意思是通过发音的长短来区分的,有点像外语中的长短音。

第二种是“读若”法。即找一个读音相近的词来注释原词,如“厥,读若玄”,我们就知道“厥”的读音与“玄”的读音相近。

但是这种方法只求近似,当然目标发音不是很准确,也不是像类比法那样的正规注音方法。

真正的注音法是从“直音法”开始的。所谓“直接发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来记发音。如“生辰,声然”,“中,声忠”。

但是,“直调法”有一个天然的bug:

第一是有些词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比较生僻,不能注释。如果用发音相近的词来标注,会有不准确的注音。

比如《辞源》旧版本中用“成”来注释“静”,发音不准。如果用“扔”标注“静止”,声调不准确,而“静止”与“胖”的发音相近,但“胖”相对不常见,所以如果标注,就不会标注。

所以需要“反切法”来修复“bug”。

所谓“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古人称之为“逆”,或“转”,也叫“切”,现在的意思是“拼音”。

它把两个用于拼音的汉字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反切上面的字得到声母,反切下面的字得到韵母和声调。如:“红,胡笼切。”即红胡)+长。

有了“反切”注音,不仅每个字都可以标出来,而且可以标得更准确,比以前的方法前进了一大步。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的研究,音韵学始于东汉末年,当时一些儒生受梵文拼音的启发,创造了反切法注音。

后来,唐高僧寿文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将简、、群、宁、段、头、丁、倪等汉字作为声母。

之后学者编纂韵书,模仿保暖的方法,用特定的汉字作为韵母。例如,用“东董重将”来表示“东韵”的韵母,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ong”。

因此,反切法有利于精确,成为最流行的注音方法。然而,使用反向切割方法存在一些不便。

比如同一个声母或韵母,可以用几个、十个甚至几十个汉字来表示。若以“T”为声母,则有“通”、“突”、“贪”、“叹”,...“等等。所以用作防割的字不能统一,很难掌握。

此后,尽管明代吕坤、清代潘磊先后对《交泰韵》和《尹姬》中的“反裁法”进行了改进,但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国语拼音字母,取消了反切法。

至此,汉字注音的历史走到了尽头。后来相继出现的“切音运动”、“音标运动”、“国语罗马运动”、“拉丁新文字运动”,都在探索如何注释现代汉语。

终于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出版,利玛窦在《西文奇迹》中用拉丁语作为汉语注音的方法演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

参考文献:冯志伟,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成就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出版50周年

1.《如何的拼音 在汉语拼音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识字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的拼音 在汉语拼音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识字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2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