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画欣赏,我从很多角度跟你聊过这个话题,比如画画,画画,构图,风格等等。今天,我想补充另一个欣赏的维度,那就是视角。了解这一点可能会给你以后欣赏中国画增添更多乐趣。

在进入中国画之前,我想先从一幅西洋画开始,拉斐尔的雅典画院。当你欣赏这幅画时,你会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舞台的中心,所有的目光最终都会消失在一个遥远的点上。整个画面有很好的空感,叫做“聚焦视角”。

可以说,从乔托到印象主义,“如你所见的绘画”一直是西方绘画追求的目标,其核心是在二维画布上呈现三维效果。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艺术家的观察位置必须是不动的,具体的物体要在这个固定的点上描绘出来。

比如下面莫奈的《海滩上的特别鲁维尔》,画家站在原地,描绘着眼前的静物。画面中的物体近大远小,但整个画面与人眼对真实场景的感知是一致的。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原理很简单,但是大多数人经过几天的训练就可以轻松掌握。然而,人们为探索这一原则付出了巨大努力。因此,透视的发现已经成为15世纪西方绘画最重要的特征,并且影响至今。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画。先来看黄的《富春》的以下部分。虽然也有近大远小的特点,但不是严格按照光学原理发展出来的成像规律,而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常识。

另外,当我们参考聚焦透视原理来增加视野时,会发现很难找到画家的固定位置。好像整张脸有很多视角,每个视角在局部形成一个视角关系。

这种理解有点像爬山,走一段,拍一张,走一段,拍一张,然后拼贴。画面中,艺术家的视角不断移动,导致很多消失点。这种方法叫做“散点透视”。

其实中国古代绘画是没有透视的。无论是“聚焦视角”还是“分散视角”,都是产品。散点透视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奥托·菲舍尔在他的著作《中国山水画》中提出的。

书中提到,相对于西方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生习惯,中国人的写生是一种旅行后的默画。他们早上从山脚出发,中午去山腰,晚上去山顶。绘画是一天漂泊后综合思考的结果。

这样,相对于西方以固定时间空为基础的绘画,中国画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以更灵活的方式重新排列不同时间空的对象,在画家的脑海中构建出时间空的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事实上,东西方绘画语言的差异也反映了他们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向外学习,向内学习”,这意味着艺术创作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且重视艺术家的抒情和表达。因此,焦点透视这种高度写实的手法并不适合。

穆欣曾经说过,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确实比西方的“聚焦透视”好,散点是主观的、自由的,聚焦是客观的、机械的。印象主义之后,西方也放弃了聚焦,吸收了零散的点。

在这方面,现代艺术之父塞尚开创了反视角。他不打算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写实的效果,也不打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相反,他通过表达物体的结构、相互关系和颜色来实现一种艺术真理,这取决于艺术家的理性,而不是他的眼睛所能把握的真理。

立体派创始人毕加索也坦言自己对东方水墨画的痴迷和实践。他曾经质疑过观看的方式:当一个画家看着自己要画的物体的正面时,物体是没有侧面还是背面?你能画出来吗?

然后他在模型周围画了一个圈,把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都画到了同一个画面中,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立体主义。

同样,英国艺术家霍在看过中国卷轴画《乾隆南巡》后,在欣赏这一幅幅的书画长卷时,被“为风景而走”的方式所震撼。之后结合摄像等多种思路,开始进一步探索。

他的视频作品《杂耍者》展示了18台摄像机记录的同一个马戏团,这也给了观众更真实的视觉体验。其中,运用移动的脚步和变化的场景,分散的视角随处可见。

正如大卫·霍·妮可所说:当你看着这张照片时,你可以看到每一个细节。我们不可能一下子看到所有的东西,所以要在图像构建的世界里慢慢移动。

东西方绘画似乎跨越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交流了思想。

1.《散点透视 5分钟知识丨你知道什么是“散点透视”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散点透视 5分钟知识丨你知道什么是“散点透视”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4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