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盛世如你所愿,我将用青春守护。丛林深处,雪域高原,沙漠边缘,三沙岛...武警官兵用青春来升旗,用热血为人民服务,谱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时代歌曲。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国青年网与武警总队政治部宣传部联合推出“寻找警营最美青年”网络新媒体活动,不断推出武警优秀青年群体和个人的感人故事。我们和广大青年一起,见证了武警官兵维护核心、服从指挥的忠诚,体会到了他们为人民服务、保卫和平的家国情怀。请注意!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他从格尔木出发,沿着青藏线一路挺进昆仑山腹地,驱车三个多小时到达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这里的气候神秘、寒冷、缺氧,数百英里外的方圆一片荒芜。连鸟都难找。而青海省武警总队昆仑山隧道中队的官兵常年驻扎在这里,守护着一排排穿越无数雪夜的“钢龙”。
35岁的中队长杨福祥从2006年7月1日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青藏铁路。从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到海拔4533米的脱脱河,再到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他经历了11个春夏秋冬。他在“高原检查站”留下了足迹,他的青春总是在“云”中绽放。
杨福祥和官兵在雪山之间巡逻
吴京强能:“肩上的使命很重,一刻也不能懈怠。”
杨福祥待过的中队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常年多变。六月,将有强风和漫天大雪。空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走快一点就会头晕胸闷气喘。一晚上睡10次以上往往会让人彻夜难眠。普通感冒会导致肺气肿和脑水肿...这些地方被称为“生命禁区”。
十一年前,当时的支队参谋杨福祥满怀信心来到中队,准备一展身手。谁知道,他第一次参加武装巡逻,就因为缺氧失去了队伍。“知耻而后勇”,当晚他在官兵面前发布军令:绝不耽误中队训练!从此他早早起床,努力工作,年底接受了部队的军事考核,得到了最好的整体评价结果。
作为一名军事大副,杨福祥深知带领官兵在昆仑山的恶劣环境中“守地道执勤”尤为重要。仅仅依靠热情远远不够。他必须练习出色的技能,冷静地处理意外情况。
经过一次射击训练,杨福祥认为,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下,官兵追捕罪犯,视野有限容易影响射击精度。在实战中,经常需要使用优秀的近战来击败敌人。所以他向上级提出建议,被采纳了。他在中队里成立突击班抓捕敌人,重点是格斗训练。
“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一刻也不能松懈。”从此,杨福祥始终把目光投向实战训练,在军旅生涯中深深镌刻着“吴京强能”。近年来,他根据高原气候的特点,带领官兵探索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如从室内到室外的逐步适应训练、恶劣天气下的实战专项训练、态势处理的阶梯强化法等。他还探索总结了官兵易于接受和操作的“屏气锻炼”、“腹式呼气”、“无氧对抗”等体能训练方法,帮助官兵有效提高对寒冷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综合体能。
昆仑山终年积雪,杨福祥带领官兵在雪地里磨炼战术技能
勇敢无畏:“我宁愿透支我的生命,也不愿让我的使命欠钱!”
“驻扎在环境恶劣的青藏线上,海拔高,士气更高;氧气少,胆子小。”这是杨福祥对中队官兵的严格要求,也给了自己一个坚定的“命令”。
在无人区巡逻执勤,深坑雪窝,猛烈的暴风雨都有可能成为官兵安全的潜在威胁。去年冬天的一大早,气温降到了零下15℃。杨福祥带领全副武装的官兵,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在没有膝盖的雪地上,一脚深一脚浅地踏在日常例行巡逻的路上。在猛烈的风雪中,人简直受不了,雪花和冰粒直往脖子里钻。每个人都被紧紧地裹在衣领和棉帽里,步履艰难。
因为风的原因,士兵唐永强滑倒,身体被大风吹得向后仰,快要滚下山坡。杨福祥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唐笑,却因惯性摔倒。他的眼角被一块锋利的石头划破了,血一出来就凝固了。稍作处理后,他带领士兵在风雪中走向下一个巡逻点。那天,他们回到队伍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比平时晚了三个多小时。
恶劣的天气和重重困难给杨福祥留下了伤疤。有人劝他说:“昆仑山那么硬,你躺下来是敬业的,但要用生命去战斗。值得吗?”杨福祥的回答很坚定:“青藏线是国家的‘生命线’。既然选择了昆仑山,就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
多年来,杨福祥带兵在无人区铁路线上巡逻2300余次,总行程2万余公里,消灭了路上落石、野兽等险情60余次。“我宁愿透支我的生命,也不愿让我的使命亏欠我的钱!”11年来,杨福祥始终坚持、坚持和践行这样一个原则,始终把“守隧道”的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在危险和困难面前奋力前行。
官兵在事故车辆中转移行李物品
爱人民,帮助人民:“能够保护人民安全出行,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昆仑山的气候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沙尘、大雪、冰雹往往是不期而至的。营地山下109国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无人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及时向求助者提供帮助,杨福祥和中队官兵在营地脚下109国道的醒目位置设立了五张“便民卡”,上面写着“遇到困难找武警”字样和中队的求助电话。从此中队经常接到求助电话,每次都是“有求必应”。
2015年3月5日是元宵节,营地里洋溢着节日的欢乐。“丁……”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有人寻求帮助。一辆车因为雪和路滑不小心冲进了河沟。
杨福祥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带领官兵赶赴现场救援。好在枯水期,河沟浅,车内三位乘客都没什么大麻烦,但都惊呆了。杨福祥立即命令士兵将乘客营救上岸。初春,昆仑山依旧冷冷的。官兵们热情地招呼三个人到中队取暖和休息。司机杨师傅拉着杨福祥的手说:“我们看到武警战士,心里就踏实了!”
刚在这里安置群众,那边哨兵报告说一辆越野车不小心拐进了河沟。杨福祥立即带领士兵前往救援。当他到达现场时,他发现当时有许多过往的汽车。杨福祥派了五名士兵引导其他车辆,他带着几名官兵爬下河沟,救出了两名被困乘客。
几个人安顿好送走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雪花开始在空里飘来飘去,渐渐盖住了地上的痕迹。空荒芜的群山又恢复了平静。只有杨福祥和他的士兵继续等待昆仑山的孤独和寒冷。
几年来,杨福祥带领官兵参加30多次车祸救援,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0多次。他们用真诚和真心在昆仑山竖起了文明的丰碑!
为了培养杨洋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妻子经常指着杨福祥的照片,告诉他父亲长什么样
亲情:“这辈子欠老婆太多了。”
在部队里,杨福祥是个优秀的干部,军政素质没人说过,几乎“满分”;在家里,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作为儿子,他给了自己一个“失败”的分数,对家庭的愧疚可能是一辈子放不下的感觉。
2010年9月16日,一家人突然打电话给杨福祥,告诉他,他的妻子张晓红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三天后,他匆匆回家,看见妻子躺在床上,一脸憔悴,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已经在山里受苦了。我不想拖累你。我们离婚吧!”他妻子的话让这个一向坚强的男人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把妻子抱在怀里,眼泪不停地流下来。他知道他一生中欠妻子太多了...
受伤后的这段时间里,张晓红的情绪极其低落。一整天,以泪洗面和杨福祥都守在她身边:载着她上下楼梯,煮她喜欢的食物,推着她坐轮椅出去...她丈夫的坚持给了张晓红一个久违的微笑。
妻子病情稳定,杨福祥的假期即将结束,只好把妻子交给公公婆婆照顾,含着眼泪踏上了回昆仑山的火车。
装上假肢的张晓红,不仅坚强地站了起来,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而且克服了很多困难,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杨福祥建立了坚强的后盾。
这几年,杨福祥在昆仑山扎下了根,努力工作,没有辜负妻子的无私付出和自己对青藏铁路保好的承诺。他带的中队连续五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中队。他获得过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2016年,他家也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最美家庭”。
欢迎致电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电子邮件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直接找记者对话,揭示线索。
1.《【“寻找警营最美青春”之六】青春在“云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寻找警营最美青春”之六】青春在“云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5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