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观众在社交网络上唱起了《我的祖国》。为此,龙应台亲自撰写了《大江就是大河》一文,并授权出版《南方周末》。
面对这种集体记忆,龙应台试图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读:“大河就是大河,米浪就是米浪”,这不可避免地显得突兀和勉强,引起了很多争议。
再怎么争议,《我的祖国》再一次唱响了中国世界!也唤起了人们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和尊重!
这首歌被边肖听到并演唱过。身边的朋友都说这首歌不用教,要生。父亲说,这是电影里的一集。小时候看到的。我要是觉得好听就哼哼。妈妈说,我家会唱歌,我也会!奶奶说当年大家都会做。
《我的祖国》是一首怎样的歌?它是如何让几代人把这个小旋律记在心里,然后激发那种不一样的想法的?
是时候一起复习了。
我的祖国
歌词,作曲,唱歌
1956年电影的主题曲
1956年,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上甘岭》没有在全国上映,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在录制后的第二天就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之战。1952年10月14日,美军对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发动攻击。上甘岭之战,交战各方动用十余万兵力,激战43天。这种强度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在这部电影中,插曲出现在电影的中间。为了躲避联合国的炮火,高地上的士兵们纷纷转向隧道进行战斗。经过连续战斗,士兵接近崩溃,伤员已满。
在这个最焦虑、最无助的时刻,王成的姐姐、卫生员王兰唱起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浪宽,风吹两边稻花……”亲切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唤起了士兵们对祖国的美好回忆,也唤起了士兵们保卫祖国、献出生命的顽强决心。
当曲调逐渐由舒缓转为激昂时,一个激动人心的合唱出现在我们面前。电影在唱,观众在唱。
歌词中对祖国、家园、生命的热爱,对舍身保家的执着,有着强烈的情感反差,触动了所有人百年苦难屈辱的记忆,激发了为新中国自强不息的热情。
甘岭之战,取得了三八军“万岁军”的称号,也取得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骨骸;电影《上甘岭》做出了《我的祖国》这首歌,里面蕴含的爱和力量被称为几代人共同的回忆。
魏巍在这场战役中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作曲家刘志伟留下了《我的祖国》动人的旋律。1956年,当《上甘岭》的剧本放在刘迟面前时,他非常激动,欣然服从。
他说:“希望这首歌随着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妇孺皆知,经久不衰。几年后,电影停止播放。如果唱这首歌,你会想起片中动人的场景,怀念那些英勇的志愿军!……"
在激情燃烧的五十年代,林斌、曹鑫、沙蒙的《我的祖国》歌词,在刘驰面前展开:
祖国,我的母亲,
你的孩子,
远离你温暖的怀抱,
在朝鲜战场上作战。
在我们身后,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刘驰看了几遍,还是没听清旋律。他觉得这个词缺乏中国诗歌特有的节奏,根据词作曲。即使费了很大力气,也只能写成一首欧洲抒情歌曲,无法在民间流传。
他向沙蒙导演谈了自己的观点。沙蒙很体贴,很快就让乔宇根据刘驰选择的作者改写了一首《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有宽阔的波浪,
风吹着稻子两边的花,
我家住在海边,
习惯了听摆渡人的歌,
过去常常看到船上的白帆...
诗画很快将刘迟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开始有了信心,专注于捕捉音乐素材。他一直认为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副歌开始作曲,田园风格的抒情画面变成了浓烈的英雄油画。对祖国的深情怀念,应该升华为对祖国的骄傲和自豪的感觉。
祖国那么辽阔可爱。它有着光荣而悠久的历史。它的山,峡谷,长江,黄河,森林,牧场,平原,田野,都是那么的辽阔壮丽!流血牺牲来保卫她是壮丽的!
刘驰觉得心中升起了一股热爱祖国的火焰。他的笔在五线谱上上下滑动,声音又宽又长,典型的大调演奏是从弱拍开始的...与前五句相比,产生了更加雄壮的合唱音乐。
没有乔宇的话,刘迟估计很难写出这么好的曲子。1956年,当乔宇29岁的时候,他已经创作了著名的歌曲,如《让我们摇摇橹》。那时,他是冉冉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在这一年的稻香季里,乔宇正在经历人生,在赣东南和闽西的前中央苏区搜集素材,采访最关键的阶段。他收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沙蒙的电报,邀请他为电影《上甘岭》作词。
“我想拒绝,因为这里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是沙蒙发来的电报比这更紧急。”最后一封长达数页的电报甚至妥善安排了出发路线:让乔宇先去上海,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安排车次,坐火车去长春。最后电报连续用了三个“切”字和三个感叹号。乔宇再也无法逃避,当天晚上就登上了北行的汽车。
一路上,乔宇在想,“这首歌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沙蒙执导这首歌时,他送来了剧本。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之战。无论是写一部类似《大刀进行曲》《太行山上》的雷霆大作,还是寻找另一种感觉,乔宇心里都没有底。“等着看电影吧。”他心想。
当他到达长春时,沙蒙一看到乔宇就讲述了整个故事:电影已经拍好了,只剩下几分钟来安排插曲,所以他必须等歌曲出来后再补拍。摄制组停下来等,就算他什么都不做,一天也要两千块。“我听了压力挺大的,2000元在当时是个大数字。我问沙蒙对这首歌有什么要求。沙蒙说,没什么要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希望以后没人看这部电影,这首歌还能唱下去。”乔宇说。
后来,乔宇住在常颖著名的小白大厦,一遍又一遍地看样品,寻找感觉。可以说,既然这是一部战争电影的一集,那么是时候依靠战争,写出洋洋洒洒的基调了,但不知何故,乔宇不愿意走这条老路。“那个年代有很多类似的歌曲。我本来不想写杀人杀的调子,因为唱歌难唱,更何况电影和插曲没有对比,就像歌舞剧的背景和演员的服装都是红色的。颜色太接近,但没有效果。”
乔宇决定写一首“不那么残酷”的歌。但是摊开稿纸,才发现不知道怎么写。当他记不住的时候,乔宇就出去在小白楼里闲逛。这一天,长春下了一场大雨。雨停了之后,他又下楼了。走着走着,也许是因为下雨,他突然想起了第一次看到长江的场景。”1956年,我去前中央苏区为创作《红孩子》剧本收集风,在江西坐渡船过长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长江,非常壮观,给我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印象。”乔宇说:“我是山东济宁人。我的家乡在黄河边上。黄河和长江的差别太大了。黄河是黄色的,但长江两岸绿色的稻田是无边无际的;黄河是‘浑汤’,长江却是清水白帆;黄河滔滔,长江稳。我站在渡船上想,这真是一条大河!”
灵感突然出现,冒出来的第一句话是“一条大浪淘沙的大河”。乔宇的特点是,有第一句话就意味着有整篇文章。接下来的几天,三句歌词像流水一样从笔里淌出来,半个多月的煎熬和期待终于结出了果实。关于“米花”、“摆渡人”、“白帆”的歌曲,都是渡江时看到的第一个场景。乔宇最初将它命名为“一条大河”,但后来在出版时将其改为“我的祖国”。
歌词最终被“压制”并得以通过,但乔宇并不完全确定,因为这首歌离上甘岭太远,也不太政治化。没想到,沙蒙导演来了之后,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他一声不吭,最后拍了拍大腿:“好吧,就这样!”
第二天,沙蒙拿着稿子过来,问长江是不是一条大河。乔宇说是,沙蒙问,为什么不写“长江波宽千里”或“长江波宽千里”?这样不是更有气势吗?
“这个问题可以给我提得很好。我把手稿摊在桌子上,反复阅读,心里想着沙蒙的话。的确,用“万里长江”或“万里长江”更强,但结果却成了献给长江的一首歌。没看过长江的人会有心理距离。一条大河不一样。不管你是哪里人,你家门前总会有一条河。每当你想创业的时候,都会想到这条河。我告诉了沙蒙这件事,他认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同意了……”乔宇回忆道。
定稿后,沙蒙将歌词交给作曲家刘驰。乔宇笑着说,刘驰是著名的作曲家阿托·法斯特,这次他甚至“压制”了很久。将近20天后,谱子写好了,听到的人都鼓掌。
然后,常颖邀请了一批当时擅长唱民谣的国内歌手,结果并不理想。得知后,他提议邀请郭。郭来了之后,试了一下,全场鼓掌。
简单、真实、简单的歌曲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录制了好听的音乐并在全国播放,这立刻在全国流行起来!
2006年上甘岭那集,我的祖国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环绕月球。
86岁的人民艺术家郭再次登台演唱《我的祖国》
今天,这首歌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旋律一响,老人就唱,年轻人就唱;大陆人会唱歌,香港人会唱歌;只是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祖国/我成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1.《唱这首歌 今天,大家都在唱这首歌,你有没落泪?《我的祖国》,来个合唱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唱这首歌 今天,大家都在唱这首歌,你有没落泪?《我的祖国》,来个合唱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6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