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第二次发射遭遇失败。消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指控大厅传出后,一些现场观众看起来惊呆了。毕竟几分钟前他们看到火箭点火上升空,看到火箭消失在天空;有的参与者瞬间落泪,十年的辛苦一夜之间以“失败”二字结束。
这不是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的第一次失败,但可能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失败。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失败,包括不久前长征三号B火箭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航天大国”时代的产物。长征五号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更高更强为目标。早在去年的首次飞行中,前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就提到,这枚火箭是中国人走向“太空强国”的一张门票。
长期以来,在谈到我国某项技术或某个领域的发展时,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大而不强”来形容。但是太空飞行正在打破这个说法,打破这个说法的第一拳是长征五号。继去年11月成功首航后,同年12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2016年中国航天》,其中首次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的发展愿景。
现在,这种“变强”的愿景在现实中遭受了第一次沉重的打击。与前“空间权力”的历史阶段不同,人们的品味、喜好和需求,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和舆论思潮,在走向“权力时代”的过程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宇航员已经不仅面临着更大更重的火箭,还面临着越来越强的技术壁垒,以及无形的舆论挑战和心理压力。
迎接高密度发射应该采取什么心态?
失败有时比成功更能引起人们的讨论。
无论是去年9月,美国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事基地试验时爆炸,还是今年6月,长征三号乙-姚28火箭发射中兴9A卫星时,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引起舆论旋风
这次也不例外。
像往常一样,关心航天的人用“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失败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成功”甚至“对中国航天来说,发射失败是新闻”这样的话来安慰中国航天。
也有很多人问最近的航天发射是不是太频繁了,有赶时限赶进度的嫌疑。继续关注空间的人都知道,这两年空间的频繁出现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去年年初,在“十二五”期末之际,航天相关部门宣布,在“十三五”期间,即未来五年,航天发射任务将从“高密度”迎来“高恒密度”,预计每年发射15至20次。在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和高强度的发射任务背后,我们中国人去月球,去火星,建造中国人/。
当时人们看到的是“十二五”的数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家致力于火箭和卫星开发的中央企业,成功发射了86支箭和138颗卫星,成功率为97.7%,创造了世界上航天发射的最高成功率。其中2015年发射19箭45星,全部成功。
很多媒体同事都问过一个问题: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发射失败的概率也会增加吗?
主观来说,很多宇航员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但从美国和俄罗斯的历史来看,恐怕是这样的。
比较国内外航天发射时,不仅要看成功率,还要参考发射次数——发射总次数越多,成功率低的可能性越大。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和俄罗斯发射的火箭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达到1000多次,而中国只发射了200多次。随着未来发射次数的增加,失败的概率可想而知。
如果是科学实验,就会有失败
科学实验就是科学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
翻开世界航天史,一场惨痛的事故让人忧心忡忡。
1971年6月6日,苏联联盟-11号宇宙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被点燃。返回舱返航时,有质量问题的减压阀被摇开,舱内急剧减压,3名航天员短时间缺氧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开始了它的第十次泰国之旅。飞行73秒后,外挂油箱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在事故中丧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按原计划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前16分钟,航天飞机突然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探索广阔的天空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美好梦想的背后是现实的残酷。所以,我们要记住每一个现实的残酷——失败。记住是第一步。只有记住,才能时刻提醒自己,折磨自己,这样失败的可能性更小,成功的概率更大。
19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首飞失败,星箭俱毁。火箭当时的总设计师龙乐昊,一夜白发。三天后,他提出整改方案,通过了包括美国专家在内的多个国家专家的评价。
这一切的前提是学会科学地看待失败。
在航天界,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美国阿波罗13号没有把人送上月球,三名宇航员在太原逗留期间经历了缺电、饮水等问题空,但仍然成功返回地球,也被美国人称为“辉煌的失败”。毕竟这是科学道路上必须积累的教训。不幸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似乎缺乏一颗正视科学、敢于失败的心。100%的成功率是所有宇航员和中国人的追求,但这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
科学地看待失败并不意味着避免失败
当然,科学地看待失败并不意味着避免失败。而是要直面失败,分析失败,记住失败,避免再次失败。
这次长征五号失败后,有人在网上开炮,说中国航天有“急功近利”的嫌疑,导致两年内连续几次“失败”;还有人说航天系统存在很多“隐形”问题,比如薪酬待遇、管理僵化、体制机制等;还有人指出“浮躁”的问题,认为宇航员出场太多,应该安静,甚至认为应该“淡出”舆论。
对于这种刺耳的声音,宇航员可能希望把它视为一种“不被重视的建议”,如果有,就改变它,如果没有,就鼓励它。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发展如此之快,其成就震惊中外,难免会有一些bug埋在其中。以这次事件为契机,一次全面的清洁和全面的质量检查,也是对下一次进入“太空力量”的初步体检。
正如钱学森所说:“如果科学实验每次都能成功,为什么还要去尝试?”经过挫折和失败,我们会变得更聪明。"
这次事件之后,我希望宇航员不要淡出舆论事件,而应该更开放,就像NASA一样,不仅仅是成就,是成功,也是失败。
归根结底,宇航员是探索宇宙的人类代表。当他们向前迈出一步,我们整个人类也将向前迈出一步;他们绊倒了,全人类还是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并肩作战。
作为媒体,作为普通人,我们似乎也需要一个集体反思。面对这样的时刻,我们是应该急着贴标签、贴棍子、戴帽子,还是等问题原因查明再做进一步的判断?记者深有感触的是,事件发生后,空间圈以外的人变得非常敏感,猜疑和谣言满天飞。当我们问航天部门原因和答案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问自己——现在有一颗火箭“心”要成为航天强国,但我们自己的国民和我们的宇航员有一颗“心”要面对失败吗?
1.《迈向航天强国的火箭"心脏"有了, 面对失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迈向航天强国的火箭"心脏"有了, 面对失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86483.html